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破青丝蛊
编辑|南破青丝蛊
前言
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应对抗日战争中的重大问题,贵州的盐商人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运动。这些运动在贵州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考察贵州盐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活动,以及盐业在地方政务、治安、交通、文化史等领域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对贵州地方盐业史乃至抗战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抗战时期的商人
贵州不生产食盐,所有的食盐几乎都是从外地运来的。在建国之前,全省大多数地方都是交通不畅、道路崎岖、运输艰难、食盐价格高昂、“斗米斤盐”、民族人民吃着清淡的生活。若有战事发生,则盐价比黄金还贵重,百姓受苦受难。在偏远的地方,有一种“把盐当作新年”的习俗。因缺乏盐份,贵州一些偏远的居民把大块的盐用绳索绑在一起,放到汤和菜汤里,稍有咸就捞起来,这就是民间所谓的“涮涮盐”或者“洗澡盐”。
流入贵州的盐有川盐、淮盐、浙盐、粤盐和滇盐,但川盐的产量最高,达到了贵州99%以上。川盐经由仁、綦、涪、永四大引岸流入贵州,深刻地改变了黔人的日常生活。盐工业的发展有赖于盐商人的管理。尽管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观念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盐是一种特殊的民生用品,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历代政府对盐的管制非常严格,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商人为了谋取私盐的利益,不惜违抗命令走私。私自贩卖贩卖食盐的人是商人;由国家特许的商人,按规定的时间向国家征税,即为官方商人。无论是民间商人,还是官方商人,都是庞大盐业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盐商分为场商、运商和分销商。
贵州是一个纯粹的盐市,盐商的作用就是商人和零售商。盐商的商业行为,不但为他们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财富,也为他们自己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贵州的盐行政管理问题是近几年来学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但对贵州盐商人的相关问题,几乎没有人对其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仅在个别章节中有所提及,并没有进行过专题的探讨。对于贵州的历史上,关于抗日战争期间的盐商人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本文拟从贵州的贵州商人作为研究对象,对贵州的乡土史进行研究,希望能对此有所启迪。
01.民国以前贵州盐商概况
贵州建省(1413年)之前,尚无盐政。在宋朝,“盐马贸易”是由皇帝陛下颁布的,允许商贾将食盐运送至云贵县,以换取马匹。元朝亦继承了这种方法。在明朝初期,盐仍然是主要的官方手工产业。朝廷征用灶、厨、工、盐官、盐商,都有食盐的专营制度。
另外,在明朝的洪武年间,还实施了“开中”制度。《明鉴纲目》记载:山西行省 ,请令商人 于大同仓入米一石 ,太 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商人鬻毕 , 即以原引赴所在缴之。帝从其请 ,召商输粮 而与之盐。谓之 ‘开中’,各行省边境 ,多召商中盐以备边储 。计道里远近 ,自五石至一石有差。
这篇文章记载了明代“开中”制度的由来,以及明代洪武年间,为抵御瓦剌、鞑靼入侵中原,设置九个边关。九边地处边陲,远离明王朝中心,物资运输不便,因此,在洪武三年,朱元璋与山西商人签订了一项交易,山西商人将粮草运送到大同和居庸关等边境要地,以此换取盐引,也就是所谓的“开中”。
但是,在大陆实行“开中”制度是在明朝的六年,当时贵州和普定卫军都没有足够的粮食,于是,政府就着手进行“纳米中盐”的投资。在普安、普定、乌撒、毕节、赤水(现毕节赤水河桥)、层台(今天毕节的雁子口)铜鼓、五开(黎平)等地,均曾实施“开中”。特别是在明朝中期,贵州的东、中地区发生了叛乱,军队的粮食短缺,主要是由商人提供的“纳米中盐”来维持。
从1449年到天顺年间的八九年,战争最为激烈,除了上述诸军之外,清平、平越、都匀等诸军,也陆续开始了战争。“开中”时期,大批的盐商在贵州一带活跃,大多数都是从外省来的,但贵州的商人却是络绎不绝。特别是到了明朝末年,盐法废弛,盐商转手经营,食盐价格暴涨,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贵州商人参与到了食盐的经营之中。
在“开中”体制的影响下,明朝的官吏们利用自己的政治力量,进行商业活动。他们“倒卖盐,走私,破坏盐法,国课日亏,以政府垄断的盐业,变成了官吏牟取利润的工具。”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有悖于国家的盐行政,也影响了盐的税收。但从商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他们对商业组织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官吏的本质和地位都在改变,表面是官吏,暗地里则是商贾,这样的地位,使得官吏与盐商的联系更加紧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盐商的发展。明朝中叶以后,由于官制的日渐式微,制盐由私有化转向私盐生产,制盐领域扩大,制盐生产和销售权力逐步下放至民间。这也促进了盐商在盐业中的销售热潮,使盐业的经营更为活跃。
清朝的盐政逐步放松,为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商人和商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盐商人的活动范围也得到了扩展,大量的盐商人涌入贵州。贵州的盐税在清朝中叶呈逐年递增趋势。咸丰十年,在贵州设立了里金制,除了按惯例交纳地租税之外,另加一成的厘金。贵州盐业所面对的税收种类很多,有大厘、半厘、小厘、地税等。
各州县都有私设的卡点,层层检查,这样的税收使得商运收到了极大的阻碍,人民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此外,咸同以后,川黔一带的农民不断地进行着运动,造成了市场的腐朽、家家的溃逃和盐商的死亡。
所以,在那个时候,商业运输受到了阻碍,盐商人的发展也变得缓慢起来。清朝时期,川盐的销路多为陕西和四川的商人所办,而到了省里,黔商的批发和零售更多。外省商人以“行商”的身份把盐从省运输到贵州,然后运输到盐岸,然后转交给各个盐商,然后又通过黔商的分店在各处市场上出售,所以贵州的盐贩子大多是“坐贾”。清代黔的川盐,促进了贵州地区的商贸和贵州的盐商的活跃。
02.贵州早期的盐商概述
在民国时期,由于军阀纷争,政局不稳。由于各地的军阀们都在抢滩掠地,难以着手制订和健全一套相对完整、系统、有效的盐政组织与行政体系,这对于已经出现盐荒的贵州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打击。贵州的盐业在民国时期一直处在不稳定的不稳定的局面中,盐业和盐业的经营状况也时常发生变动。
1912废除了官方的交通系统,让人们随意贩卖。贵州各地的老盐商立即停业,继续销售食盐,直至1915年。但所谓“自由贩运”,其实就是一群新来的盐商人,取代了以前的盐(有些只是更换了牌子),毕竟他们之间还有着利益纠葛,所以盐并没有降价,也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任何利益。
再之后,盐商对百姓的压榨过度,民众奋发抗争,盐商、盐商又相继关门。从那时起,食盐就是从外地商人手中运输到各个码头,然后通过分销渠道向贵州内陆地区出售。由于缺乏财力和人力,不能从码头直接到达目的地,因此形成了“分段经营”,也就是把盐的运输线路分成若干个区段,每个区段都有盐商来处理。
这样做可以避免几个大公司的专利被独占。1915以后,“大小军阀据地称雄,兵连祸结 ,战事频仍”各军阀对盐商人进行了抢夺、增税、剥削人民。军门对盐的管制很宽松,盐的价格也是商人说了算。若有天灾,富商巨贾,大地主,更会大肆敛财,投机买卖,造成食盐价格飞升。
那时贵阳的食盐交易是由各大盐商控制的,曾经一袋食盐的价格高达十多元一袋(一袋96公斤),而零售价格则高达五六毛钱。在这期间,盐商们互相吞并,例如仁岸的盐商从数十个变成了十个,而盐业也从码头直接销售到了市场的末端。
1915年至1926期间,各军阀仅知道征税,对盐业的监管不到位,各种赋权导致食盐价格飞升,而盐商则把这笔钱转到了老百姓身上,于是就有了“民食一两,要改为一斗”的局面。1926年,周西成贵州的军阀周西成开始大规模的扩张自己的军事力量,而盐的税收则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九二七年,周西成将各地的盐商召至贵阳商议贵州盐业的清理工作。始商经过几个月的会议,议妥洽,确定了商号(也就是赋税制度),确定了不同的盐商和销盐的数量,确定了盐商的税收和缴纳方式。此外,贵州设有盐政总署,在沿海各处设有巡察司,并设有盐运司,以管盐之兵。所需经费、军饷等,都列入盐的价格之中。其批发、零售价及运输费用,则经监督管理局统计和核准,饬令盐商按规定的价钱销售,每袋盐可得五毛。
1929年,周西成与李晓炎之间的内乱,周西成阵亡,毛光翔成为新主黔政,但盐制并没有改变。但后来盐业又被合并,仁岸从十个变成了八个,綦和永二岸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1932年,在毛光翔和王家烈的内战中,王家烈接替了毛光翔,成为贵国的统治者,但食盐制度并没有发生变化。
王家烈
但仁岸盐税由赤水驻兵统领侯志平掌管;遵义驻防总司令蒋丕绪拦住了綦江的盐税;而贵阳总署则对盐商人进行索取,造成食盐制度的紊乱。到了一九三五年,红军在贵州的时候,黔北人民对盐商怀有怨气,于是与盐商展开了一场战争。各驿站的盐仓库被烧毁,盐铺的损坏也很严重。仁岸认商中有四个破产,只剩下一半。在其它国家,也出现了相似的状况。
03.贵州的盐商在抗日战争期间概况
曾有大量的盐商在贵州经营,除了盐外,还经营丝绸、烟、茶、油等。另外,他们的业务范围也扩展了,有些人甚至开了一家开了家,做了一些烟草制品。贵州的商人虽然生意五花八门,但大多都是以盐业为主,只是食盐的比例并不相同。
以下是作者根据所收集到的材料,对抗战期间贵国的典型盐商人进行了分类。说起贵州的盐业,不能不提到“华氏家族”,华家虽然在抗日战争中并未鼎盛,但它在贵州的战争中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这一点值得研究。华家以华联惠为起头,字柽坞(1833—1885),贵州遵义县团溪人,字柽坞。
华联辉在唐炯的推荐下,于光绪三年(1877)担任四川泸州总管,帮助丁宝桢整顿川盐、盐,颇有成就。丁宝桢称其为人才,并请求官署特批保留其官职,但华联辉退官,返回贵州,继续掌管“永隆裕”盐行,直到1885年二月二十三日,他去世。华之鸿(1871一l934)是华联辉家的儿子,他十四岁就死了。华之鸿14岁,在父母和舅舅的抚养下,一边读着书,一边开着“永隆裕”。
华之鸿
1892年,华之鸿只有21岁,他自己开了一家名为“永隆裕”的盐铺。华之鸿心思缜密,经营有方,几年之内,华氏的盐铺遍布贵州各地,每年都能赚到几十万两的钱,所以才会被人尊称“华百万”,华家的钱,更是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在这场战争中,华家的继承者是华志宏的儿子华问渠。他努力学习,擅长处理各种事务,在贵州省宪群法律专业毕业后,协助父亲管理实业,改善了文通书局的印刷器材。
04.结语
抗战爆发后,大批专家学者到贵阳寻求庇护,华问渠成立文通出版社编委会,聘请三百余位专家学者担任编审委员会,先后在上海,长沙,广州,成都,重庆和昆明设有办事处,与著名的商务、中华、正中、世界、大东、开明等各大报刊并驾齐驱。它不但对贵州的文化和教育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对抗日也有一定的帮助。
华问渠
除了华家外,伍效高,孙蕴奇,帅灿章,丁纯五,邓羲之,邓若符,王竹斋,戴子懦,魏伯卿,抗日期间的盐商,和刘熙乙一起,都是在抗战期间活跃的。他们先是成立了“聚康银行”,接着成立了“利民盐号”,这才使贵州人得以承办贵州的盐业。另外,赤水盐商人向殿卿,张茂久,萧鼎新,赵树清,都是本地颇有名望的盐商人,由向炳荣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