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慈禧太后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是什么关系?

慈禧太后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是什么关系?

一个女人,经历了五代皇帝,自己还是实际意义上的统治者,慈禧漫长的人生,确实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如果对于清代历史还不算熟悉的人,对于慈禧的印象肯定是“垂帘听政”或者是“老佛爷”,都知道她是晚清的统治者,可如果再代入同时期的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很多人就会对他们的关系产生错乱感,甚至谈论道光和慈禧的关系,有的人就会疑惑:这两人能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慈禧是道光的儿媳妇。

道光皇帝,名为爱新觉罗·绵宁,后来改为旻宁,他是嘉庆皇帝的次子,是乾隆的孙子,不过在道光出生的时候,乾隆的五世孙都有了,道光并不怎么被乾隆宠爱。

乾隆是大清的盛世之主,过渡了大清的前中后期,而大清的康乾盛世总共就三代皇帝,有的人就会疑问,为什么三代人就能过渡盛世,百废俱兴又由盛转衰?

这样说吧,康熙1662年登基,1722年驾崩,在位按六十一年来算,而乾隆在1735年登基,1799年驾崩才彻底卸下权力,执政了六十四年,所以说除去雍正在位的十三年,光是康熙和乾隆这对爷孙就执掌大清一百二十多年,大清最精彩的部分都是被他们创造的,也同样是他们玩废的。

因此嘉庆之后,或者说从道光开始,大清已经不复当初了,慈禧所诞生的,就是这么一个大清走向衰败的时代。

关于康乾盛世都是题外话,继续说说道光皇帝。

道光生于1782年,他的运气很好,嘉庆一生没几个儿子,长子还早夭了,所以道光的“储君”之位牢固至极,压根没有夺嫡的狗血闹剧,1820年,嘉庆驾崩,留下一个更加窘迫的大清给道光。

要说倒霉,道光是真的倒霉,他在位时期算是励精图治,别的不说,推动林则徐禁烟一事,起码让中国人在那个时代免于陷入封建时代的浑浑噩噩中,可禁烟也引来了西方列强的入侵,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道光的祖上和中原大地的各种敌人斗争过,唯独没有和这些带着坚船利炮的西方人真的撕破脸皮大规模打过战,中英鸦片战争后,道光深知自己国家的落后,伴随着他心中耻辱的,还有《南京条约》,这是不平等条约。

靠自己是没希望了,道光只能把希望寄托给后代,但是他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又犯了唯心主义的问题。

道光有九个儿子,但能立为储君的只有四子奕詝(zhu)、六子奕訢,道光在这两个人之间选谁的问题上犯了难

奕詝是为长,理论要立奕詝,但是非常时期非常方法,盛世立长,乱世立贤,这是古人验证过的,而奕訢要比起奕詝更有能力,这个国难当头的时期,立奕訢更符合客观事实。

在纠结之下,奕詝的老师教会他“打感情牌”,奕詝确实没什么才能,靠着孝顺博得了道光的欢心,最终被选为继承人,1850年,道光驾崩,奕詝登基为帝,是为咸丰皇帝,因为他的年号就是“咸丰”,这个年号的寓意也很接地气:

“普天之下,丰衣足食”

而在1835年的时候,镶蓝旗的叶赫那拉·惠征生下了一个女儿,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女儿在数十年后,将掌控整个天下的命运。

慈禧一开始还不叫慈禧,因为她的本名不详,所以在她当太后前,通通以她进宫时的身份代称她:兰贵人。

1852年,咸丰皇帝选妃,选中了慈禧,慈禧得以进入皇宫,不过此时她的公公道光已经去世了,在真实的历史中,他们两人到底有没有交集,不得而知,但确实存在交集的可能性。

其实慈禧并不是咸丰最喜爱的后宫,因为咸丰爱的,乃是他的皇后钮钴禄氏,史称“慈安太后”,不过一个后宫难道非要靠皇帝给予的爱情才能活下去吗?

慈禧表示,生孩子一样能行。

咸丰这个人身体孱弱,生育能力不行,苦战多年,唯独在咸丰六年和慈禧生下了一个儿子,名为爱新觉罗·载淳,这是咸丰唯一一个可以立储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而慈禧作为载淳的生母,未来必定能成为太后。

前提是她别死得比咸丰早。

咸丰在位时,一部分精力竟然用来“提防”弟弟奕訢了,而奕訢确实是有能力,被朝廷大臣所青睐,每次有事,咸丰不得不靠着奕訢去处理,与此同时,太平天国浩浩荡荡,英法联军来势汹汹,咸丰急得更加焦虑,生育能力直线下降,唯有奕訢去出面处理。

1860年,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强悍的英法联军直接击败了在通州的守军,直接杀向紫禁城,此时把咸丰吓得唐玄宗附身,立即交代奕訢留在北京,负责和入侵者进行谈判事宜,而自己则是带着后宫妃嫔,儿子一同逃向了热河行宫,美其名曰“木兰秋狝”。

如果道光知道自己选了个这么玩意当皇帝,那肯定气得吐血三升,但假设无义,在热河期间,咸丰帝绞尽脑汁“提防”奕訢篡权,不敢轻易回去北京,很多事务他交给了慈禧打理,此时的咸丰帝又是唐高宗附身,让慈禧也顺势变成了“武则天”,慈禧得以在热河期间掌控权力。

咸丰的大臣肃顺看慈禧非常不顺眼,秘密建议咸丰杀了慈禧,以防止未来大权落入她的手中,咸丰肯定是不听,不仅不听,他还要搞一出“帝王心术”,让慈安和慈禧掌控皇权,让肃顺等八大臣打理朝政,咸丰觉得沾沾自喜,如此一来,谁都夺不了权,奕訢更是被架空。

但打脸最痛的时候,就是刚刚做出决定就被推翻的时候。

1861年、咸丰在热河驾崩,载淳在咸丰的遗体前即位,是为同治皇帝,咸丰在驾崩前,给了慈禧和慈安一人一枚印章,印章的作用是给理政的八大臣“盖章审批”,这相当于八大臣提出方法,两宫太后审批,同意了才能执行。

说起来很合理,但问题是,慈禧她不按套路出牌。

她暗中联系了恭亲王奕訢,在八大臣回去北京的路上策划了“辛酉政变”,八大臣被杀,咸丰的布置形同虚设,或许全世界的人都会畏惧你,但你的枕边人大多数都会把你当傻子,因为太了解了,咸丰就是慈禧眼中这个“傻子”。

辛酉政变是慈禧、慈安和奕訢等大臣瓜分大权的流血政变,目的是踢出顾命的八大臣,但是慈禧的野心不止如此,站稳脚跟后,慈禧并不想真正让奕訢掌控权力,于是让太监安德海屡次“挑错”弹劾奕訢,让奕訢也被踢出局,慈禧以慈安无心干政为契机,大肆掌控朝政。

而同治皇帝虽然是慈禧所生,但是他更亲近慈安太后,所以慈禧对同治心生不满,以生母的绝对身份打压同治,慈安对此也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

对于母亲的打压,同治敢怒不敢言,恐惧生母,这是同治一生最大的悲哀,也同样是咸丰的悲哀,因为咸丰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可以选,而同治按理来说应该早点成亲生子,但在大清有一个惯例,如果皇帝结婚了,那么就意味着有能力亲政了,太后要把权力还给皇帝,慈禧因此将同治的结婚时间压到了同治十一年。

而且十七岁才结婚的同治没得选,要不就选凤秀之女富察氏,要不就选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同治选了自己觉得更顺眼的阿鲁特氏,可同治和阿鲁特氏的感情并不好,结婚了两年了都没有子嗣,在同治十三年的时候,同治还因为疾病(记载是天花)驾崩了。

驾崩的同治没有子嗣可以继承皇位,大清第一次出现了皇位断绝继承的窘况,而慈禧作为同治的母亲,没有显露出多少悲伤,反而是迅速找到了同治的“继位者”,这个继位者不是外人,正是慈禧的外甥:慈禧妹妹叶赫那拉·婉贞和醇亲王奕譞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

载湉,就是光绪皇帝。

选储载湉的时候,醇亲王奕譞得知儿子要被过继给咸丰为嗣,顿时大哭,但大哭也不能阻止载湉沦为傀儡的命运,年仅四岁的载湉从此成为了清宫的“主人”,慈禧对这个外甥一开始表现得非常喜爱,可随着光绪长大,他和慈禧的冲突越来越多。

光绪的性格和同治完全不同,光绪好学,对于自己的身份有着很强烈的责任感,而光绪成长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中国人思想崛起的时候,所以很多革新派会倡议光绪反对朝廷的“守旧势力”,这个守旧势力,就是以慈禧为首的政治集团。

因为光绪的“叛逆”,让慈禧对光绪也开始了“打压”,光绪也是到了十六岁才被慈禧安排婚姻,以此来宣告光绪有亲政的能力,但是光绪所能选的后宫也不多,皇后是后来著名的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她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儿,血缘关系上,她是光绪的表姐。

除了隆裕太后,光绪还娶了一对姐妹,就是瑾妃和珍妃,而光绪独爱独立思想的珍妃,可惜的是,珍妃因为太过爱自由,屡屡冒犯慈禧太后,导致后来慈禧在逃离北京前,让人将珍妃推下井中杀害。

不过光绪的爱情不谈,他以为当他大婚后,他就可以亲政,这个帝国就能按照他的意志发展,谁知道,事实是残酷的,慈禧的势力根深蒂固,光绪难以撼动,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守旧派的软弱和主战派的极端导致北洋水师在极其恶劣的背景下和日本联合舰队开战,清军因此大败。

光绪虽然主战,但是他的主战思想中,完全是靠着主战派灌输的情绪,并非理性的决策,后来又经历“戊戌变法”,可变法屡屡要取代慈禧太后等人,变法便在百日夭折,成为了百日维新,变法的忠实支持者光绪也因此被慈禧镇压,年轻的光绪才知道,慈禧的存在,已经让帝国无法挽回。

1900年,八国联军清华,兵锋直指北京,慈禧吓得慌忙带着光绪逃到了西安,美其名曰“西狩”,这是慈禧人生中第二次因为列强的逼迫而逃亡,因为自己的软弱置国家民族的尊严于罔顾,这是慈禧最大的原罪,后来慈禧安排李鸿章和八国联军谈判,在侵华风波平息后,才带着光绪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后的光绪已经失去了珍妃,此时的他内心古井无波,越是位高权重者越能看到帝国的末日,既然无力拯救,那么就留下火种,光绪在幽禁的岁月中,将自己所精通的中西方知识写书成册,阐述中西之法异同,这位“无能”的皇帝,他的人生末端,依然有着一颗不朽的心。

造化弄人,不同的环境也会让光绪成为那困惑的芸芸众生之一,1908年,光绪病重去世,因为他也没有儿子继承大统,在他病重时也同样病重的慈禧太后还做了最后一个大决定,让醇亲王奕譞的孙子、光绪的侄子“爱新觉罗·溥仪”过继到光绪的名下,以此继承大统。

溥仪继承皇位的时候,年仅三岁,从血缘上来说,他是慈禧的“外甥孙”(也可以叫做外孙),但从辈份上来说,溥仪得喊慈禧为奶奶。

以如此小的年龄登临帝国皇位,这是大清的第一例,也是最后一例。

而溥仪无法执政,朝政由亲生父亲载沣和隆裕太后把持,隆裕显然没有慈禧的老练和心狠,大清在末期所产生的大量成果接二连三地丢失,到了1911年,隆裕太后更是被“吓得”承认大清逊国、宣统退位,大清的年号在“宣统三年”便停止了,这是溥仪人生最懵懂的几年。

在糊里糊涂中被人喊皇帝,在不明所以中被人“圈养”在紫禁城,虽然大清退出历史舞台,但在一开始,国民政府仍旧愿意给予皇室优待,这种优待一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紫禁城才结束。

享受得不多,背负却是百般沉重,这是溥仪人生的写照。

溥仪去世于1967年,他断绝了旧时代,走入了新时代,成为了普通且平等的众生一员,而慈禧当年那个决定,不知是害了他还是让他体验到了并不后悔的巅峰人生,这些大致都在他的心里,难以说出口,正好像溥仪回到故宫门前时,忽然发现自己要买票,想说些威严的话,却愣住在原地。

慈禧,这位经历了五个皇帝的女政治家,掌控了三代皇帝的命运,从她的公公道光皇帝到她的孙儿溥仪皇帝,几代人横跨了近两百年的时间跨度(道光生于1782,宣统死于1967)。

所幸的是,慈禧离世时大清的躯壳还在,在她的最后一眼中,她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老佛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什么,咸丰,奕詝,慈禧,同治,道光,溥仪,皇帝,儿子,光绪,知识科普,咸丰,慈禧,道光,溥仪,光绪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咸丰,奕詝,慈禧,同治,道光,溥仪,皇帝,儿子,光绪,知识科普,咸丰,慈禧,道光,溥仪,光绪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咸丰,奕詝,慈禧,同治,道光,溥仪,皇帝,儿子,光绪,知识科普,咸丰,慈禧,道光,溥仪,光绪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