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立国后,因袭明制,略有更张。除了在北京设织染局外,又在江宁、苏州、杭州设立织造衙门,即我们所熟知的江南三织造。除了供应清宫和官府需要的各类丝织品外,江南三织造还一度担负着特殊的政治任务,在清前期的政局国运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杏黄地云团凤灯笼妆花缎(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吸取明代织造太监腐败的教训,顺治三年(一六四六年)「罢织造太监」(《清世祖实录》,卷二五),改由工部管理。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停差江宁、苏州、杭州织造工部,拣选内务府官各一员,久任监造」(《清世祖实录》卷八)。江南三织造归内务府管理。织造府下设笔帖式、库使、司库、会计司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员。
元青色地冰梅纹锦
清初,江南三织造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顺治年间设而罢,罢而复设,直到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以后才逐步稳定。是年清政府平定三藩叛乱,江南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对江南三织造的遣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们不再单纯是一个经济单位,而是更多参与到了国运政治当中。
石青色缠枝莲妆花缎(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帝就任用自己的亲信担任织造官,并赋予他们特殊的任务,要求他们随时打听江南地方官风民情,密切监视「各行人等」,然后以密奏的形式直接呈递御前。如康熙五十年发生在江南科场的舞弊案,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连上六道奏折详细汇报案件始末及处理情形。康熙还非常重视地方物候农桑、粮食丰欠,指示三织造将江南每月的雨雪情况写成专折,随时入奏。如康熙四十六年(一七〇七年)八月,李煦《苏州前因雨少米贵居民罢市现已得雨折》奏:「苏州地方,自交六月,雨泽愆期,人心未安……米卖一两四钱七分一石,……俱各罢市。」康熙批示:「今岁年成不好,千万不可买人。地方之事,一概不要管。」
这些被宠信的织造官中最为后人熟知,也最具传奇色彩的,莫过于担任江宁织造的曹氏家族—曹玺、曹寅、曹顒和曹祖孙三代。
绿色云龙纹妆花缎衣料(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曹玺为内务府正白旗旗鼓佐领下包衣,其妻孙氏为康熙的保姆,曹寅幼时做过康熙的伴读。凭借这层亲密关系,曹玺在康熙二年担任江宁织造一职,至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去世时,在任共二十二年深受信任,被康熙称为「是朕荩臣,能为朕惠此一方人者也」(熊赐履《经义堂集》卷四)。其子曹寅,康熙二十四年五月调回内务府,擢为慎刑司郎中,二十九年又以内务府广储司郎中衔出任苏州织造,康熙三十一年转任江宁织造,直到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年)病殁,在任长达二十年。其子曹顒恩荫继任,不幸早逝,在康熙授意下,由曹寅弟曹宣第四子曹接补江宁织造。曹家祖孙三代四人,共掌江宁织造六十六年之久。康熙六次南巡,其中四次是以江宁织造府邸为行宫,曹寅负责接驾,其情状正如曹雪芹(曹寅之孙)《红楼梦》中借李嬷嬷之口所说:「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
雍乾以后,江南三织造拥有的特殊政治地位和作用逐渐消失,转而回归本职—织造业务。
本文摘选自《紫禁城》2014年4月刊,吕健《供奉皇家的江南三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