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历史浩如烟海,“淝水之战”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晋军以少胜多,以八万军力大胜苻坚八十余万大军,“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皆出自这场战役。然而,站在上帝视角,细研史书,我们发现,就在这场大战的前夜,一次发生在安徽霍山(古称芒阳)的小规模遭遇战极有可能是一场细思极恐的穿越事件,跨越1500年,晋军竟然歼灭了戈登的洋枪队。
公元383年,苻坚率领80万大军来到洛涧,晋军主将谢玄命令东晋将领刘牢之率领5000晋军与前秦军队对峙,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
据《晋书·刘牢之传》和王嘉的《拾遗记》(补遗之卷二)记载,前秦皇帝苻坚命令梁成率领五万军队驻扎在洛涧,东晋前锋都督谢玄则命令刘牢之率领五千北府军精锐相拒。
五万对五千,前秦军势强盛,东晋军上下惊恐,谢玄命令晋军火速支援刘牢之。其中,参军王蓬接令后,不敢耽搁,率领1500名本部人马星夜启程。
就在王蓬所部人马行进到距离洛涧不到50里的芒阳山中时,天黑了,前方哨马来报,有一支200余人的军队正在向王蓬所部方向行军。由于刚刚接到刘牢之的求援信,信中刘牢之言辞恳切,近乎诀别,王蓬心里害怕,误认为刘牢之已经败亡,前方军队是前秦的先锋,于是命令部下在山中埋伏起来,准备与对方拼个死活。
当时无论是前秦还是东晋,士兵使用的远程武器都是弓弩。对方人马进入包围圈后,东晋士兵弩箭齐发,对方被打得措手不及,死伤惨重,但是还没等王蓬等人高兴,这200人马上就展开了反击。反击的手段令晋军目瞪口呆,只见对方不知使用的什么武器,不仅发出火光,还会发出巨大响声,伴随着火光和响声,东晋士兵纷纷倒在地上。
唐人李淳风在其著述的《六朝遗事》(卷七)中称:“时淝水战起,王蓬率北府兵趋洛涧,援牢之部。夜至芒阳,有敌偃旗潜行于山道。蓬疑为苻坚军,遂命军士以弩箭攻之。敌军哗,少顷,有器鸣响,火焰出,声震于野。蓬军有中火焰者,遂仆地,血流不止。”
面对危局,王蓬命令士兵掷枯枝于山道上,以硫硝裹布,火箭攻之。由于地形有利,山风乍起,加之夜色掩护,很快,王蓬的军队又占了上风。终于,那队外国人马坚持不住了,争相奔溃逃亡。王蓬所部打扫战场时发现,对方士兵竟然是黄头发,鹰鼻陷目,残破的军旗上写着“常胜军”三字。
南朝沈约的《建康杂记》中的这段记载,似乎更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初,天光昏暗。后火光起,观敌旌旗已残,上书‘常胜军’三字,依稀可见。敌军士弃盔者,皆黄发,鹰鼻陷目,仿若胡人……”
战斗结束后,第二天一早,王蓬所部赶到了刘牢之大营,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发现到达日期竟比预计晚了三天。好在后来刘牢之大胜前秦军队,也就没有追究王蓬的责任。
相比与淝水之战,芒阳遭遇战在当时是那么的弱不起眼,正史当中甚至没有详细记载。然而,当时间跨越到1500年后的晚清末年,另外一场战斗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公元1864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下,晚清政府风雨飘摇,为镇压农民企业,不得不请洋人相助,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戈登的“洋枪队”。这支部队因战机卓越,被时人称为“常胜军”。
然而就这么一支“常胜军”,也有失败的时候。
据许文佑先生的《天平战纪》记载,戈登所率领的洋枪队在江阴被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击败,800人被歼。戈登率领残余的200余人,沿江而退,“至霍山,遭袭,戈登仓皇逃逸。后转赴苏州,重募士兵,会合李鸿章,攻击常州太平军护王陈坤书部。”
当时无论是湘军、淮军还是太平军,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宣称自己在霍山攻击了洋枪队,一向以严谨著称的许文佑先生,在这里也含糊其词,并没有说明戈登是被谁所袭击,只写明时间是1864年3月31日,地点是在安徽霍山,而安徽霍山据说在晋朝时被称为“芒阳”。
联想两场战斗,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巧合,恰恰令人细思极恐,难道真的是两支军队,跨越千年,在这里遭遇了?
往期选列,点击可查看:
六十万准噶尔人屠戮殆尽,乾隆下令:永绝根株
清缅战争,八年鏖战,仅仅为的是宗主国的脸面
大沽口之战,中国军队击沉外国军舰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喜马拉雅山下,为何埋葬着来自中国东北的清军士兵
准噶尔的火器水平有多高?清朝名将岳钟琪:远胜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