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齿铜牙纪晓岚》是张国立、王刚、张铁林、袁立等人主演的一部古装电视剧,剧讲述了纪晓岚与和珅、福康安和乾隆皇帝之间为公为私斗智斗勇的故事。张国立在《宰相刘罗锅》中扮了乾隆皇帝,这一次却屈尊降贵扮起了宰相纪晓岚,而王刚还是固定的扮演大奸臣、文华殿大学士和珅,剧中纪晓岚与和珅,则是一对格格不入、南辕北辙的政敌,一直斗了多年。
但是电视剧毕竟只是哄人开心而已,和《宰相刘罗锅》一样,也不是历史,真正历史上的纪晓岚却可能让观众大吃一惊,因为历史上的纪晓岚,不仅和和珅不是冤家对头,而且关系还比较好,诸位莫急,且听店家细细道来。
纪晓岚(1724.7.26-1805.3.14),名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沧州以武术之乡出名,却出了一个大文人)。是清代乾嘉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相当于最高检检察长、国防部长、教育部长、副总理、中央大学校长,算是文教界的最高主管领导。在政治上,其关注民间疾苦上奏赈灾灾民,维护妇女权益;其学问极深,曾任《四库全书》主编,称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学者。
清嘉庆元年(1796年),任兵部尚书,移任左都御史,次年,又迁任吏部尚书,任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晓岚病逝,谥文达,后世称纪文达公,其一生文学作品主要体现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中。
民间传闻二人结怨颇多,事实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比纪晓岚年纪26岁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和珅得志时,纪晓岚已六七十岁)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由于和珅是上司(四库全书总编),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晓岚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和珅年轻气盛,容易得罪人,所以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珅的帮助。同时,纪晓岚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了解,在文学上固然无人可比,但在治国和理财上远不如和珅,所谓书生误国是没说错的,乾隆皇帝评价学问虽高,但是办事水平并不高也是实事,他清楚自己就只是一个御用文人,也就是说,纪晓岚与和珅不会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真正与和珅有直接冲突的是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阿桂、有着状元宰相的东阁大学士王杰、董诰和暗中抵制的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等,阿桂和王杰、董诰抵制和珅,以至于到了几位军机大臣都不在一起办公的程度了。
纪晓岚和刘墉关系很好,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正是纪晓岚的乡试主考官。而后来纪晓岚被发配的案件,又恰是刘墉负责。还有更巧的,举荐纪晓岚担任四库馆总纂官的,也是这位刘大人。
纪晓岚外号“纪大烟袋”,因他喜抽旱烟,有次,乾隆急召,纪晓岚来不及将烟熄灭,只好把烟袋藏在靴子里去面君,哪承想烟在靴子里却燃起来了,他又不敢做声,只能忍着痛希望皇上快点结束,哪想到皇帝偏不急,直到他裤脚冒出烟来,皇上问他怎么回事,他答:“失火了!”皇上赶快让他出去救火,他才颠着一只脚出去了,以后有好长时间,他不得不拄着拐棍(纪晓岚心想,这哈老子吃了一个哑巴亏)。
关于纪晓岚,清朝一些文人的记载,更为惊人,比如《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公(指纪晓岚)平生不食谷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
而另外一部野史《虫鸣漫录》记载:纪文达公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同时代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礼亲王昭梿(1776年-1833年)在他的《啸亭杂录》记载:公(指纪晓岚)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啸亭杂录》书中记载了大量清朝典故、满族习俗和贵族官员的遗闻轶事,涉及民俗、人物、宗教、传说、重大历史事件、个人生活琐事、读后感……范围很广。有些文章还有独家报道性质,能补正史之不足,而且昭梿治学严谨,凡涉及历史事件多为亲历,如系道听途说则注明来源,因此错误不多,所以对纪晓岚的记载应该属实。
如果野史的记载属实,那么纪晓岚的身世确实让人大吃一惊,也真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野怪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