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字抄了老朱家名字这个说法,最早应该源自于2012年,当时有一篇文章提到,老朱儿孙的名字中,包含了不少元素名称。
再往后,又出现了几篇类似的文章,其作者更是直接指明,说“很多元素名称都是老朱家提前创造出来的”。
在此之后,这种说法大量流传,并说得有板有眼,不仅有清朝的徐寿”在翻译元素周期表时,直接从明朝藩王族谱里找字用“这种说法,甚至还有”朱元璋是中国元素周期表之父“的说法出现。
那么,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名称,究竟是不是借鉴和使用了朱元璋子孙的名字呢?
真正的情况是,两者根本就没有关联,更谈不上谁抄谁,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详细展开讲一讲。
关于化学元素的中国化名称确定,其实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前文提到的翻译家徐寿,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才翻译出了《化学鉴原》这部伟大的著作。
而在他之前,就已经有先人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比如有一本叫做《博物新编》的书籍,其中就提到了多种化学元素名称,只不过当时的名字和今天大相径庭。
像我们如今熟悉的氧气,在这本书中叫做“养气”,作者还给出了解释,称“养气”为“中有养物,人畜皆赖以活其命”。
还有氢气,在书中则叫做“轻气”,其解释为”生于水中,其质为最轻,轻于养气十四倍“。
也就是说,这本《博物新编》,里面介绍了多种化学元素,并对其具备的性质也进行了简略的描述。
之后,又有一位翻译家在《博物新编》的基础上,翻译出了另一部著作,名字叫做《金石识别》。
这本《金石识别》对待化学元素名称的中国化翻译方法,十分简洁和直观,采用的是“音译”的方式,也就是说,根据某个化学元素名称的西方发音,来找对应的汉字。
比如Silicium,现代人都知道这是化学元素“硅”,而在当时,则称作为“夕里西恩”。
还有Selenium,也就是化学元素“硒”,在当时就叫做“西里尼恩”。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体来说,《金石识别》这本书中对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定义,就是以“音译”为主。
不过,这本书在后来被另一位翻译家的进行了改进,这名翻译家就是曾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职过的英国传教士傅兰雅。
傅兰雅出生于英国肯特郡,他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来到香港,两年后在北京同文馆担任英语教习,而到了同治七年,他又受雇,出任了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员。
在当翻译员期间,由傅兰雅口述,徐寿笔述,两人合力完成了著作《化学鉴原》。
而他们翻译化学元素名称的宗旨,大体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就是古代已经存在的元素名称,继续保留,比如像“金银铜铁”等。
第二,根据某个元素的性质,取《金石识别》对应的音译第一个字,再加上相应的偏旁部首。
比如,前文提到的Silicium,《金石识别》中翻译为“夕里西恩”,因此就取第一个“夕”字,再加上“石”字旁,就成了“矽”。
还有Selenium,《金石识别》中叫做“西里尼恩”,《化学鉴原》也是取了第一个字“西”,加上“石”字旁成了“硒”。
第三个宗旨,则是遇到音译第一个字不合适,那就使用第二个,并且,针对翻译出来的字的读法,均读其本音。
可以说,《化学鉴原》最大的贡献,不仅在于翻译出了不少化学元素名称,同时也确定了一套被后世广泛应用的翻译原则。
这种原则,在1932年出版《化学命名原则》中,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对化学元素名称的确定,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从上述的记载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除了像“金银铜铁”这种自古便有的字外,剩余的化学元素名称所用的字,有绝大部分都可以算作是“新造字”。
比如像“氢”,就是一个典型的新造字,其是由”轻“字转化,根据其是气体的原则,加上了”气“这个偏旁,然后又将”轻“字的右边加进去,就出现了我们看到了”氢“字。
而氧气的“氧”字,也是这么来的。
除了这些新造字之外,还有一些化学元素,属于是“撞车字”。
什么叫做“撞车字”呢?就是这个字在古代早就存在,但过于生僻,很少人使用,因此就被拿来当做了某种化学元素的名字。
比如像“铍”,其是第二周期第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4,元素符号Be,是一种灰白色的碱土金属,而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就已经存在。
《说文解字》中的铍,是指一种存在于战国至汉初的兵器,是将短剑绑在长柄的木棍上,算是后世冷兵器“枪”的原型。
而在战国和西汉初期,这种武器极为普遍,当时汉朝军队中还有一个叫做“长铍都尉”的官职。
只不过,由于这种武器在西汉中期之后逐渐消失,因此这个“铍”字出现的几率就大大降低,继而就成了一个生僻字,所以,才会被后世的翻译家拿出来当做化学元素名称来使用。
而这些撞车字,其实也是翻译者有意为之,《化学鉴原》的口述作者傅兰雅就说过,要找那些几乎没人用的生僻字来用,这样既不脱离汉字的原有框架,也不会干扰到阅读理解。
也就是说,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最终得以确定,是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先人们的努力,才形成了最终的结果,并非是借鉴于老朱给子孙起的名字。
说完化学元素名称的中文确定过程,我们再来说说老朱家的名字问题。
很多人认为,当时徐寿在翻译时找不到字,因此就翻开了《明史》,借鉴了朱元璋给子孙起的名字。
这种说法,不仅解释不通,同时也十分片面。
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目前已经发现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一共有118个(截止到2017年),而老朱家用了几个化学元素名称作为名字呢?
答案是不到三十个。
也就是说,老朱家所用的化学元素名称作为名字,仅占整个元素周期表的六分之一左右。
并且,在老朱家所用的字中,还包括一些自古就有的字,比如前文所说到的“铍”,另外还有“锂”、“钠”、“钾”等。
这些字早就存在,也各自有相对应的含义,因此就不能说是老朱创造出来的。
换而言之,老朱在编排儿孙名字的时候,也只是采取了生僻字而已,就好比我们现代人在给孩子取名字时,通常都会翻翻字典什么的,看看这个字什么意思。
而老朱给后辈儿孙起名字,翻一翻类似于《广韵》、《玉篇》,或者《说文解字》,这显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只不过,由于明朝的宗室在后期越来越多,达到了几十万的规模,因此古籍上的生僻字已经不够用了,不得已之下,才开始按照老朱曾经定下来的取名规则,进行造字而已。
比如,朱棣这一脉,老朱当初定下的规矩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也就是说,名字的第二个字,必须按照这个辈分来走。
而第三个字,则是按照“金木水火土”轮回的方式去找相对应的字,比如老朱的孙子,也就是朱棣的儿子,其名字第二个字该是“高”,而按照五行轮回,这一辈人该是“火”,所以,他们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就必须包含有火。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朱棣的儿子分别叫做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
再往下也是如此,朱棣的孙子该是“瞻”字辈,而五行又轮到了“土”,那么就是朱瞻基、朱瞻墉等。
所以,按照这个规则和宗旨,老朱家的名字第二个字已经确定不会更改,而第三个字,则根据对应的五行去找,如果实在找不到,那就造出来一个贴合对应五行的字出来。
这就是老朱家后辈儿孙名字的由来,也正是因为他们在造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与后世元素周期表一样的字,因此才会被误传为老朱是“中国元素周期表之父“这种荒谬的说法。
但通过前文所做的相关介绍,我们就会发现,两者真的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况且,即便是有些字与元素周期表中一样,但其整体占据率也不过六分之一,仅这么点占据率,就说后世的翻译家抄了老朱,不免颇有些不严谨。
综上所述,元素周期表的中文化过程,是经过了不少人的努力才得出来的结果,而朱元璋给儿孙们起的名字中,虽有有小部分与元素周期表一样,但也只不过是巧合而已,两者并无关联,因此就不能说谁抄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