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初中的时候一定学过鸦片战争,而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有一个非常核心的人物,就是林则徐。当年学习鸦片战争时,一提起林则徐,就能想到虎门销烟。
在那个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时期,他能主张禁烟销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有抱负,并且,是能努力救国于为难的一个大人物了。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负责广东的军事部署,面对实力强劲、武器精良的英军,相比起当时国内各部分的军事防守,林则徐可以说是比较厉害了。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自此,鸦片战争开始。
英国军队并没有突破广东的防线,所以,只能沿海北上,进攻天津。此时,道光皇帝恐慌不已,才会因此服软。那么,大家在学习这段历史的时候,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呢——如当时的整体军事部署和战略都按照林则徐的方法来,让林则徐来领导,是不是鸦片战争就不会如同历史上那样悲惨。
其实,历史是有所考证的,林则徐所守的广东并不是因为林则徐的领导有方才没有被敌军攻破,而是因为敌军首脑的战略方式而逃过一劫。
毕竟广东离统治核心——北京城,太遥远了一些。当时的英国首相就坚持攻打到离首都更近的地方,所以,英军才会沿海而上直捣天津。这就像我们中国常说的一句话了:“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起来,兵法这种东西是不分国界的。
所以,当时林则徐之所以逃过一劫,就是因为敌方觉得他所防守的这个地方没有攻打价值。同许多伟大历史人物一样,林则徐是人,不是神,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那么,下面我们就要来分析一下,为什么鸦片战争有没有林则徐都避免不了这个悲惨结局。
首先是两方对战的人数比较了,我国有六十万大军,而前来侵略的侵略者最开始才四千人,最多的时候都没有超过两万。
那么,为什么还不能力挽狂澜呢?
先看外来侵略者们,既然是来侵略的,一定是有准备的,训练精良,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是少不了的。而且,从他们侵略的路线来看,一定是谋划了很久。
反观当时的清朝军队呢,那时的八旗子弟入关后沉迷享乐、疏于训练,早就忘记了战场是什么样子。大约是安逸的生活过的太久,都没有人记得要训练军队、加强国防什么的。清朝的军队士兵甚至出现了射箭蓄发,骑马坠马的可笑现象。
所以,人数并不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输赢的,更何况是一群已经沉溺于安逸无法自拔的人呢。当一条蓄谋已久的毒蛇已经缠住了一直叫不醒的狮子的身上的时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狮子的悲惨命运。
然后,就是武器了,不得不说,科技决定命运。
虽然那个年代英军使用的火枪的杀伤力并不是多么大,是落后一百年的武器,有人说,那时英军使用的枪超出一百米就没有准确度了。但是,那时清朝的军队使用的枪又是什么枪呢?是鸟枪,没错,鸟枪。侵略者使用射程一百米的火枪时,我们的军队还在使用鸟枪来防御。
这样来看,光枪的这一部分,战争中就要牺牲一大部分的中国人了。
那么,再来看一下杀伤力比较大的炮。
当时林则徐就在给友人的信中分析过,当我们的炮还打不到敌人的时候,敌人的炮就已经先打到我们了。并且,敌人的发炮速度就像我们的排枪射击,而我们的炮要过很久才能射击一次。
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当时使用的大炮射程上不及对方的大炮远,而发炮的效率也远不及敌方。武器是最直接影响战争结果的,可以说,我们虽然人多,但是,还是打不赢这场仗。
不得不说,闭关锁国的坏处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没有好的科技发展,就使得我们战斗中的武器落后,而这种落后就使得我们的过去有了悲痛的一段回忆。
就算是林则徐对这场战争的分析,也不是去说要怎么打赢这场战争,而是清楚地认识到,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当时和英国军队的差距有多大。从林则徐给友人去的那封信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即使是林则徐,在面对这一场战争时,心中也是满满的无奈。难道是他不想打赢这场战争么?当然不是。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所以说,不管有没有林则徐,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后果都是不可避免的,并不是说,林则徐就有能力救大清于水深火热之中。哪怕当时的权贵大臣都以林则徐为首来守国土,都是不可避免这个结果的发生。既然,大清朝之前就种下了种种的因,那么,它就应该去承受后来所有的果。
自此以后,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
参考资料:
『《林则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林则徐:鲜为人知的三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