摘要:病弱的大正天皇任内,曾发生哪两件宫廷事件?
说到近代天皇,应该会立即想起明治天皇和昭和天皇。因为在近代150年里,这两人对日本和周边地区的历史都带来深远的影响。而夹在他们之间的大正天皇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除了他的年号大正,以及他在位时,日本正处于社会转向的重要时期大正民主时代外,日本国民以及外国人,对他的了解可谓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最大而唯一的理由便是大正天皇不具备担当一国之君的能力。他成为天皇是诸多无奈和困窘之下的结果。
他在位的14年间,只是一个与摆设无异的君主。当时的日本政府又如何克服这个困难?接下来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地位尴尬的天皇。
大正天皇名叫嘉仁,1879年出生于东京的青山御所。生母是明治天皇的典侍(妾侍)柳原爱子。顺带一提,在明治天皇晚年以前,日本是承认柳原爱子为大正天皇的生母,更公告全国。
可是,到了后来,基于日本社会提倡一夫一妻制,为了维护天皇形象,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日本官方报道上,将大正天皇改为明治天皇皇后一条美香的儿子,其生母柳原爱子则“被消失”,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得皇太后的尊称。
大正天皇是明治天皇的三儿子,出生后脑部出现病患(后被诊断为脑膜炎),一直体弱多病,而且这问题更终生困扰着这位天皇。其实以众皇子人选,大正天皇根本没有机会问鼎宝座。然而,由于他的其他皇兄先后夭折,加上他出身10年后的1889年,日本制定了《帝国宪法》和《皇室典范》,后者明文否定女天皇的可能。
在没有更好人选,以及不可立皇女为太子的原则下,明治天皇和日本政府最终只好于《帝国宪法》和《皇室典范》订立的同一年,册立病弱的大正天皇为皇太子。即使大正天皇成为了皇太子,他还是在与病魔斗争,难以执行国政,这一定程度上加快当时日本民主制度的步伐,和国会政党政治的成熟。
从皇太子时代一直到1926年病逝为止,大正天皇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修养期,即使是近代天皇必须亲自执行的祭祀,大正天皇也有执行上的困难。因此,后来的原敬内阁和元老山县友朋、松方正义等人,迫切希望大正天皇与贞明皇后能生出健康的皇子,早日进行交接。不过,这使得当时天皇、皇后与内阁出现两次矛盾。
虽然大正天皇体弱多病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这并不代表他一直卧病在床,任由内阁摆布,幸好后来皇后成功生下四名健康的皇子,扫除了政治危机。
长治裕仁16岁时,便被册封为皇太子,不久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全球性经济不景气波及到日本,在一连串的社会运动劳工问题下,首相原敬等内阁高层决定加速推动皇太子裕仁接掌国政,稳定人心。
为此,政府安排了皇太子裕仁成婚,又让他在1921年访问英国,向国内外展示日本未来天皇是充满活力和见识的新希望。但是,这两个具有先见之明的安排却激起了两次矛盾。
首先是后来被称为“宫中某重大事件”的皇太子婚姻问题。裕仁与旧王族出身的久迩宫良子在1919年6月订婚,但由于良子患有色盲病,又与旧萨摩藩主岛津家有血缘关系,使得属于旧长州藩的官员感到不爽,而且良子的色盲也引起皇族与大臣的不安,担心天皇的子孙会受到影响,于是一度反对婚事。
然而,不久之后,对婚事态度消极但不主动干预的首相原敬于东京遇刺身亡,另一个倾向反对的元老山县友朋也在翌年初病死,反对声音随即变弱。最终,裕仁与良子在1924年顺利成婚。然而,这事件依旧引起了天皇、皇后与太子、太子妃之间的不和,在当时更传出天皇与皇后迟迟不与儿媳良子见面的传言。
“宫中某重大事件”发生的同时,政府继续推动皇太子裕仁逐步摄政,更向大正天皇提议启动《皇室典范》第19条,以天皇长久不能处理国政为由,另立太子为摄政,代天皇处理国务。
其实关于设置摄政问题,早在明治天皇时代,伊藤博文与井上毅已经讨论过,最终决定坚持天皇终身制,不另立摄政。虽然大正天皇的情况有异,但这个决定却让他感到不满,更通过皇后向内阁表达拒绝设立摄政的意思。
可是,到了1921年,大正天皇的身体状况恶化,社会问题也日渐激化,日本政府急需皇太子来稳定人心。于是,在天皇无奈同意下,政府在当年年底对外以“天皇患上不治之病”为由,宣布太子摄政。政府为了消除外界的疑虑,更通过宫内省公开天皇的病例,首次对外承认天皇长期病弱的事实。
步入晚年,大正天皇已经病重到难以自由活动,1922年,当时的英国爱德华皇太子访日,天皇也无法出席官方活动,就连贞明皇后也因为照顾天皇而劳累病倒。1926年12月25日,长久患病的大正天皇在神奈川县叶山别邸病逝。1927年初葬于东京都多摩陵,成为第一个葬于东京的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