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
和珅是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无怪乎在面对乾隆是称呼自己为奴才,也就是一家人的意思。其实和珅的出身很好,就是现在所谓的官二代。和珅生来精明强干,乾隆帝很是宠信。以至于把自己的十公主嫁给和珅做儿媳,于是和珅作为皇亲国戚,更加耀武扬威起来。
话说这和珅虽说是有点贪,但是这位可是有真才实学,正儿八经的饱读经书之人。之所以在乾隆爷时代百毒不侵,没点真料也是混不下去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乾隆爷一直离不开和珅,一直到自己终了,明明知道和珅是第一大贪官,还是把这位留给自己的儿子来处置,咱们慢慢往下说。
和珅
饱读诗书,真才实学博得乾隆欢喜。
和珅一生对读书兴趣颇深,比如《三国演义》《春秋》等,可以说是精通四书五经。甚至于《红楼梦》,虽说当时是一本禁书,也是依仗和珅而流传至今。和珅从之前参加过一次科举,无奈却名落孙山,后来选了侍从,但从未放弃读书。有一次乾隆心血来潮,说了一句虎兕出于柙,虽是一句话可也是圣旨。在场大臣各个懵圈,这时和珅小心翼翼地说,皇帝要追究看守人的责任。就是凭借着过人的学识,和珅开始被乾隆关注。
和珅与纪晓岚
说起来,吟诗弄词是乾隆帝的一大嗜好,和珅于是便在诗词学问上上下其手,学诗、写诗颇有造诣。为了迎合皇帝的爱好,和珅深谙乾隆诗词的风格,偶尔会在乾隆面前卖弄一下,以便讨得乾隆的欢心。说起来,和珅的诗很是合乎乾隆的趣味,君臣们吟诗作对,很是惬意。这种以诗会友君臣相悦的风气盛行朝堂,这也就成为乾隆喜欢和珅的原因之一。
和珅
位居人臣,尽心尽力深得乾隆信任。
凭借着过人的本事,和珅在朝廷担任过很多的要职,比如种类繁多的尚书一职,和珅就担任过好几个,什么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等等,此外像军机大臣,大学士等。说起来,和珅也不是光会当官弄权,他担任的《四库全书》正总裁官给我们留下的知识宝库,可以说是名标青史。内务府总管是个肥差,和珅很是重视,因为这个岗位直接与皇帝生活息息相关,也就是在这个位置上,和珅得罪了后来的嘉庆帝,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嘉庆元年(1796年),和珅任正黄旗侍卫内大臣,兼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可以说是权倾朝野,红极一时,至此和珅达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巅峰时刻。
和珅
理财高手,敛财政绩颇得乾隆倚重。
说起来,传统的官僚阶层往往看不起黄金白银这些身外之物,认为这些小了自己的身份,但实际上,是人都离不开这黄白之物。在这方面,和珅却有着天生的敛财头脑。
和珅通过贪腐获得的金银财富大致有两个用场:
1、 乾隆的小金库以及内务府的贴补。
作为内务府大总管,和珅知道,光指望朝廷每月的划拨远远不够乾隆爷的花销,比如乾隆微服私访,还有乾隆买字画等,和珅总是主动掏腰包,当冤大头。因为虽说这乾隆是一国之主,但是朝廷的规制在那里。可以说没有和珅的财力支撑,乾隆也潇洒不起来。
乾隆
2、科学理财,把黄白之物作为自己的财富王国快速崛起的神器。
和珅的理财思路很是宽泛,比如典当行,在北京城内,和珅的当铺多达12座,而且个个都是典当巨无霸。再比如,什么印铺、账局、瓷器古玩铺,甚至药铺、粮食店、酒店等,种类繁杂叫人眼花缭乱,这些都是和珅赚钱的渠道。此外,有着80辆大马车的运输业,这在当时的北京城可算是翘楚。
据后来抄家统计,和珅在北京有出租屋35处,共计一千零一间半,可以想见,和珅光是租金这一项收入就叫人叹为观止。以至于后来的史料称,只要是赚钱快的买卖,就有和珅的存在。
和珅
和珅在经济上表现出的契约精神很是彪悍,在金钱面前基本是六亲不认,就连兄弟亲情在金钱面前也是黯然失色。例如大学士伍弥泰是和珅的外祖父,伍弥泰向和珅借过2000两银子,有意思的是这位担心外祖父赖账,硬生生逼着老头拿自家地契交给他这个外孙作为抵押,至于英廉的孙子向他借钱,对不起,地契拿来,一切好说,要知道,英廉是和珅的岳祖父。
和珅
处事娴熟,外交能力赢得乾隆赞誉。
和珅精通多种语言,这也是与他勤奋好学分不开的。所以在处理一些牵扯到外夷的事务,乾隆首先想到的是和珅。在一些电视剧里,看到外国的时节觐见乾隆,嘴里叽哩乌拉不知道说的什么,朝堂一片愕然。
剧情是当时刘墉出来解围,而实际上是和珅赶来,翻译了外夷的话语,这才解除了乾隆以及大清的尴尬,维护了朝廷的威严。其实在这个时候,和珅实际上是担任外长的职务,由于和珅多才见光,深得外国使节的高度赞赏。当时的英国使者就这样评价和珅,说他保持了他尊严的身份,并且态度和蔼,认识问题尖锐深刻,是一个娴熟的外交大臣。
和珅
那么,第二个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和珅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实力上这样强大,很快就被嘉庆给碾压得销声匿迹?原因有三:
1、嘉庆颇受掣肘,处境很是尴尬。
乾隆帝垂暮之年,上朝时却让和珅站在身边,与同样站在一旁的嘉庆对视相望。朝满朝文武三跪九叩,和珅也跟着沾光。此时的乾隆已经是口齿不清,和珅却听得明白。于是人们戏称和珅为"二皇帝",而同样坐在龙椅上的嘉庆却没有话语权,情形实在尴尬。
和珅
2,自由深受制约,嘉庆引而不发。
到了乾隆后期,由于和珅领衔大内总管,乾隆、嘉庆两帝深居皇宫,人身自由受到很大的制约,这种与外界失联的状况叫嘉庆很是不安。因为和珅的眼线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那些太监、官女甚至是自己的亲信大臣,也许都是和珅的党羽。这种令人窒息的危机感不仅仅是嘉庆的感觉,乾隆也有同感。
和珅
3、乾隆虽说是极度相信和珅,但也不是毫不防范,只是碍于君臣情谊,不能痛下杀手。而这个任务,只能交于儿子来完成,这也算是为君之道,是为嘉庆执政的一种铺垫。
嘉庆四年的正月十八日上午,有人送来一条白练。和珅心知肚明,随之赋诗一首,撒手人寰,淡然离去。
应该说,和珅是个人物,起码对得起他的这个朝代,他的乾隆爷。
和珅
严格意义上说,和珅可以说与政治家、官僚商人甚至与诗人、学者、都有瓜葛,毫无夸张地说,和珅是个很是称职的艺术鉴赏家,是善于处置应对宫廷内斗的杰出的代表性人物,无论是在稳定国家机器运转方面,还是在推动汉文化发展方面;无论是在外事交往方面,还是在理财天赋方面,和珅都做出了相当杰出的贡献。
如果没有和珅《四库全书》很可能推出问世,如果没有和珅,《大清一统志》不可能完成,如果没有和珅《红楼梦》很可能殒身,如果没有和珅,嘉庆的接班不会平稳,血雨腥风会随着而来。可以这样说,一条白练送走了和珅,却迎来了百姓的安宁。其实,在我看来,和珅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