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我们都会想到《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皇阿玛。《还珠格格》中的皇阿玛潇洒不羁,时常微服私访。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清代皇帝特别重祖制,他们出门,有一套严密的保安制度。在那个时代,一个皇帝如果微服出宫,被人发现了,会被认为是一种极不自重,极不自爱的荒唐举动。
乾隆皇帝的自律程度极高,他的起床时间,上朝时间,吃饭时间,批奏折时间都有严格的安排。
对自己严要求,高要求的乾隆爷,为什么会在88岁时,纳一13岁少女为妾呢?
幸福的乾隆
乾隆出生于雍亲王府,母亲出生于大清贵族钮钴鲁氏。他的母亲被雍正皇帝宠信后,封为格格。
乾隆母亲的位份低,反而给他带来了好的运气。乾隆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拥有了读书好,性格好的品质。
康熙在位时,有一个著名的政治创新:“秘密立储。”乾隆和自己珍视的人都没有受到伤害。
乾隆登基后对皇族的一部分人赦免,对普通百姓减税免赋,对大臣能使其发挥所长。
乾隆虽然对太后身份孝顺,但是在政治上不让她染指丝毫。
乾隆心中对权力的界限是宫墙,墙外的消息被乾隆尽可能地隐瞒。
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传统的社会中,大臣真的会乖乖听话吗?大臣通常会先弄死皇帝。
乾隆身边有三个大臣为我们熟知:张廷玉,和珅,纪晓岚。
张廷玉相当于乾隆的秘书,和珅相当于管除文学之外的其他所有,纪晓岚管文学。
君权的高度集中有利于决策的快速传达的同时会让大臣缺乏国家的责任感。
张廷玉曾说:“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即使你说一万句都是对的,也不如一句不说。
乾隆对于老臣,并没有着急提拔自己的人。一朝臣子,一朝臣,他没有这样做。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臣的代表鄂尔泰,张廷玉关系开始变得复杂。朋党的雏形由此而来。
对于一个皇帝来讲,前朝后宫必然是脱不了干系的。富察氏是乾隆的发妻。出色的容貌,可以使皇帝一时沉迷,但是好的性格才有长久的吸引力。
富察氏有能力掌管宫权事务,又有能力当解语花。富察氏很关心乾隆的精神世界。
富察的去世,给乾隆造成内心无法填补的悲伤,也让乾隆迎来政治地震。
乾隆统治中期,贪官盛行。乾隆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治国方针。由儒入法,严惩贪官。
乾隆中前期反贪的力度和决心是最大的,保证了清朝继续在向上的轨道上前进。
乾隆的由宽到严,说明了他继承了父亲的冷酷。乾隆中期开始启用新人,因为他们聪明干练,不结朋党,清廉。
乾隆的大臣队伍效率高,执行不打折扣。
乾隆盛世离不开他改善民生的政策,减免税赋,推广高产作物,高粱与玉米等。
以武为基,以文致治。文化繁荣,是盛世的一个必要的条件。最为出名的是纪晓岚带头编撰的《四库全书》。
公道世上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乾隆爷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规律。
乾隆老了,开始变得仁慈,开始自满,自鸣得意。他立了自己的十五子永琰为储君。
乾隆在位六十年之后,把皇位禅让给了永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
乾隆开启了自己的盛世,赢得了身后的美名。
嘉庆献美女
嘉庆继承了乾隆孝顺的品格。康熙为什么在100多个孙子里面这么看中乾隆呢?这就得从雍正皇帝开始说起了。
在康熙晚年间里,两次废除太子胤礽,这让四阿哥胤禛看到了机会,他就利用隔辈亲来拉进康熙和弘历。
康熙的孙子众多,很不容易发现某一个孙子有什么样的才能。
一个人想要升职,必须先让领导知道你。弘历用自己的聪明伶俐讨得了康熙爷的宠爱。
后来,在康熙去世后,胤禛坐上了皇位,直接颁布了弘历为太子。胤禛仅当了13年的皇帝,就随康熙去了,弘历顺理成章地成了乾隆皇帝。
乾隆退位后,嘉庆登基为帝,已经退位的康熙,手里仍然抓着权利不放,这让嘉庆皇帝很是不爽。
于是,嘉庆想到了去讨好乾隆,希望他手中可以放一些权利。乾隆88岁时,心情郁闷寡欢,嘉庆很是着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嘉庆皇帝派人安排了一场选秀,在众多宫女中,嘉庆皇帝一眼看中了沙济富察氏。
嘉庆皇帝知道自从富察皇后去世,88岁的乾隆很是思念富察皇后。当他一眼看到了13岁的沙济富察氏时候,就喜欢上了。嘉庆皇帝把富察氏献给了乾隆,他因此得到了乾隆的大赞。
富察氏被太监带到了一座宫殿中,她满心欢喜地以为是嘉庆皇帝想要宠幸她,结果她看见了太上皇。
太上皇看着拘谨不安的她说:“我都一把年纪了,日子很是孤单,想找一个人陪我说说话。”
13岁的沙济富察氏还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年纪,她很不开心。但是依然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都讲述给了乾隆。
对于这样一个在晚年陪伴自己的人,乾隆给她了宠爱。入宫之后,时常被乾隆召来陪伴自己。
她不用宫斗,没有升职空间,在后宫中完全能躺平。生活太过于顺利,于是她被打入冷宫。
第二年沙济富察氏刚14岁,乾隆死了。 乾隆死之前看在富察皇后和富察家族的面子上,恢复了她贵人的位份。
刚开始的靠山突然去世了,这让还没开始认真生活的沙济富察氏就开始了守寡。
后来,嘉庆皇帝将后宫乾隆的妃子们和沙济富察氏一起安排在了寿康宫。
沙济富察氏生的一身好皮囊,13岁嫁人,仅仅半年过去,14岁开始守寡,这漫长又孤独的一生。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嘉庆美人释政权。
结语
乾隆88岁笑而纳之13岁少女是为了给嘉庆皇帝传递自己对这一举动背后含义的知晓。
他们又有谁问过这少女内心的愿于不愿,工具人不配有思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