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纸笔墨砚无疑是文人墨客最常用的书写工具。为了打造出更好的书写工具,工匠们付出了诸多努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没有留下姓名。有这么一位制墨大师,他有幸在青史上留名,作品也被卖出了高价,本人的姓名却一直被人们误读,此人究竟是谁呢?
清曹素功藏龙纹墨网络图片
此人名叫曹素功,是清朝时期的制墨大师,他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但也正是因为这份坎坷,造就了这些优质的墨。这话要从何说起呢?容我为你细细道来。
曹素功在成为一位制墨大师之前,曾经是一位十分落魄的文人。在那个年代,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果一个普通人家能出现这个举人,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只可惜曹素功并不是读书的料,考上秀才后,接连考了多次都屡试不第,于是他选择了回乡。
清曹素功六世孙天宝九如墨
曹素功回到家中之后,就开始制墨。他制作的这些墨配方严格,用料讲究,工艺精良,很多官员看到之后十分喜爱,于是争相订购。此后,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也曾多次使用过他的墨,并对此十分满意,从此曹素功的墨开始登堂入室,乃至成为贡品。
清曹素功墨(二方)网络图片
清康熙曹素功紫玉光墨故宫博物院藏
曹素功的墨之所以受人喜爱,除了色泽如漆、香味浓郁之外,还因为他本人也曾是是读书人,深知一块好墨对文人来讲有多重要,因此他制墨一向精益求精。在科举考试中,他也结识了不少的文人墨客,深知他们对于墨的要求,所以他做出的墨一经上市,就能被市场认可。
清曹素功制款人物描金墨
曹素功制作的这些墨,不仅是清朝皇帝和大臣们的爱物,更是拍卖市场上的宠儿。2016年株式会社春季拍卖会上,一块曹素功制款人物描金墨估价高达200-250万日元,折合12.7-15.9万人民币。2019年广州华艺国际拍卖公司举办的春季拍卖会上,16块清乾隆时期的曹素功应真墨最终以78.2万的价格成交。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的制墨大师,他身上却有一个谜团,那就是他本人的名字和字号到底是什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现代人对古籍的误读。古代人的姓名分为姓名、表字和名号,而现代人一般只有姓名,没有表字和名号,因此在解读古人的名字是经常会产生一些误解。
关于曹素功的名、字、号,有两种典型的叙述。
一种是周绍良在《曹素功制墨世家》说法:“曹圣臣,字昌言,号素功,原名孺昌,一字荩庵。”另一种是四库全书上的说法:“素功字圣臣”。究竟哪一种是对的呢?
从曹素功本人在《曹氏墨林·自序》上的署款来看,上面写的是“曹圣臣素功氏”,而《曹氏家谱》的记载则是:“讳圣臣,字昌言,号素功,原名孺昌。”这和他本人的叙述相符。此外,《曹氏家谱》上也写到了他的表字:“恩贡生裁取布政司经历显考荩庵府君曹公”。因此他的名字很有可能是叫曹圣臣,字素功,昌言应该是他的号,孺昌是他的原名,荩庵则是他的谥号。但这也只是其中一种说法而已。
结论:
曹素功在科举屡屡失败后,通过自己的种种努力,重新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并取得了成功。对他而言,他人生中经历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的成功铺路。而后人因为对知识的缺乏,而对他的姓名产生了种种误读,这说明我们对古人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如果真想解读古人,就应该深入地进行探究,而非停留在表面。读完文章的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