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重臣受封紫禁城骑马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年老体弱的南书房翰林朱彝尊,获得皇帝的特别准许,可以在紫禁城骑马出入。于是朱上朝或参与乾清门宴会时,先乘轿子到东华门,再换骑一批矮小温顺的老马入宫。
以往满清只有亲王、贝勒、贝子方可以乘马入宫,允许大臣在皇宫乘坐代步工具这还是首次。此后,许多年事已高的大臣陆续获得在紫禁城内骑马的特权,但对于这些年迈体弱的老臣来说,骑马也不是件容易事,后来,老臣们的待遇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宽厚。
三朝老臣获封紫禁城乘轿
尤其到了乾隆一朝,乾隆皇帝为人十分雅致风韵,也非常爱惜人才。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张廷玉、鄂尔泰等三朝元老年龄很大,乾隆皇帝特别恩典,允许他们乘轿上朝时,在东华、西华门换乘二人拍的椅轿入宫。
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后,乘轿入宫的员额进一步放宽,二品以上、年龄达到60岁的都允许乘坐轿子进入东华门,每位大臣上下朝都要带数名仆从跟随。下饺子以后,大臣进入景运门,其仆从站在景运门外20步远的位置等侯。这种特遇,既体现了朝廷对大臣的尊重,也提高了议政的效率,
赏朝马成为军机处负责的例行制度
清中后期,在紫禁城内骑马叫做“赏朝马”,此事成为一项例行制度,每年军机处开列一、二品大臣中年龄达到60岁以上者的名单,请皇帝批准赏朝马。凡合乎规定者都能获得此项待遇。有些官品和年事并不高的大臣,也有可能获得皇帝的恩,最突出的是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冬天,嘉庆皇帝特准官职未到一品、年龄仅为34岁的英和在紫禁城内骑马
不要小看这骑马、坐轿子的待遇,相比于整个明朝这已经是非常人性化、非常体贴的措施了。明朝大臣们无论官阶多高、无论年龄有多大,从来没有获许在紫禁城使用马匹、轿子等代步工具。年老体衰的大臣,步行从左右长安门走到午门,再步行入宫,有些入官后实在走不动的就让宦官扶着两边,拖曳而行,远远看去仿佛要被拖下去砍头一般。
清朝皇帝基本是一日两餐
朝代不同,皇帝的吃法也不同。但普遍的情况是,皇帝吃饭时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更不会像平常百姓那样全家坐在一起。虽然皇帝胃口不好,或者一时高兴,更多时候是吃不完,也会把饭菜赏赐给皇子、宠臣。但被赏赐的人不能同桌吃饭,只能站在旁边另设的桌子上享用,吃之前要千恩万谢,吃完后还要表示非常好吃。
清朝的皇帝基本都是一日两餐,即早膳和晚膳。对此,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这部自传中有生动介绍:要“进膳”时,吩时一声“传膳”,跟前的太监就会向下一步步地传话,一声声的“传膳”声不断。之后,“御膳房”中的太监就会排好队,抬着膳桌,捧着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奔向养心殿。专门的小太监接过后,在东暖阁把菜肴摆好。
“摆谱”原来是皇帝用餐的一道程序
皇帝用餐时还有一道程序叫“摆谱”。“摆谱”就是“摆菜谱”。清朝的御膳标准是,每顿120道菜,摆三大桌。除此之外,还要有主食、点心、果品等。后来由于财政压力大,皇帝感觉有些浪费,就开始减少菜肴。先是120道变为64道,及至慈安太后垂帘听政时菜肴只有24道。但在慈安太后死后,慈禧太后独揽大权,菜肴再次变为120道。
所谓“摆谱”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每道菜的菜名是什么,掌厨是谁,都会在盘子旁边标示清楚。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充分保证饭菜质量,哪道菜肴精致美味,哪道菜肴不受欢迎当场就能辨别记录,在下次用膳时加以改进。二是为了预防万一,确保一旦有毒可以高效追究责任。毕竟在中国历史上被毒死的皇帝可不是一位两位。
后妃家宴只有皇帝一个男人
清朝宫廷每年的除夕和元旦,要在乾清官举行家宴。虽说是家宴,但按照中国古来礼制,宫中无论是典礼还是宴会、从未出现过男女欢聚一堂的场面。鉴于只有皇帝一个男性能与官中女性一同饮宴,宫中家宴分为两场,一场是除夕夜与后宫女性成员的饮宴,另一场是次日元旦与皇子及宗室诸王的饮宴。通常来讲,每年除夕的下午,皇帝在保和殿大宴藩王和群臣,夜晚便在乾清官与后妃们举行家宴。
除此以外,皇帝的万寿节以及上元、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令节,皇帝出席完与王公大臣、皇子、百官等共同进行的活动之后,回到内廷也会与皇后、嫔妃们宴聚。如果皇太后在,那么后廷的家宴就以奉迎皇太后为主,而宫中承担戏曲演出的宦官机构升平署也会照例上演承应戏,例如上元节的家宴上,就会演出与观灯有关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