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代的清朝多次遭受外国列强的侵袭,这种侵袭状态之下的中国失败了很多次,但依旧有很多士大夫坚持一般的信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这种观念造成了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赢只不过是赢在了武器方面。但后面在同样与东方国家日本人的战争之中输掉之后,却是改变了这种观念。
甲午惨败之后的醒悟
甲午战争的坏的,但也是好的。坏的地方自然不用我多去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说他有好的一方面是因为甲午战争激发了中国人对于自己的认识。也是因为有了甲午战争这一次的失败,才使得中国人真正的认识到了今日方知我是我。当年的人对于这一次的失败历史记忆尤其惨痛。甚至留下了许多文献记载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分为四大败仗,那这四大败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第一次朝鲜半岛之上的失败就使得清朝方面最亲近的藩属国朝鲜被日本人夺取了,第二次的失败使得中国内海渤海的制海权直接就失去了。第三次失败使得日本人开始从辽东半岛之上的旅顺登陆。他们登陆之后开始屠杀中国平民百姓,震惊了整个京城地区,第四次失败的时候就使得北洋海军整个覆灭了,中国人为之努力了三十年而建设起来的一支现代化海军就这样没有了。
马关条约之中让中国人赔款了2亿3千万两白银,其中这一次的教训过度惨痛,使得整个清政府都陷入到了悲剧恐慌之中,好多人甚至自我怀疑自己到底不是做了一个梦,因为自己印象之中的中国和日本之战中国从来都没有输过,而且中国还是这样一个大国,日本是领土那样狭小的一个国家。中国怎么可能会输呢?这简直就是让全世界人都震惊的一件怪事情。
很多人不知道中日甲午战争的详细情况,他们甚至推测说这肯定不是日本人自己打的,很多人都怀疑是不是英法联军打着日本人的名头又要来火烧圆明园了。还有一些人甚至认为是中国内部出了汉奸,将中国军队的情报出卖给了日本人,所以中日甲午战争才会输的这样惨。这些猜测是对的吗?当时有很多大臣和士大夫都觉得是对的,不过的确是日本人打赢了这一次战争,没有英法联军尾随,中国方面确实有汉奸,但最大的叛徒汉奸难道不是慈禧吗?
从西洋鬼子到日本鬼子
笔者当年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学习到甲午中日战争这一段的时候,心中是相当的生气,就连我们的历史老师也是气的不行。时间距离当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之久,中国人心中的不满和愤怒都还没有消失。那当年的历史和历史人物估计要比我们更加的生气吧!我们可以看到的读书人和今天的读书人心情其实是相通的,今天读书人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就是当年读书人愤怒的一个缩影。
甲午战争结束不久之后的清朝刚好是赶上了科举考试。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之中很多读书人其实都知道了甲午中国战败的消息。他们很多人连考试的心情都没有了。很多在京城的读书人都聚集在一起请愿,其中就以康有为等人为首,他们希望光绪皇帝能够振作起来,希望光绪皇帝可以迁都与日本人作持久战,希望光绪皇帝不要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希望光绪皇帝通过变法来改变中国的现状。
因为当时中国百姓对于日本人的愤恨,因为日本人强行加在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巨大屈辱。所以很多中国人从甲午战争之后开始称呼日本人为日本鬼子,在这之前,鬼子这个称呼其实是用来称呼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因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看到了许多外国人,外国人的长相和五官都和中国人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都知道外国人大部分都是金发碧眼,鹰钩鼻子,长得一点都不像中国人,而是很像说书先生之中说的那些妖魔鬼怪。
再加上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之后为非作歹,仗着自己有先进的武器到处欺负中国百姓,所以中国百姓当时对这些外国人都是敢怒不敢言。因为清政府保护不了自己的国民,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外国人的朝廷,所以中国百姓都暗地之中愤怒的称呼这些欧洲来人为“西洋鬼子”。可到了甲午战败之后,这个称呼又落到了日本人的头上,这究竟说明了一种什么样的变化呢?
从憎恨日本到学习日本
憎恨日本是一种历史常态化事情,这是中国人的正常情感,因为当时民族智慧未开,所以很多人对于世界地理的情况都不了解,直到后面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学习西方知识文化成为了一股风潮,很多人都意识到再不学习就真的要晚了,这个时候大量的世界地理文化技术书籍都引入到中国,很多普通百姓虽然不读书不识字,但总有读书识字的人传播这些地理概念。
说的不好听的时候,当年的大清朝之中,真的没有多少人能够弄清楚英国和法国到底在那个位置,也没有多少王公大臣知道从中国到日本去需要多少时间,甲午战争之前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什么地理概念,只是觉得中国就是天下之中心,认为英国、法国、俄国、日本这些外国都是在中国的四周,但到了甲午战争之后接触西方地理知识概念之后才打破这种状态,大家知道了亚洲的西方有欧洲,英法俄等国是欧洲国家,因为位于中国西方,所以民间百姓将其称为西洋。
而中国百姓对于日本则是稍微熟悉一点,沿海许多民众其实都去过日本,祖先故事之中还流传着很多跟随万历皇帝援助朝鲜一起打小日本的故事。因为日本岛国位于太平洋之间,也就是东亚大陆中国的东方海洋之上,那个时候百姓可能还不知道什么太平洋,但他们知道之后有海洋,所以日本就被列为了东洋国家之翘楚,再加上日本人甲午战争在旅顺和中国大地上制造的那些罪恶,所以中国百姓从甲午惨败之后开始叫日本人为“东洋鬼子”。
日本人之前的状态其实和中国是差不多的,甚至比中国还要差劲,因为从黑船事件以来美国人几乎就没有将日本当成是一个国家,而是当成了一个地区或者说中国的附属部落,对于日本是疯狂的掠夺,日本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日本人从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全面学习西方政治文化经济军事制度,抛弃了自己的一切过往。后面仅仅十年之后就成功的吞并了东海之上中国附属国“琉球”。再到吞并琉球16年之后就成功的击败了中国,割让了中国的台湾和澎湖列岛,这种奇耻大辱在短时间之内激发了民间百姓的极端恨日情绪,但奇怪的是仇恨日本的人居然没有学习日本的人多,这到底是是为什么呢?
甲午战争激发民族意识
一场战争使得中国人都醒悟,一场战争使得中国人都明白。即使这场战争赔款了2亿两白银,但也是值得的,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人自发的开始了自己的启蒙运动,就在甲午惨败和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回国内的短短几个月之间,中国人的风气焕然一新。之前的中国人依旧有天朝迷梦,依旧觉得自己虽然不是世界第一,但还是东亚老大帝国。当时的中国人从上到下绝大部分都在排斥西方。
但到了甲午战争输给日本人之后,对于西方的思想文化就开始疯狂追求,各种西方世界的知识文化书籍开始被翻译过来。各种以研究西方学问为主要的学校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的在中国各个大城市之中修建起来,甲午战败之后的中国甚至有很多人觉得使用了上千年的科举考试已经选拔不出来接触的人才了,甲午中式人才输给了日本西式人才就已经说明了中国教育在当时出了很大的问题。
因为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距实在太大,而且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都习惯了以自我作为中心,所以当时中国社会之中能够学贯中西的人很少,他们能够翻译出来西方社会科学著作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短则几个月,长的话就需要几年的时间进行校对。所以甲午战争之后虽然多出来了许多想要读外国书,学习西方思想的中国人,但在民间社会之中竟然找不到这些书籍资料。这个时候因为有这种需求,所以大家都在不断的探索。
探索之后发现其实有这些书籍和资料的国度就是刚刚击败中国的日本,但日本人可是中国的仇恨之国啊!那个时代的爱国志士们真的能够弯腰屈身的去日本学习这些西方思想文化吗?有幸生活在后世的我们可以明确知道的是的确是如此,在国家仇恨和国家未来面前,无数中国仁人志士都选择了后者,即使身上怀揣着对于日本的滔天大恨,但依旧保持着谦逊恭敬的态度前往日本留学,学习他们的救国策略,如若不是如此,中国未来又将去何方呢?
结语
一直以来,我们都喜欢说日本人是善于学习的民族。但其实最善于学习的民族是我们自己。中国历史之中一直都是开放包容,学习万国的。但自1644年清朝以来,中国人传承自古的这种心态似乎慢慢的被取缔消磨掉了。一个由清朝皇帝编织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大网笼罩了华夏整整267之久,重新拾回民族气魄,重新塑造中华精神,即使是“以日为师”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