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马,青锋剑,江山无限;
夜一程,昼一程,星月轮转;
巡南走北悠悠万事,世上善恶谁能断度……”
屠洪刚低沉而雄浑的声音一响起,便能掀起怀旧热潮,让一众电视剧迷想起《康熙微服私访记》这部经典电视剧目。
《康熙微服私访记》讲述了康熙皇帝微服私访一路惩奸除恶救济百姓的故事。其中这位“宜主子”更是聪慧、机智、善解人意,在“最是薄情帝王家”的皇室贵族中,独受康熙的专宠。
这部剧中宜妃的人物并非影视剧的杜撰,历史上确有其人,康熙皇帝也很宠爱宜妃。
然而,艺术毕竟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难免对历史进行些许的美化。
历史上的宜妃可不像电视剧中的宜主子那样善解人意,甚至有些恃宠而骄,而她的结局也十分惨淡。尤其是在雍正坐上皇位之后,她更是受到了非人般的羞辱。
宜妃母族是郭络罗氏。康熙十三年时,宜妃入宫被封为贵人。
康熙十六年,她又被册封为嫔,入主翊坤宫。翊坤宫就是《甄嬛传》中华妃娘娘的寝宫,慈禧太后也曾短暂地住过这里,而宜主子在这儿一住就将近五十年。
封嫔之后仅过四年,宜嫔又晋封为宜妃。八年之后,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去世,康熙便没有再册立皇后,后宫之中的事宜大多由宜妃、慧妃、容妃、德妃来处理。
在这四位妃子当中,宜妃最蒙圣宠,而那位德妃则是雍正的生母。
康熙有多宠爱宜妃呢?康熙二十一年和三十七年,康熙皇帝两度东巡,下榻的地方正是宜妃娘娘的娘家,足以见得康熙对宜妃以及其家族的恩宠。
再如,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御驾亲征平叛噶尔丹,中途便会亲笔书信命人给宜妃送回宫中,向宜妃说一说近况报个平安,偶尔遇到当地的特产也会着人给宜妃送回去,像极了现代身处异地的小情侣。
就连康熙病重之时,也想着见宜妃一面。那时宜妃的身体也不太好,但是为了能够与宜妃见面,康熙特地命人将宜妃抬到自己的宫中。足以见得,康熙心里对宜妃的在意。
然而,康熙的恩宠竟也成为原罪,由于恩宠太盛,抢了雍正母亲德妃的风头,在日后雍正登基时宜妃可没少受委屈。
当然,雍正之所以瞧不上父皇的这位宠妃,还与宜妃的儿子有关。
宜妃给康熙皇上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五阿哥胤棋, 九阿哥胤禟和十一阿哥胤禌。
胤禌命薄,在十二岁的时候便离世,倒是和雍正并无多大瓜葛;而五阿哥胤棋天资并不聪慧,对权力也无欲无求,因此远离是非旋涡,在九子夺嫡中置身事外。
可宜妃的第二个儿子九阿哥胤禟就不那么消停了,尽管资质差了些,但是擅长“搞事情”,是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事件的核心人物。
九子夺嫡后期,呈现了以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为核心的两大阵营,而九阿哥胤禟则属于八阿哥麾下,是八爷党的核心人物。
自古成王败寇,四阿哥胤禛当了皇帝之后,对八爷党大加打击,丝毫不顾手足之情。
亲兄弟尚且如此,更别提身为自己政敌母亲的宜妃了。这不雍正一登基,便点名羞辱了宜妃一番。
康熙六十一年,在位已有61年的康熙骤然离世,仓促宣布传位于四子,雍正王朝就此开始。
而雍正一上任便指名道姓批评宜妃,帮自己的母亲出了一口恶气。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听闻康熙去世的噩耗,诸位妃嫔纷纷前往康熙灵柩前吊唁。
正在病中的宜妃坐着轿子急匆匆前往,看到前面德妃的轿子也没管那回事,直接超过去,走在德妃的轿子前。
要知道,今时不同往日,规矩也就多了起来。
尽管彼时同为妃位,甚至宜妃更获圣宠,不把德妃放在眼中倒也无妨。可如今新皇继位,德妃作为新皇雍正的生母,自然也就成了太后。
母凭子贵,此时的宜妃公然超越太后轿撵,实属不将太后放在眼里。
别说太后,宜妃连雍正的面子也不给。
宜妃前去吊唁的途中遇到了新皇雍正,按理说怎么也得下轿表示一下尊重,可这宜妃偏不,哪管你是不是皇帝,俨然以一副长辈的姿态对着雍正。
既不给雍正面子,也不给他娘的面子,这让雍正心里十分窝火,对这位已经58岁的母妃更是毫不客气,于是仗着自己是皇帝的身份直接下旨,点名说宜妃有失国体,不顾礼节。
这么大年纪了,还要让小辈这般羞辱,宜妃心里也不痛快,郁郁寡欢了好久。
这是雍正第一次羞辱宜妃,但却绝不是唯一的一次。宜妃第二次受到雍正侮辱是因为他那不争气的儿子。
康熙突然离世,雍正当上了皇帝这可让九阿哥胤禟措手不及。
想当初,眼见着八爷争夺皇帝无望,四阿哥风头正盛,胤禟挑拨起了四阿哥和胞弟老十四之间的关系,鼓动十四阿哥争夺皇位。
可谁承想事情还没有眉目,雍正就已经登基了。
也正是由于胤禟的挑拨,雍正与十四阿哥手足生疏,与母亲德妃也生了嫌隙。本来雍正就看不上胤禟,这下对胤禟更气不打一处来。
雍正继位之后,对于这个让他心生厌烦的弟弟毫不留情面,想着法的想把他打发走,而西北的战事则刚好给了他时机。
雍正元年十月,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青海局势紧张混乱。
雍正一想,何不借着这个机会把胤禟搞到西北战乱之地?于是,雍正就任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驻军西宁平定叛乱,并下旨让胤禟去西北充军。
西宁不可无人驻扎,命九贝子前往——清·萧奭《永宪录》
圣旨一下,胤禟傻了眼,这名义上是去充军,实际上不正是变相把他发配了,这哪行?
留在北京还有翻身的机会,再怎么着作为皇子中最有钱的一位,日子过得也不会差。而一旦去了西北,可是事事由不得他了。
这西北是断然不能去的,可是该找个什么由头呢?断然拒绝岂不是公开抗旨,这可不行,于是胤禟就上演了一出缓兵之计。先明面上答应着,然后拖一拖寻找一下转还的余地。
胤禟一边拖延着时间,一边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要说这胤禟也是一个有小聪明的人,还挺擅长发动舆论战。
于是,他命人在民间散布消息,说是先皇一死,新皇就开始残害手足兄弟,试图通过舆论让雍正改变主意。
可这点小伎俩一眼就让雍正识破,对他的厌恶更加深了。
雍正大怒,便下旨让胤禟立刻前往西北,胤禟也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无奈接旨前往西北。
胤禟自知这一去恐怕是凶多吉少,未来能不能回来还是个未知数,恐怕回来的几率也不大了。要说这京城还有什么让他牵挂的,那便是他的生母宜太妃了。
而且他也知道,自己这一走母亲也定是伤心欲绝,要是走之前亲自安慰安慰母亲至少也算尽尽孝心。
于是,胤禟向雍正请旨请求与母亲见上一面。
可没成想,这一请旨遭到了雍正的断然拒绝。雍正与亲弟弟老十四之间闹对立,而雍正的母亲也因此与他关系僵化,且染病在身。
在雍正看来,这少不了胤禟从中作梗,如今你要与宜太妃上演一出母子情深,雍正怎能受得了。
于是,雍正便找了个理由,借着宜妃身体不好的由头,说宜太妃不能感染风寒,阻止了母子二人的相聚,只准胤禟在宜太妃的宫门外跪拜。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戏剧性的一幕。隔着一堵深宫高墙和厚重的宫门,胤禟在门外叩拜着哭泣,而宜太妃更是在院内痛哭流涕。
母子二人这一分别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想着想着宜太妃就越发难过,哭的更加厉害了。
这时候他哪里还顾得上皇帝的旨意,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想见上儿子一面罢了。于是,她索性把门打开,与儿子抱头痛哭。
这一开门,不是妥妥地抗旨吗,这便给了雍正羞辱宜太妃的由头。
于是雍正一道旨意,让这位母妃闭门思过。作为前朝皇妃,不仅不能有儿子陪伴安享晚年,还因为见了儿子一面被当今皇帝要求闭门思过,这事还真是滑稽之谈。
此乃雍正给这位母妃的第二次羞辱。
然而,雍正心头的气并未消除,对于这位母妃的侮辱也并没有停止。
这边老九胤禟还没等走,那边又出了一件大事,康熙的寝陵正式定为景陵,并下葬灵柩。
按照大清的礼仪惯例,康熙的诸位妃子都需要前去祭拜。
有了前车之鉴,这次宜太妃可是乖了不少,哪还敢冲撞了皇上和太后。
然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尽管宜太妃小心翼翼却还是让雍正抓到了把柄。
郭络罗氏本来就体弱多病,再加上马上入冬天气转凉,她就让丫鬟们用轿子抬着她去祭拜康熙。
可没成想这一举动又让雍正大怒,大声斥责宜妃惊扰圣驾,对先皇大不敬,这种行为根本就是没把先皇放在眼里。
要知道,当时诸位妃嫔,大臣,甚至太监丫鬟们可都在场啊,根本不给宜妃一点面子。
被人当众朝廷重臣和后宫家眷的面这样被训斥,宜太妃脸上自然是挂不住彩。
连先皇在世时都不会对她这样的举动说些什么,而如今却被雍正这般刁难。
可又能怎么办呢?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使身为太妃面对当今皇帝的当众羞辱,她也无能为力,只得忍气吞声求个安稳。
这是雍正对郭络罗氏的第三次羞辱,但是依旧不是最后一次,谁能想到,连她死后都要受到雍正的羞辱,不能得以安息。
影视里的宜妃之死
康熙在临终前,早已拟好了遗旨,准许这些有子嗣的妃子们去儿子府邸,颐养天年。
于是,雍正元年夏,58岁的郭络罗氏搬离翊坤宫,住在了胤棋的府上。恒亲王胤棋因未参与夺嫡之争,在雍正继位之后得以善终,也成了郭络罗氏的唯一依靠。
尽管离开了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但是远离了皇宫也便远离了是非之地,倒也清净不少。
雍正三年,胤禟被剔除宗籍,连名字都改成塞思黑,这塞思黑翻译过来便是讨厌的人的意思,足以见得雍正对这对母子的厌恶。难忍囚禁之苦的胤禟最终暴病身亡。
儿子去世的消息传回,白发人送黑发人,让本就郁郁寡欢的郭络罗氏更觉痛苦,病情也逐渐加重。
雍正十一年,这位命途多舛的先帝宠妃驾鹤归西。然而,在她死后又面临了一次羞辱。
郭络罗氏去世后,雍正并未按照太妃之礼将其安葬,郭络罗氏久久不能入土为安。
直到乾隆继位之后,才将其葬于景陵妃园寝,亡灵得以安息。
郭络罗氏的一生无疑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她深得康熙宠爱,又惨遭雍正侮辱。
这截然相反的态度背后折射出折射成清朝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及权利之争的惨烈,让人透过后宫嫔妃的遭遇更全面的了解清代政坛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