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地位,常常会采用很多特殊的手段,来管理臣民,其中最让人闻之色变的就是文字狱了。
文字狱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很多朝代都有关于文字狱的记载,不过要论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时间最长,那就非清朝莫属了。
清朝对待文字狱犯人的手段十分残忍,但凡卷入文字狱一案的人,几乎没有人能死里逃脱。
不过有一位70岁的大臣,在最后吃断头饭的时候,却因为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而被乾隆皇帝放了。
这位70岁的大臣便是尹嘉铨,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朝廷官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之下,尹嘉铨一直刻苦学习,终于在雍正十三年时考中了功名,进入官场。
在官场沉浮的这些年,尹嘉铨先后做了不少的地方官员,后来还一度做上了大理寺正卿之位,位列“三公九卿”。
乾隆四十二年,尹嘉铨以告老回乡,准备安度晚年。原本按照尹嘉铨的政绩,只要他自己不作死,就可以安然地度过余生,享受一世清名。
可惜的是,这位糊涂的古稀老臣,却因为好面子而深深断送了自己的生路。
乾隆四十六年,乾隆皇帝巡视五台山回宫,在保定停留了一段时间。地方官员知道皇帝要来之后,立马大摆宴席,等待接驾。
尹嘉铨得知乾隆帝来了以后,心里很是高兴,虽说他曾经官至九卿,但他已经远离官场多年了,这些地方官员个个都是人精,知道他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后,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尹嘉铨觉得这次乾隆来到了保定,肯定会宣他觐见,正好让这些捧高踩低的人看看,他在乾隆面前是有地位的。
尹嘉铨一心想着争名夺利,可乾隆连问候都没有一句,更别说下旨请他一聚了。尹嘉铨心里很生气,认为乾隆忘记了自己。
于是为了重得圣恩,他连夜写了两封奏章,请人上交给乾隆。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两封奏章,给他引来了杀身之祸。
乾隆以孝治天下,十分看重一个人的孝道。尹嘉铨自以为拿捏住了乾隆的心思,打着“大孝子”的牌子,所写的两份奏章,都是请求乾隆给他故去的父亲赐谥号。
在尹嘉铨看来,他的父亲生前没有受到乾隆褒奖的这件事,很说不过去,于是在第二份奏章上,还加上了希望父亲能进文庙的想法。
本来乾隆一看是尹嘉铨递上来的奏章,还准备好好审阅一番,可看了两眼之后,便火冒三丈。
且不说谥号一般是赐给地位显赫,和对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的。但赐不赐谥号这件事,是由皇帝一人决定的,皇帝没发话,你一个臣子怎么敢开口要的呢。
这封奏章看的乾隆满肚子火气,但念在两父子都为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乾隆便想作罢,继续翻看下一封奏章。
没想到乾隆打开一看,第二封奏章还是尹嘉铨写的,里面的要求更加过分,竟然妄想其父从祀孔庙。
这下乾隆的怒火彻底被点燃了,他直接在奏章上批下“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的话,并下令抓捕尹嘉铨,查封他的家产。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尹嘉铨家中藏书之多,堪比书屋。在清朝这个敏感的朝代,文字越多就代表着危险系数越高。
果不其然,在查收的书籍里,这些看事情不闲大的官员们,就指出了其中尹嘉铨写下的“大逆不道”之言。
比如乾隆曾经自称“古稀皇帝”,按照当时的观念,只要是皇帝用过的字,都应该避讳,而尹嘉铨在书中却自称古稀老人,这简直就是蔑视天威。
不仅如此,由于尹嘉铨出生于书香世家,家里的藏书一直代代相传,数量非常之大,可能就连尹嘉铨也没有完全看完过,所以从这些藏书里就很容易翻出,那些文字狱罪人写过的书。
种种罪行加在一起,乾隆也认为尹嘉铨心存不轨之心,于是下令要将尹嘉铨处死。这个时候的尹嘉铨十分懊恼自己的行为,可已经于事无补,只能在大牢里静待死亡。
到了行刑那天,按照监狱的传统,狱卒给尹嘉铨备好了断头饭和送行酒,尹嘉铨经过几天的沉思,面对死亡早已坦然,吃断头饭的时候格外平静。
乾隆非常重视自己的名声,他认为这番赐死尹嘉铨,他应该去看看,以彰显自己的宽厚仁德。于是,当他走到牢房时,看到的就是尹嘉铨坦然地吃着肉,喝着酒,显得十分平静,并没有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
乾隆看着尹嘉铨这幅样子,也开始反思,尹嘉铨已经70多岁了,怎么可能有反叛之心,而且他为官的时候也算勤勤恳恳,没出过纰漏,这个下场实在有点唏嘘。
想着过往的一切,决定放过这位古稀老人。而尹嘉铨在鬼门关外走了一圈,再也不敢放肆,安安分分地度过了他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