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一旦有了依靠,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会有底气,也不会受欺负。朱元璋在位和朱棣在位,都是明朝的鼎盛时期,当时兵强马壮,国库充盈,人民也安居乐业,因此依附于明朝,寻求庇护的小国也非常多。
在这些邻国中,有一个非常积极的国家就是泰国,也就是当时的暹罗。从1370年开始,也就是明朝差不多刚建立没有多长时间开始,暹罗就和明朝有着频繁的往来。
当地人原本自称是泰人,直到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其国王为暹罗国王,于是这就成为了中文语境下对其的正式称呼。
暹罗和大明关系笃定,在当面明朝亡国时,清朝盘踞北方,南明政府在南方苦苦支撑。暹罗并没有因为明朝势弱而背信弃义,反而对南明施以援手。虽说最终未能成功,但他们不远万里前来救援南明抗击清朝,可见两国关系之友好。
都说泰国和缅甸是世仇,确实,这两国之间的恩怨在当时就已经开始了。那时候泰国虽然富有吗,但是在盛极一时的阿逾陀时代后国内却没有好的领导人治理国家。而缅甸正处于强盛时期,自然盯上了暹罗。
缅甸倾一国之力,势要占领暹罗,按理来说,就算没有出色的领导人,但凭借着雄厚的资源条件,也不至于被打得无还手之力。然而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当时其内部分崩离析,国内的掌权人为了谋私利互相算计。
这使得整个国家外强中干,根本没有对抗侵略的力量。缅甸趁机打入了泰国内部,并攻陷其都城。不仅财物被掠夺,级联贵族成员也都被卖的卖、做奴隶的做奴隶。
在国家崩溃后,不久一位英雄出现了,他就是纳黎萱大帝。他重新建立起国家政权,抵抗缅甸入侵,以杰出的军事才能拯救了危难之中的暹罗。不仅如此,他还带领暹罗打入缅甸内部,缅甸几乎全国沦丧。
在他执政期间,缅甸忌惮他的威慑力,几乎没有等到反击的机会。然而他一死,对方又开始蠢蠢欲动。趁着暹罗政权更新换代、人心不定之际缅甸再次进攻,将暹罗军队赶出领土。
此后,双方因为旗鼓相当,也算安分了一百多年。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两国你再次激战,缅甸打入泰国内部,再次打到其都城使其灭国。在这种时候,一个华裔英雄脱颖而出,他就是祖籍广东的郑信。
郑信精通多国语言,并且能力杰出,在他的组织下,暹罗重新组建政权,实力慢慢恢复,成功将缅甸又赶了回去。
他建立了泰国的吞武里王朝,复国有功,还是泰国的华裔民族英雄。他在位期间请求清朝册封,致力于发展两国经贸关系,为中泰交流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