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皇帝处理完公务,开始摆弄自己收藏的物件。他从架子上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只精美的玉杯。他静静地端详了半天,心想:“这莫非是汉代的东西?”但观察玉杯上面的纹饰、沁色,总感觉有些不对。于是他命人叫来了玉工姚宗仁,问道:“爱卿啊,你看这件玉器,到底是什么时代啊?”姚宗仁看后,笑道:“皇上,这件玉杯可不是古时候的物件,而是小人的祖父仿制的。”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为尊者讳”的传统。姚宗仁虽然是清朝时期的苏州琢玉大师,但直接对乾隆皇帝说出这种话,不怕被斩首示众吗?他当然怕,但他也知道乾隆绝不会因此而降罪于他。姚宗仁之所以敢于对乾隆皇帝如此直言不讳,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
清乾隆青玉夔纹带碧玉座碗故宫博物院藏
其一,乾隆皇帝爱玉成痴。
世人都知道乾隆皇帝喜欢瓷器,其实他对玉器的痴迷绝不亚于瓷器。他不但收藏了三万多件古代玉器,还经常制作玉器。他在位期间制作出的瓷器不但造型十分优美,更能表达他个人的治国理念。在这些玉器中,我们既能看到古代玉器的影子,又能看到乾隆年间的独特风格。
其二,乾隆皇帝不但爱玉,而且与工匠们之间关系极好。
为了打造出优质的玉器,乾隆皇帝不但亲自挑选精美的玉料,还特意请来了一批来自苏州的玉雕能人来内务府,在这些工匠中,就有苏州玉雕大师姚宗仁。乾隆皇帝在与这些工匠相处的过程中,不会以皇帝自居,经常和他们打成一片,姚宗仁也不例外。有了这层关系,姚宗仁自然就敢于冒着“欺君”的罪名,对乾隆皇帝说出实情。
再说回乾隆皇帝和姚宗仁。乾隆听了姚宗仁的话,反问道:“那这玉杯上的玉沁又是如何得来的呢?”姚宗仁回答道:“玉器上的沁色是小人家传的手艺,叫‘琥珀烫’。我将琥珀熬制成液体,再把这只玉杯放到琥珀液里慢慢煨制。一年之后,琥珀的颜色也就进入到玉器当中啦!”乾隆听后大喜:“姚家竟有如此妙法,朕竟然没有听说过,当真十分稀奇!”乾隆皇帝还将此事写成了《玉杯记》,并与这只玉杯一起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清青玉双婴耳杯杯匣及《玉杯记》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的历史上,乾隆皇帝虽然未必是最贤明的帝王,但从他与姚宗仁之间的这段对话来看,他是一位虚心纳谏、懂得尊重臣子的皇帝。他的虚心不但是内在的修为,也让他坐稳了大清的江山。在这样一位君王手下做事,想必也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