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乎都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例如中考、高考、考研、考公等等,这是从古代就开始的传统。但是我们熟知的大都是文举,其实在我国古代,科举不仅有文举,还有武举。只不过由于历代都是“重文轻武”,所以武举就日渐式微了,到了明清时期才有重新兴盛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最后一代武状元张三甲的故事。
新来的朋友们可以点点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文章和视频,又能及时接收最新信息
一、武举制度的出现
武举制度是在唐朝时正式创立的,还是在中国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执政期间实行的。长安二年,武则天昭告天下,以后将每年举行一次武举考试,在考试中合格的人就可以入朝为官,从此“武举”制度正式出台。在后来历代历朝中,武举为朝廷选拔了许多良将,同时它也成为和文举一样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隋朝才得以定型,在隋朝以前,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一直在改变。人才选拔制度最先起源先秦时期,那时候实行的是选士、养士制,在两汉时期又变为察举制,到了魏晋南北朝就又演变为九品中正制了。所以在唐朝以前,武生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关注,而武举的增设,也给武艺高强但学识较为浅陋的平民百姓一个进入仕途的机会。
但想要在武举中获得头筹,光有一身蛮力可不行,朝廷想要选拔的人才不是一届草莽之夫,而是可以带兵打仗的良将之才,没有一点文化底子在战场上也只有匹夫之勇,难堪重用。所以出于这个层面的考虑,武举也是有笔试的,但大多时候放在第三关。
要从众多武功高强的人中获得名次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想成为武状元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拿清朝的武举考试来说,大致分为四个等级进行,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前三等级的考中者分别为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而通过殿试的人还得分出三个等次,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讲究极多。在明清时期,因为国家的大力提倡,武举开始兴盛,随着对武举重视程度的提高,相关制度及录取程序都较前朝来说相对严密且公正,参加武举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武举大多考的是举重、骑射、马枪等内容,对于考生的容貌气质以及文学功底等方面,也都在各朝的选拨考虑范围之内。
在1901年,清朝统治者将武举制度废去,从此,张三甲便成为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
二、武学天才张三甲
张三甲,字鼎臣,号魁轩,清光绪丙子年间出生,是开州户部寨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濮阳县。他家是一个尚武世家,但是在当时,武学不能当饭吃,所以张三甲的家里经常揭不开锅。但张三甲从小就受到家里长辈的熏陶,渐渐也学到不少招数。更令家人感到惊奇的是,刀、枪、剑、戟、弓箭、软鞭等各种武器,张三甲都可以使得有模有样的,并且还各有独到之处。而在这些武器之中,他尤其擅长舞大刀。这些张三甲做起来十分容易的事情,换了旁人,就算是苦练数十载也不见得能比得上张三甲。
到了十五、十六岁,张三甲已成彪形大汉,父亲看着他,觉得他是个习武的料,就送他去拜师,专门学习。有高手当自己的老师,张三甲更是进步迅速。在他手里,百八十斤的练武刀就像是小木剑,看起来轻巧,耍起来却虎虎生风,他跑马射箭的成绩也十分优秀,经常箭无虚发。
就这样闻鸡起舞刻苦练习了几年后,在他21岁时,他的师傅便激励他去参加武举考试。而张三甲也抱着去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最后一届的武举考试。
因为参加会试的人多为豪门子弟,穿着很是华丽奢华,所以当时没有人在意穿着破旧的张三甲,甚至还有些看不起他。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会试前,恭亲王奕忻穿着便服到校场看考生进行演练,恭亲王此举就是想要物色满意的人才,纳入自己的门下。围着校场走了一圈都没有见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人,略感失望的恭亲王正准备离开,此时,体格壮硕的张三甲引起了恭亲王的注意。在仔细观察后,他发现张三甲对各种路数都十分精熟,觉得张三甲必定是一个人才,于是便主动将张三甲收入他的门下。
果然,在会试考试之中,张三甲不负恭亲王的重望,名列榜首。这让原本看不起他的皇亲贵族也纷纷变了态度,和他称兄道弟起来。在和同考诸子竞相殿试时,张三甲也没有怯场,只见他把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舞动得宛如蛟龙潜水。光绪帝看了之后也是龙颜大悦,于是张三甲一举夺魁,被光绪帝钦点为状元及第。
一时间,张三甲的名声大噪。
三、和霍元甲比武
在武试中,一举拔得头筹的张三甲乌鸦变成了凤凰,从此踏上了仕途。原本只是小小村落里的一介武夫,却突然变成了皇帝钦点的武状元,这让村子里认识张三甲的人都啧啧称奇,赞叹命运奇妙。做了武状元可是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但张三甲也没来得及得意一番,就收到了霍元甲的挑战书。
原来这武状元大家是极少看到的,听说出了个武状元,平常百姓耐不住性子想去看看这武状元长何模样,是何气量。而但凡有点腿脚功夫的江湖中人,就想和他切磋切磋,看看这武状元到底有何本事。
其他人倒是可以拒绝,但是霍元甲在当时是极有声望之人,推脱他传出去不免有不敢应战和傲慢之意。再者原本张三甲也对霍元甲的武功早有耳闻,也不妨在一起切磋一下武艺。
比试的事情就此定下,在比试的那天,霍元甲专门到张三甲的住所来和他较量。但是两人的比较却是君子之争,相互说好点到为止。由于张三甲对霍元甲十分敬重,不愿意出手,所以在二人比拼之前,他就想了一个主意,改了比赛的规则:他站着不动,只要霍元甲能使他挪动位置,那就算他输;反之,则霍元甲输。
这个规则看似有些轻视霍元甲,但他的出发点源于一颗敬爱之心,所以霍元甲也同意了。霍元甲知道,既然张三甲提出了这样一个对他自己毫无好处的规则,那么张三甲对自己应该也是极为自信的,所以不敢轻敌。
在霍元甲用尽自己的全力踢出第一脚后,张三甲并没有移动半分,好像一块石头长在那里似的,脸上的神情也没有丝毫变化。霍元甲又一连朝张三甲踹了好几脚,张三甲还是一脸平静地站在那里。这个时候,霍元甲也知道这个武状元张三甲是真的有真才实学,就大大方方地认输了。
这件事后,张三甲的名声就更加响亮了。而就在大家认为他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时,在考取功名不到一个月后,这个清朝最后一名武状元就因为整日里过于操劳国事而积郁成疾,最终不治身亡、英年早逝。
真是世事无常,令人唏嘘啊!
好了,本期文章和视频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喜欢的还请点点关注,下期将会为您带来更加精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