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凭一己之力能力挽狂澜的政局大佬并不少见:后主刘禅在"蜀国四相"相继去世后,仍将一个日薄西山的蜀汉王朝治理了数十年;万历首辅张居正虽然也是个颇受后人争议的人物,但谈及他的功绩时,却也避不开将一个没落的王朝延续了六十年寿命的奇迹。对于这些大权在握的统治阶层而言,他们作为国之栋梁,深知国运盛衰,所做所为都关系危急存亡,得当的行为,称作续命,失当的行为,那就叫做亡国了。
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一个人物,他也算是力挽狂澜一派的代表。相对于声名远扬的天王、忠王、英王、翼王等人,他虽显得名不见经传,但却是曾国藩口中:"极善张大威势,而党羽善战者少"的天国将领。此人便是人称"黄老虎"的太平天国五虎将——黄文金。
凭心而论,在略读裴士锋的《天国之秋》后,我并不觉得黄文金是在为天国续命,反而更像是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毕竟这场由农民阶层起义的运动,最终也毁在了这些本身就存在阶层局限性的农民手中。但无可厚非的是,黄文金确实是为这个并不长久的政权蓝图添了一笔重彩,接下来,笔者就详细说说黄文金的"天国打工记"。
入伙篇
一个异梦,被一个三次应试落榜的考生断断续续地做了四十天,终于有一次他醒了过来,说出自己是中国皇帝的大白话。家人们对他觉得丢脸又害怕,但在他看来,这冥冥之中似乎是要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大病初愈后的他看起来似乎还不错,重拾信心,再次投入到新一轮的科举考试中。可能是考前没拜孔子吧,这次,他又双叒叕落榜了!失落的他无意之中发现了一本叫做《劝世良言》的小册子,一番研读后,他大彻大悟,丢弃了学堂中孔子的牌位,转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上述这个人名为洪秀全,在他的鼓舞下,十里八乡的信徒纷纷摒弃孔孟,将自己的灵魂交付给了洪秀全的拜上帝会。
黄文金本是博白人,在听闻此事后,也积极响应天王的号召,在自己的地盘上吸收穷人、贱民、罪犯以及痛恨满清当局者的老百姓,如此,星星之火却也有燎原之势。而后,黄文金也便跟着洪秀全踏上了这条的"黑船",追随他参加了金田起义,走上了"反清"的不归路。
打工篇
由于战功显赫,这个外地"老表"很快被洪秀全提拔为"东殿左三十一承宣使",这个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干的却是很容易掉脑袋的事——镇守战略要地湖口。你说到底是洪秀全偏心,早年跟着他混的人该称王的称王,该封号的封号,可就他黄文金"狼狈",低人一等。
然而官职上的心理落差,似乎并不影响这位号称天国五虎将的男人大显身手。在他镇守期间,清军多次为湖口这块硬骨头付出过惨痛的代价,清将萧捷三就曾在此英勇殉国。凭借着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和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黄文金以少胜多已是家常便饭,一度为曾国藩、彭玉麟等人所畏忌,而他"黄老虎"的称号也是拜清军所赐。
就这样,湖口在他手中的三年,固若金汤,望而生畏的清军只好选择令寻突破口。
时间转眼间就来到了1859年,虽然此时距天京事变已过去了三年之久,但内乱似乎并没有停歇的意思,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都试图将这个横空出世的政权扼杀。
果不其然,同年韦俊生在池州发动政变,由于失去了前期大批优秀将领,因此这个平乱的任务也就落到了黄老虎身上。战争过后,黄老虎终于也算是拜将了吧,任定南主将,并于次年用实力证明了这个当之无愧的称号,在李秀成解天京之围,用"围魏救赵"之计,远袭杭州,引诱清"江南大营"分兵援救时;黄文金与杨辅清由建平北上,占高淳、东坝、淋水,克秣陵关,突破敌军在天京西南筑长濠。为大破江南大营的天京之战创造胜的条件。
公元1861年,黄文金与谭绍光攻克湖州城,活捉清团练头止赵景贤,清军千总熊得胜及营官五十余人投降。这样的功绩,让早已被后宫生活冲昏头脑的洪秀全直接封了他一个新称号——堵王。
为了这个能够比肩石达开、陈秀成等人的名誉,打工仔黄文金奋斗了足足十年,也终于算是熬出了头,接下来,也就是他的高光时刻。
卖命篇
1861年,进入太平天国与清王朝殊死搏斗的第十个年头。双方领导者都深知,一山不容二虎,必须由一个取代另一个。
对清王朝来说,内忧外患,形势堪忧:表面看来,清军似乎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但此时清王朝的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北方的捻军、南方的天地会、出走的石达开部太平军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大规模的民变造反浪潮,同样严重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从战略上看,虽然清军在北方挫败了太平军北伐军直捣京师的图谋,消灭了由林凤祥、李开芳所统率的太平军北伐军和曾立昌等人所统率的北伐援军,基本解除了太平军对清王朝国都北京的威胁,但虎视眈眈的英法似乎还不想将天平倾向清王朝这边。
对太平天国而言,小农阶层的局限性逐渐显露,洪秀全安于现状,沉溺后宫,无心北伐;四方援军虽多,但大本营却岌岌可危,南方的湘军在胡林翼的统一指挥下,利用太平天国内讧的大好时机,趁势收复了武汉三镇……虽然从形势上而言并不算严峻,但本质问题的暴露就意味着太平天国命不久矣。接下来的湖州守城战则是属于这个政权的最后挣扎。
前文镇守湖口时就已经凸显出黄文金的军事才能,如今又玩起了这种防御战,他更是得心应手。
其间黄文金等人重视生产,发展商业,减轻田赋,让民众休养生息,深得民心,这也是他们能守住浙江最后一道防线的措施,同样也是湘军久攻不下的一个原因。时至1864年,经过两年的征战,浙江终于只剩下湖州这座孤城。
四月,湖州守城战打响,但是对于清军而言,攻城并不太顺利,整整三个月,湖州仍旧没能拿下;然而就在同一时间,噩耗传来,天京被湘军攻破,护主心切的黄文金立即派人奔赴安徽,迎接幼主和干王,在分析当前形势后,毅然决定弃城,将下一个目标地选在千湖之省的荆楚大地。然而就在护送幼主的过程中,黄文金遭到了清军的截击,负伤命殒中途,时年33岁。
从黄文金毕生的经历来看,他确实是为太平天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是他前期的忠心,中期的战绩,还是后期的老练,似乎都体现出一个将领的独特风范。
在天京事变后,他也确实是起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果仅凭镇守湖州的那两年就说在为天国续命,确实有失偏颇,换作他人,未必就守不住。因此在笔者看来,替一个政权的续命往往体现在一个人的一世,而非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