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到赚钱,每个人都渴望以一种公平正义的方式获得报酬,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或靠自己智慧的头脑,又或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
谈到不劳而获,大多数人都会呈现出鄙夷的态度。说起不劳而获,我们大都会联想到贪污,说起贪污腐败,那就更是令人发指了。
近两年“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口号,表明了中央治理贪污腐败的决心和方向,无数大老虎,小苍蝇的落网也让人民啧啧称赞、拍手叫好。
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贪官污吏的存在一直是历史之痛。有这样一个词,叫做“官官相护”,许多贪官们之间经常依靠搜刮民脂民膏来贿赂彼此,保证自己的未来和仕途。
说到历史上的贪官污吏,那真是臭名远扬,秦朝的赵高曾滥用职权、短短几年就富可敌国;南宋的陈自强,曾光明正大地买卖官职。明朝的严嵩,身居高职、卖官受贿更是家常便饭不出几年便只手遮天,权倾朝野。
另外,还有梁冀、王温舒、石崇、蔡京等人,都以他们的腐败贪污,祸国殃民行径而遗臭万年成为历史的罪人。
这种贪污的现象到清朝更是急转直下,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贪官——和珅出现了。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观众们应该都对大贪官和珅深有印象。
世人皆知和珅贪,但和珅虽爱财,却不会贪的三种财则鲜为人知,这彰显了他为人处世的智慧。那么他不贪的,究竟是哪三种财呢?
第一、不贪图选拔人才之资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从唐朝开始,科举已经成了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这种选拔人才的手段,本来应该是非常客观和公平的,同样的准备时间,同样的考试内容,同样的考试时间。可以说科举制,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时代的兴衰 。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科举制也不像曾经那样的公平正义,总有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宦人家想通过贿赂朝廷重臣的方式来让考试变得更简单,也就是所谓的作弊。
有的人会贿赂出题人,提前得到考试的题目,有的人会贿赂监考员,使他们更方便地将小抄带进考场,还有的会干脆直接买通批改试卷的官员,来修改考试成绩。
清朝有很多官员都会被收买,但此时和珅却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虽然在平时的官场上十分贪婪,但在科举考试中,他却相当地严格,不会允许任何暗箱操作的行为发生,尤其不会发生在他身上。
因为他知道,如果我贪图科举制的专用拨款,就会让国家选拔人才的环节产生问题,国家并不会长治久安地运行下去,也会损伤到自己的利益。
第二、不贪救苦救难之财
同时,和珅也不会贪图救苦救难的赈灾钱。在历史上,有很多官员都会鱼肉百姓,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
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灾难到来的时候,这些贪官就会将朝廷用来赈济灾荒的专属款项,收入自己的囊中。
和珅在位时,清朝曾发生过多起洪水、蝗灾、大汗等多起天灾人祸,百姓也曾一度到达民不聊生的情形。但这些经过和珅之手的赈灾款项,从来没有被他私吞过一厘一毫。
因为他深知,如果赈灾款项出了问题,百姓一定会爆发混乱,甚至可能出现起义的情况,就像陈胜吴广起义那样。
和珅虽然贪图钱财,但他绝对不会不管百姓死活,他不仅自己不贪这些赈灾款,与此同时,对于赈灾款,他也会想方设法的阻止其他官员贪污。
第三、不贪未完成所托之贿
经常会有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和珅贪污的如此无法无天,却可以在乾隆年间一直如鱼得水。
除了他会说话,深受乾隆的宠爱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有人贿赂他,求他帮忙做事,他一定会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会全额退款。
相传,和珅在收取钱财的时候会先询问送礼之人所求为何,在明确他人的目的之后,和珅会考量自己是否能替他完成这项任务。如果完不成的话,是不会收取钱财的。
因为他深知,要在朝廷立足,除了皇上的宠爱之外,更需要他人的容忍,如果他与其他官员交恶的话,那他也是不可能如此平安的活下去的。
有了以上三种条件,我们得知和珅虽然爱财却不是所有财都贪。和珅毫无疑问是历史上的罪人,但分析他的贪财之道,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有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那么,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