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清朝消灭准噶尔可以说是这句话的最真实写照。
准噶尔部属于卫拉特蒙古的一支,也就是当年俘虏明英宗的瓦剌部落后人,居住在西北一代。
明末东北的努尔哈赤崛起之时,准噶尔还是普通的一个小小蒙古部落,后来面对强势崛起的后金,准噶尔部干脆当小弟了,当时准噶尔部所在卫拉特部落盟主先在后金时代遣使归顺,后在清朝(后金于太宗皇太极时代改国号为清)入关以后,卫拉特各部落首领共23人于顺治三年联名归顺上贡清朝,当时清朝在南方遭到了南明的激烈抵抗,所以干脆赐以这些部落首领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也就是自治得了。
说白了就是当时清朝刚刚入关,南方抵抗激烈,压根顾不上西北蒙古。(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既然他们要当小弟,就先让他们挂名在大清的帝国版图之下,让他们先自治着。
本来准噶尔部就这样当着挂名小弟,在西北过着逍遥快活的时候也不错。
康熙准噶尔部出现了一个神人,那就是噶尔丹,挂名小弟与挂名大哥的战争由此开始。
噶尔丹先是统一了卫拉特各部落,然后征服哈萨克,灭掉了叶尔羌汗国,开始称雄西域乃至中亚,准噶尔汗国开始崛起。
噶尔丹在获得巨大成功以后,开始把矛盾对准了曾经的挂名大哥清朝了,开始向内地攻城拔寨,一直打到蒙古的深处,最后屯兵于乌兰布通,兵锋直指北京。
在冷兵器时代,噶尔丹的蒙古骑兵以快著称,如果搞突袭战,骑兵从乌兰布通出发,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抵达北京。
而且噶尔丹还与沙俄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沙俄当时在背后支持噶尔丹,提供了不少武器,噶尔丹也曾多次扬言借沙俄之兵来助阵。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帝彻底坐不住了,自康熙二十九年到康熙三五年三征噶尔丹,甚至御驾亲征。
康熙三十五年的昭莫多之战后,清军击溃噶尔丹的主力军队,噶尔丹兵败逃亡,最后身死。
噶尔丹虽然身死,但准噶尔汗国依旧存在,当然元气大伤的准噶尔汗国再也没有威胁清朝的实力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西北准噶尔汗国依旧是超级大势力,于是双方在西北及其西藏展开了拉锯战,直到乾隆年间准噶尔汗国爆发了内乱,清庭趁机发兵灭其全族。
清庭非要消灭了准噶尔部甚至灭其族,简单原因自然是准噶尔曾经臣服于清朝,后来又反叛清朝,自然要惩罚到底。
而且抛去叛乱不叛乱的因素,崛起后的准噶尔汗国可谓是实力强劲。(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与清庭的战争可以说是两个强国延绵几十年的战争。
这样拥有与清庭硬杠潜力的部族,清庭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他们,除非他们像汉朝时的匈奴一般,来一个西方大逃跑。
深层次原因就复杂了,首先准噶尔汗国在康熙时代就逼的康熙御驾亲征,一度是威胁到北京的安全,清庭对于这种威胁自然是不会忘记的,当然想斩草除根。而且噶尔丹当时与沙俄是勾勾搭搭的,清庭想要为北京保持一定的战略纵深,自然是要收复西域,而准噶尔部是收复西域的第一大难,所以一定要消灭了准噶尔部。
至于为什么要灭其族呢,是因为当年的蒙古灭金事件,当年蒙古在金朝的治下,结果出现了一个成吉思汗,最后金朝灭亡。
清朝害怕再出现这种事情,于是干脆将准噶尔部灭其族,以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