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许多制度规定,在现在看来都十分奇葩。
就拿男馆、女馆制度来说,按照洪秀全“男有男行、女有女行”教条,所有太平军控制区的夫妻、父女、母子,全被按照男女性别划分编成了男人堆和女人窝。
看来洪秀全是个比商鞅更绝的人物,商鞅强行把大家族分成一个个五口之家的小家庭,而洪秀全直接把小家庭都给打散成了一个个具体的人。
存在即是合理,这套分散家庭、隔绝男女的制度,最初还是成就太平军强悍战斗力的来源。
原来自金田起义起,太平军转战永安、桂林、武昌等地,都一直处在流动作战的状态,直到攻占并定都南京前,都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和战略纵深。而拜上帝教信徒参加太平军,往往又是全家男女老少全体加入,拖家带口的十分不利于作战。
为此,出于保持太平军战斗力的需要,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便决定将队伍中的男人和女人分开进行军事化管理,让男人摒弃后顾之忧,一门心思地投入与清军的战斗。
这种严格到不近人情的战时管制模式,并非太平军首创。
比如率领部族由沙俄伏尔加河流域,东归中国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他们的首领渥巴锡为了迁徙顺利,就曾下达过“人不生丁、畜不产仔”的命令,初衷也跟太平军差不多。
只不过这样的管制在打仗期间执行也就罢了,可等到打下南京,太平天国有了大片稳固根据地的情形下,还继续着战时的禁令,并且将它大范围地推广到城市管理中,这可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南京城内的居民,凡是16岁至60岁的劳动力,全都按照男女划分编入男馆和女馆进行统一管理。其余不在年龄段内的老幼,以及因残疾或病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则集中到老民馆共同生活。
在这样的组织模式下,男女之间的往来被严格限制,哪怕是夫妻、母子也不得私下随意接触,即便交谈也得隔着一定距离扯着大嗓门说出,以避免不必要的嫌疑。
太平天国内的男女,一旦违反分营的规定,江西、湖南、安徽、江苏等后参加的太平军,或许还能够在军棍的杖打下侥幸留下条命,但搁在金田起义的老广西身上,可就没得商量直接斩首示众了。
曾经有一对老广西陈宗扬和谢满妹,就是因违法男女隔离的制度,发生关系后事发,双双被当众处决。
令人讽刺的是,正当南京城内普通民众过着苦行僧般的禁欲生活时,太平天国高层的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等人,却是高居王府大院,一个接着一个地娶王娘。
洪秀全的天王府,后宫清一色的全是女子,据传人数最多时超出了2000以上!
到后来在编的老婆实在多得记不住名字,洪秀全又开动脑筋创造出数字标记法,用15、66、88等数字标识老婆。就连那个还未成年的幼天王洪天贵福,洪秀全也给他配了4个起类似童养媳作用的老婆。
如此乱象,除暴露出太平军缺乏城市管理的经验外,同时也显现出太平天国领导层腐化堕落的迅速。
起义前的洪秀全,参加科举多年不中,只能靠当私塾先生获得些微薄的教书收入。而杨秀清则更贫困,长年累月带着一帮人在广西深山伐木烧炭为生。
如今“长工当地主,也把鸡蛋补”,过起了奢靡享乐的生活,全然忘记了起义时对拜上帝教信徒许下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承诺,构建起了比清王朝还森严的等级社会。
直到1855年以后,太平天国才逐步取消城市军事化管理,允许男女通婚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