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当年慈禧太后连续召见曾国藩的对话实录

当年慈禧太后连续召见曾国藩的对话实录

1868 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阔别北京 17 年的曾国藩回京述职,在这十七年了,曾国藩完成对太平天国的镇压。 十二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同治小皇帝和两宫皇太后(慈安、慈禧)召见,连续三次召见曾国藩。

曾国藩有写日记的习惯,召见过程中的谈话,他都一一记录下来,让我们得以见到皇帝和大臣的对话实录。

第一次召见:

余入门,跪奏称臣曾某恭请圣安,旋免冠叩头,奏称臣曾某叩谢天恩。毕,起行数步,跪于垫上。

太后问:“汝在江南事都办完了?”

对:“办完了。”

问:“勇都撤完了?”

对:“都撤完了。”

问:“遣撤几多勇?”

对:“撤的二万人,留的尚有三万。”

问:“何处人多?”

对:“安徽人多。湖南人也有些,不过数千。安徽人极多。”

问:“撤得安静?”

对:“安静。”

问:“你一路来可安静?”

对:“路上很安静。先恐有游勇滋事,却倒平安无事。”

问:“你出京多少年?”

对:“臣出京十七年了。”

问:“你带兵多少年?”

对:“从前总是带兵,这两年蒙皇上恩典,在江南做官。”

问:“你从前在礼部?”

对:“臣前在礼部当差。”

问:“在部几年?”

对:“四年。道光廿九年到礼部侍郎任,咸丰二年出京。”

问:“曾国荃是你胞弟?”

对:“是臣胞弟。”

问:“你兄弟几个?”

对:“臣兄弟五个。有两个在军营死的,曾蒙皇上非常天恩。”碰头。

问:“你从前在京,直隶的事自然知道。”

对:“直隶的事,臣也晓得些。”

问:“直隶甚是空虚,你须好好练兵。”

对:“臣的才力怕办不好。”旋叩头退出。

因为曾国藩立了很大军功,召见后,赏紫禁城骑马,但实际上紫禁城不允许任何人骑马,只是赏一根马鞭而已,赏克食,也就是满洲饽饽(点心)。

朝廷很关心湘军的裁撤情况,也顺带问候了一下曾国藩的兄弟情况。

第二次召见:

余入东间门即叩头,奏称臣曾某叩谢天恩。起行数步,跪于垫上。

皇太后问:“你造了几个轮船?”

对:“造了一个,第二个现在方造,未毕。”

问:“有洋匠否?”

对:“洋匠不过六七个,中国匠人甚多。”

问:“洋匠是那国的?”

对:“法国的,英国也有。”

问:“你的病好了?”

对:“好了些。前年在周家口很病,去年七、八月便好些。”

问:“你吃药不?”

对:“也曾吃药。”

退出。

这次召见只有五段简短对话,看上去比较随意。

第三次召见:

辰正趋朝。巳正叫起,僧王之子伯王带领入见。进门即跪垫上。

皇太后问:“你此次来,带将官否?”

对:“带了一个。”

问:“叫甚么名字?”

对:“叫王庆衍。”

问:“他是什么官?”

对:“记名提督,他是鲍超的部将。”

问:“你这些年见得好将多否?”

对:“好将倒也不少,多隆阿就是极好的,有勇有谋,此人可惜了。鲍超也很好,勇多谋少。塔齐布甚好,死得太早。罗泽南是好的,杨岳斌也好。目下的将材就要算刘铭传、刘松山。”

每说一名,伯王在旁迭说一次。太后问水师的将。

对:“水师现在无良将。长江提督黄翼升、江苏提督李朝斌俱尚可用,但是二等人才。”

问:“杨岳斌他是水师的将,陆路何如?”

对:“杨岳斌长于水师,陆路调度差些。”

问:“鲍超的病好了不?他现在那里?”

对:“听说病好些。他在四川夔州府住。”

问:“鲍超的旧部撤了否?”

对:“全撤了。本存八九千人,今年四月撤了五千,八、九月间臣调直隶时,恐怕滋事,又将此四千全行撤了。皇上如要用鲍超,尚可再招得的。”

问:“你几时到任?”

对:“臣离京多年,拟在京过年,朝贺元旦,正月再行到任。”

问:“直隶空虚,地方是要紧的,你须好好练兵。吏治也极废弛,你须认真整顿。”

对:“臣也知直隶要紧,天津海口尤为要紧。如今外国虽和好,也是要防备的。臣要去时总是先讲练兵,吏治也该整顿,但是臣的精力现在不好,不能多说话,不能多见属员。这两年在江南见属员太少,臣心甚是抱愧。”属员二字,太后未听清,令伯王再问,余答:“见文武官员即是属员。”

太后说:“你实心实意去办。”

伯王又帮太后说:“直隶现无军务,去办必好。”

太后又说:“有好将尽管往这里调。”

余对:“遵旨,竭力去办,但恐怕办不好。”

太后说:“尽心竭力,没有办不好的。”

又问:“你此次走了多少日?”

对:“十一月初四起行,走了四十日。”

退出。

这次回答比较多,太后指明了曾国藩去当直隶总督时,要办好两件事:练兵和整顿吏治。曾国藩也有了一点点发挥,说自己精力不太好,培养官员不多

这次曾国藩立了很大军功后回京述职,回京第二天,就蒙召见,这体现了皇帝的礼遇和优待。

第二赏紫禁城骑马,是对曾国藩的军功的很高认可。

第三这些谈话,本来一次就可以,非得分成三天连续召见三次,皇帝用这样繁琐的形式,来表示对曾国藩格外的皇恩浩汤。

猜测之所以三次召见,也有皇帝和太后想相互能熟悉,加强彼此印象的目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属员,皇太后,礼部,江南,曾国藩,鲍超,称臣,杨岳斌,对话,提督,故事传记,伯王,曾国藩,鲍超,杨岳斌,太后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属员,皇太后,礼部,江南,曾国藩,鲍超,称臣,杨岳斌,对话,提督,故事传记,伯王,曾国藩,鲍超,杨岳斌,太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属员,皇太后,礼部,江南,曾国藩,鲍超,称臣,杨岳斌,对话,提督,故事传记,伯王,曾国藩,鲍超,杨岳斌,太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