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的前半叶,中国和中国人民都一直处在十分艰难的岁月里,可以说是民不聊生,国之不国。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更是让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幸运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光荣道路,获得了独立和新生,并且蒸蒸日上,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前列。
可是,
前途虽然光明远大,但道路仍然是崎岖的
,中国人民在获得民族独立的道路上也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和斗争,最终才走走向成功。
在淮海战役里,曾经有美国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国军士兵看着军官吃肉,女兵蹲地抽烟”的照片
,成为经典。
一、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一次重要战役,经过这次战役之后,
国民党反动派在长江以北的统治几乎全部瓦解
,在北方大地上,国民党反动军队再也不能组织起一次像样的反击。
1948年下半年,国军犹如秋后的蚂蚱,苦苦挣扎,但是局势越来越不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南京召开会议,确立了
“东北求稳定,华北求巩固,西北求扩张”
的政策方针,开始重兵防御,企图用大兵团作战方式,让我解放军部队吃不下咽不进。
为此,党中央召开会议,
决定将战争形势从游击战向正规战过渡
,而且,要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旅。按道理说,这是一个宏伟的构想,但是,让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国民党的残部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
11月6日,华野按照计划在夜间打响了战役,黄百韬兵团收缩兵力,不敢与华野正面对抗,开始撤退,但是,由于国民党内部的乱令,黄百韬被要求等44军一起回撤,
由此耽误了宝贵的一天。
第二天,正在西撤的黄百韬兵团被我华东野战军在大运河追上,黄百韬无奈,只能留下第63军和第100军的83师殿后,为大部队作掩护。但是,在我华东野战军的强大攻击下,殿后的国军基本上不能做出有效的抵抗,很快就被歼灭,
这让黄百韬更加的焦急和无奈。
黄百韬率部走到碾庄,接到了国防部的命令,要求可以在此地与解放军进行决战,可是,由于情报的失误,黄百韬并不知道等待他的不是决战而是一场合围的歼灭战。只用了一天时间,华东野战军就把碾庄和和徐州的要道封锁,将黄百韬围困在碾庄不得动弹。
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和“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作风此时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黄百韬被围,最近的李弥军团却将主力从碾庄徐州一线的曹八集撤回徐州城,舍掉了公示完备的野战阵地,
留下黄百韬兵团孤零零的在碾庄苦守无援。
虽然后来李弥兵团和邱清泉兵团不得不遵照国防部的命令全力救援碾庄的黄百韬,但是围点打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粟裕命令第7,第10,第11三个纵队在宋时轮的统一指挥下阻击救援的李弥和邱清泉兵团。
最终,邱清泉兵团被阻击在离碾庄仅仅12公里的大许家一线,再难前进一步。
11月22日,拥兵十万之众的黄百韬兵团被我华野全歼,司令官黄百韬战死。
接下来的战役几乎可以用
“秋风扫落叶”
来形容,这场战役也击毙、俘获了国民党军队的大批高级将领,黄维兵团被消灭在双堆集,黄维被俘。邱清泉战死,杜聿明也在张老庄被俘。
淮海战役以国民党军队的完全失败而告终,这一战也最终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走向。
李宗仁
曾
回忆
说
:徐蚌会战已近尾声时,中国共产党全盘胜利已成定局,京沪震动,人心惶惶,国内外许多民意机关,甚至统兵作战的高级将领,都认为前途无望。
而主席在1949年1月14日关于时局的声明中则这样说道:“至此,中国人民才开始吐了一口气。现在情况很明显,只要解放军向残余的国民党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国民党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
国民党军队经过连续的败仗,已经是军心涣散,毫无斗志。而那些国军战士们,不论是自愿还是被迫裹挟到战争里,几乎个个都沮丧无比,
从美国记者的这些照片里就能看出端倪。
二、官兵不一致
黄埔军校成立时,门前有一副对联:
“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
。
这副对联是孙中山先生亲笔所写,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广大的学员和军官,不要想着升官发财,而应该以民族大义和国家兴亡为己任,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信仰的青年和军官。可笑也可悲的是,
国民党人并没有做到这个道理,反而是大肆的贪污腐败,祸害基业。
有道是“前方吃紧,后方紧
吃”,国民党的这种“优良传统”几乎都没有丢过,
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在抗日时期,或者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内部山头林立,官员之间互相徇私枉法, 互相包庇和行贿,几乎是无人不贪,无官不腐。
蒋经国曾经奉命亲自去上海督办经济,应该说,太子爷出马,人人都应该有所收敛和敬畏,可是蒋经国在上海却一无所获,对于已经彻底糜烂的中华民国,蒋经国拿着尚方宝剑也砍不断,斩不绝。
官场如此,在战场上,即使是在事关国民党前途命运的关键战役里,国民党仍然在搞特权,搞腐败,军官和士兵不能同甘共苦,国军的长官仍然是作威作福,大肆的享受紧缺的战略物资,官员不平等,官兵不一致。
淮海战役期间,美国也有记者跟随国军拍下了许多的照片,通过这些美国记者拍下的照片里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时的真实场景,见小而知大,对于后人去了解那段峥嵘的历史和国军的日常会更加的清晰,具体。
三、老照片里的历史
其中就有两张照片特别明显。第一张照片是通过照片可以看到三个国民党军官围坐在一张放桌上,点上了三支蜡烛,正在吃着晚餐,桌上至少是六菜一汤,还有酒肉,十分的丰盛。这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来说是十分丰盛的一顿大餐。
可是,这个照片里的背景是淮海战役,是决定国共两党命运的关键时期。战争时期,物资供应十分困难,应当一切从简。有时候军情紧急之时甚至会连吃饭都顾不上,可是这几个国军军官却胡吃海喝,利用手中的权力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但是,与之相对的却是站在身后的士兵,两个士兵眼神迷离的看着长官们的吃喝,很渴望,但也很无奈。
这张照片很能反映当时的国军现实,也让人们理解了为何拥有八百万军队之众的国民党竟然会输的一塌糊涂。
第二张照片是一个罕见的国民党女兵,蹲在地上,眼神恍惚的看着镜头,手里还夹着一支香烟,这是她在战场上难得的一刻宁静。但,这只是战场上的假象,等待她的,是无休止的溃败和绝望,直至最终彻底的失败。
国民党倒行逆施,不顾人民的利益和死活,是必然是会被人民所抛弃和推翻的。见微知著,也许,通过这些照片和细节,我们能够看到国共两党之间之所以会出现攻守易势变化的原因以及国民党反动派走向覆亡的本质原因。
小结: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几千年前就已经看清楚的道道理,国民党却看不见,或者视而不见,用野蛮统治来对待国人,必然会失败。
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员,我们每个人沐浴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应该感恩历史的选择,感恩自己的幸运,并且努力奋斗,继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伟大复兴而努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