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曾国藩重病缠身为何还会处理河北积压二万多案件?

曾国藩重病缠身为何还会处理河北积压二万多案件?

赵立波

清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刚被任命为两江总督,此时正是与太平军殊死搏斗的关键时刻,但他仍不忘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选拔优秀县官。众所周知,在曾国藩的亲自培养和推荐下,产生了一大批高级官僚,他们一度都成了封疆大吏,影响了整个晚清历史。然而在曾国藩看来,重建基层州县官吏梯队,重塑风清气正的为政环境,比简单推荐几个大员更为重要。

就在整个战争最吃紧、关键的时刻,曾国藩为何把选拔优秀知县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这要上升到曾国藩人才观和官吏梯队建设的层次上来解读。

与此同时他到处物色能胜任知县的人员,以便在安徽树立清廉的榜样,净化基层官吏风气。请朋友们推荐人才时他说:“唯须得极清廉极贤之州县一二人,来此树之风声。”他由于军务太忙,把这件事情交给了湘军统领李元度去办,告诫他说:“与民更始,庶几渐有转机。”曾国藩在安徽巡抚翁同书勉强合作下,还想更换皖北的大部分官员。他写信向胡林翼求助:“皖北州县,一一请公以夹袋中人才换之,俟当附片奏之。”

曾国藩迫切希望坚持他的“人存而后政举”的思路能够发展下去,就是希望重振儒家人生信条,为万世开太平。只有逐步建成优秀合格的州县官吏队伍,这些远大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从出任两江总督的第一天起,他就不断地告诫属下地方官保持清廉。他在给出任庐江县令的批语中这样写道:“该令以书生初历仕途,惟俭可以养廉,惟廉可以生明,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临别叮嘱之言,千万勿忘!”

望江县令到任,曾国藩也这样批示:“该令初次做官,未染宦途习气,尤宜保守初心。无论作至何等大官,终身不失寒士本色。常以勤字廉字自励,如天地之阳气,万物赖之以发生。”

在给冯卓怀的禀文上,他也这样批示:“勤、廉二字,是居官根本,该署令颇能从此著力,案到即办,是勤于治事也。”

总而言之,他要求州县官员自己应该“一分一毫,一出一入,无不可对人言之处。”曾国藩由于为政极其廉洁,所以对提拔任用的官员要求也极高,但是晚清官场风气未开,整体素质日益沉沦,局部上的改变还是差强人意。同治元年(1862年),他在给安徽巡抚李续宜的信中说:“他选用的州县官员,皆不惬物望,而李巡抚留用的那些人,也非称意之选。”以此可见曾国藩在此问题上的力不从心,也同时反映了他在构建州县官吏队伍上的要求标准和迫切心情。

与此同时,曾国藩通过考察,提拔了一批读书人做州县官吏,重点集中在德才和办事方面。接任直隶总督一年后,在曾国藩的带动鞭策下,结清了同治七年以前的旧案12074件,同治八年以来的新案28121件,没结清的旧案仅95件,新案剩2940件。此时曾国藩除了严重的皮肤病外,还患有多种老年疾病,加之眼疾严重,可以想见他对此工作承担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难。

从两江总督到直隶总督,曾国藩在构建州县官吏队伍和清理官场不作为等问题上付出了巨大精力,用他的话就是:“不得不刑恶人以伸善人之气也。”然而面对大清官场日益滑坡的情形,曾国藩遗憾地向好友郭嵩焘倾诉说:“吏治毫无起色,可愧之至。”这里虽然多少有自谦之词,但多少表达了他力不从心之感,但是整顿吏治,着重基层州县官吏的任用选拔,曾国藩为政的巨大亮点之一,也表现了一代名臣对政治高度负责的宝贵精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求,两江,案件,风气,同治,曾国藩,处理,官场,河北,州县,观点评论,知县,曾国藩,官场,州县,官吏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要求,两江,案件,风气,同治,曾国藩,处理,官场,河北,州县,观点评论,知县,曾国藩,官场,州县,官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要求,两江,案件,风气,同治,曾国藩,处理,官场,河北,州县,观点评论,知县,曾国藩,官场,州县,官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