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出过四百多位皇帝,其中乾隆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一位。乾隆的登基时期,清朝的基础不错,有了康熙和雍正打下的扎实基础,乾隆治理国家顺风顺水,不仅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让整个国家的实力进一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康乾盛世”来形容他的政绩一点都不为过。
乾隆是清朝的皇帝中最喜爱汉文化的,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并且对汉文化十分着迷。尤其是书法、画作,只要被送到乾隆手上的,他一定要在原作上做上点评,留下自己的印记,因此我们在看各大博物馆珍藏的书画文物,经常会看到有乾隆写下的点评。不仅如此,就在给子孙后代取名的时候,也大量地应用了汉文化,乾隆之后,历代皇帝能排成一句话,难道是乾隆安排好的?
乾隆很喜欢舞文弄墨,也是一个高产的作者,他的一生写过4万多首诗词,画过几千幅画作。不过对于他作品的评价,后人却褒贬不一。当时乾隆在帝位的时候,有了作品,当然被大臣拍马屁说是惊世之作。但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无论是诗词还是书画,能拿得出手的却寥寥无几,尤其是他爱在书画古籍上直接写字点评,让现代许多书画爱好者疾呼:真是暴殄天物。
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乾隆的生活也越来越奢侈,从现有的文物来看,乾隆喜欢浮夸风,无论日常用品还是珠宝器物,都很夸张。其实在很多眼里的皇家农家风,在当时的制造技术中算是排在世界前列的。
只不过每个人的审美不同,乾隆非常孝顺,在给母亲做寿的时候,他的子女也学习父亲,给皇祖母送贺礼。其中六阿哥送上了一幅《岁朝图》,让乾隆和太后都十分喜欢。爱点评的乾隆当场便忍不住点评了起来,就亲自题上了“永绵奕载奉慈娱”六个字,意思就是子孙后代昌盛,都会长久地侍奉孝敬自己的母亲。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前面的四个字,被乾隆用来给自己的儿孙做名字的第一个字。乾隆曾经为了给子女取名,伤透了脑筋。他想给子孙后代都取好名,为了有个好寓意,好让大清王朝万世不衰。
当他把整个想法告诉大臣,让他们一起帮忙想名字,大臣们吓得默不作声,只能推托才疏学浅。因为他们也知道,给皇家子弟取名可是大不敬,而乾隆又是一个搞文字狱的好手,一不小心,可能就脑袋搬家了。
乾隆为了给儿孙取名这个事情非常头痛,常常茶饭不思。后来一个太监急了,就给乾隆提意见,说是朱元璋给儿孙取名都是按照金木水火土排的,皇上你看这个思路怎么样。乾隆一听,突然来了灵感,说的是一个很好的建议,随手就给了那个太监很多赏赐。后来,乾隆给其他孩子取名,他们的第二个字的偏旁都是一样的。这个特点也是非常有汉文化的特色。
乾隆儿子多,但能熬过他的却不多。由于乾隆高寿,他许多儿子都死在了他前面,因此,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乾隆已经没有优秀的皇子可以选择了,这也为清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在乾隆在位时期,他将集权制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百姓生活提高得很快,但是贪官更多,光一个和珅家里就可谓富可敌国。国家的底子,在乾隆晚年期间,已经开始逐渐被掏空。
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登基后,也学习乾隆留下了四个字给子孙后代。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还没有来得及用,大清便走上了覆灭之路。此时的大清,已经风雨飘摇,到了光绪手上,他也回天乏力,年纪轻轻地就死了。从乾隆取名来看,到“载”字辈,清朝已经后继无人了。要不是慈禧叫溥仪来继承皇位,光绪皇帝没有生下儿子,自然就没有继承人了。
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早期的乾隆的政治水平还是不错的,但也是建立在康熙和雍正的基础上。随着权力的无限扩大,晚年的乾隆太过奢靡,也不处置贪官,造成国库亏空。或许乾隆自己也没有想到,原本想给后代取名字保证大清千秋万代。但是到“载”以后,他的嫡系血脉就戛然而止,我相信,如果乾隆可以后悔,此刻的他一定懊恼不已,但历史没有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