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在北京去世,享年59岁。
如何妥善处置孙中山的后事,成为了当时热议的话题。
在世时,孙中山就给自己的后事提出了要求,希望把自己埋葬在紫金山上,他说“乞紫金山一坯土,以安置躯壳尔”。
最后中山陵拔地而起,其规模之宏大,被誉为是中国最后一个王陵。
不仅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还有一系列的墓道、墓碑、墓室、祭堂和纪念建筑群等,设置一应俱全,完全可以比肩封建皇帝的帝陵。
那么,如此浩大的陵园花费了多少钱?又是谁来承担的?在建设的过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要解开这些,笔者还要从头讲起。
一、封建“终结者”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广东中山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曾在澳门工作,因此年幼的孙中山经常跟随父母来往多地。
在此期间,少年孙中山受到了中、西方的双重教育,他不仅拥有先进、民主的思想,还具有强烈的爱国民族情怀。
成年后,孙中山上了医科大学,与鲁迅相似,孙中山也准备走上“以医救国”的道路,后来孙中山的医学造诣日益深厚,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医生,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孙中山意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可能会将中国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于是孙中山决定放弃医生的工作,开始革命。
孙中山准备从清政府的权臣入手,通过实施新政的方式救国,于是他把目标落在了李鸿章身上。
在孙中山看来,李鸿章的资格够、分量足,而且不是迂腐守旧的官员,于是他给李鸿章写了一封“新政信”,希望他能主持革命救国之策。
然而孙中山的信如石沉大海一样,始终未获得李鸿章的回复,反而在此过程中,孙中山意识到了晚清政府吏治的腐败,于是他下定决心,推翻这个腐朽的旧政权,建立新世界。
1894年开始,孙中山建立了同盟会,后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多次运动,1911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次年,最终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
然而又因为种种原因,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之职,革命果实被袁世凯彻底窃取。
在此情况下,孙中山多次来到南京的紫金山下,在这里他思索着革命的未来,思考着中国的命运,在这里,他也立下了后事。
二、立下后事
被窃取革命果实后,孙中山心有不甘,经常来紫金山休息,这让他繁忙的革命生活有了一丝放松之机。
站在紫金山上,望着广阔、古老的金陵城,孙中山觉得此地风景甚伟,于是向别人说,待他日我辞世后,乞紫金山一坯土,以安置躯壳尔。
孙中山的意思很明白,希望能埋葬在紫金山,其中的“一坯土”、“安置”等字眼,表达了孙中山希望自己的丧事尽量从简,不要搞铺张浪费。
然而这时孙中山正当壮年,年纪也是在50岁左右,别人以为他只是在开玩笑,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孙中山正式确定了自己的后事。
1925年,孙中山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他是医生出身,自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清楚,于是他早早就做了打算,立下了后事。
孙中山先巡视了黄埔军校,看到师生们的新面貌,孙中山感到很满意,他感慨地说,若是两三年前,我还不能死,但有了这些黄埔师生,可以继续完成我的革命事业,我虽死可心安!
孙中山这样说,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果然回家不久,孙中山的病情迅速恶化,已经不能下榻了。
趁着自己还清醒时,孙中山立下了遗嘱,并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号召,成为了无数革命人士奋斗的动力源泉。
关于自己的遗体,孙中山表示希望能安葬在南京,并效仿苏联之列宁,留下自己的遗体,以供群众瞻仰,留下革命的精神,而且仪式尽量从简,不要铺张浪费。
1925年3月,孙中山这位被称之为“国父”的伟大革命家与世长辞,终年59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国的革命,孙中山绝对担得起这八字。
孙中山生前吩咐要效仿列宁,留下自己的遗体,但以当时中国的技术,无法生产出可以防腐的玻璃棺,所以只能向苏联求助。
苏联很尊重孙中山,一听到这个要求后,立刻表示同意赠送。
然而苏联到南京的路途遥远,虽然做了“加急”处理,但一周之后,玻璃棺才送到。
而且送到后,众人发现玻璃棺已经在运送途中不慎损坏,无法使用,于是只能重新要求苏联再做一副,这一折腾下来,就多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
等合适的玻璃棺送到后,孙中山的遗体已经开始腐化,不具备向群众展示的条件,所以孙中山的遗愿落空了。
同时,孙中山想要在紫金山“乞一坯土”,“安置躯壳”等模糊的字语,但是紫金山那么大,哪里是孙中山陵园的所在位置呢?这成了一道难题。
国民党内部一致决定,由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和孙中山的长子孙科选择陵园所在位置,确定后,葬事筹备处再正式进行施工。
1925年4月,在孙中山去世一个多月后,宋庆龄和孙科乘坐飞机从上海赴南京,去紫金山选择孙中山陵园的具体位置。
然而此时宋庆龄和孙科却满心都是对孙中山的思念,他们完全沉浸在悲伤之中,早就把选址这件事抛之脑后,即便受到工作人员的多次催促,他们也迟迟未下决定。
一个月多后,宋庆龄和孙科终于下了决定,他们选定紫金山上的茅山作为陵园的具体位置。
既然位置确定了,就该建造陵园了,在征地方面,国民党的计划是希望江苏省政府出面将土地征用,然后再无偿划拨给他们,这样就可以不用花一分钱。
但这个想法马上就遭到了江苏省第一造林场的坚决抵制,他们给出的理由也无懈可击:孙中山先生是全国人民的革命元勋,不是江苏的革命元勋,因此他的丧葬一事应该由全国各省共同出钱出力出地,不应该只让江苏一省承担。
而且这片土地是江苏人民的公用财产,葬事筹备处想要使用,应该对江苏人民进行补贴,不能白白征用,更不能免费使用。
江苏省第一造林场的意思很明确,要地可以,拿钱来,如果葬事筹备处的经费不够,可以找其他省政府借。
见江苏当局如此强硬,国民党葬事筹备处只能和江苏当局谈判,四个月后,也就是9月中旬,双方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国民党以44万银元的价格从江苏政府中购得了1800多亩的土地。
后来江苏当局见到白花花的银子后也十分高兴,于是大手一挥半卖半送了许多无人居住的荒地,进一步扩大陵园可建范围。
然而按照孙中山的意志,他的丧事本应该从简,但为何孙中山还是建造了规模大的陵园呢?这还要归结于两个方面。
三、修建陵园
一是革命需要,在当时,孙中山是封建专政的终结人,也是国内外举足轻重的革命家,深受无数人的爱戴,同时也为了激发国人广泛参与革命活动,一场隆重的仪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政治原因,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部夺权之势已经进入了白热化,许多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想要取得孙中山正统的继承人身份。
于是他们争相举办孙中山的葬礼,而且要大办特办,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正统地位。
所以孙中山确实留下了“一切从简”的要求,但他逝世后,操办葬礼的不是他,决定要修陵园的也不是他,而是许多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孙中山去世后不久,蒋介石成功“上位”,并定下了两个原则,一是成立葬事筹备处,专门处理孙中山先生的后事。
二是不计一切代价,要把葬礼的仪式搞庄重,要把陵园的规格搞大。
虽然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在具体经办时国民党还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就在葬事筹备处与江苏政府在土地上周旋时,葬事筹备处也做了双手准备,开始陵园建设的具体工作,公开向社会征求陵园的建设方案,很快一份方案让葬事筹备处评委们拍案叫绝。
四、正式开工
在几十份方案中,吕彦直的方案脱颖而出,他本人也被聘任为孙中山陵园的总建筑师。
吕彦直的方案为什么会被采纳,主要还是他的设立理念和孙中山的革命经历、遗愿相似。
吕彦直设计的建筑风格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的庄重大气,也融合了西方建筑的新颖,这种中西合璧的观念与孙中山的人生经历一致。
孙中山早年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影响,而且在革命时,同盟会大本营也设在了国外,所以吕彦直的设计理念与孙中山的经历高度契合。
吕彦直要求中山陵园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用蓝白色彩,摒弃了古代王宫贵胄使用的红黄之色,中山陵园规模虽然很大,可比肩帝陵。
但它却与古代帝陵有本质的区别,它代表社会对孙中山一生革命的肯定。
在吕彦直的设计方案中,整个陵园呈现警钟之形,有“唤醒民众”的寓意,评审专家点评道陵园有“木铎警示之状”,体现了孙中山激励后人革命的意愿。
所以吕彦直的设计很高明,也很用心,无论是大到建筑风格,陵园形状,还是小到色彩使用,都符合孙中山的经历和思想,这就是他方案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
在被聘任成为总建筑师后,吕彦直呕心沥血、日以继夜的做设计施工,以至于积劳成疾,最终于1929年去世,终年仅为36岁。
为什么吕彦直会如此拼命?
因为他也是孙中山的忠实拥护者,他经常观看孙中山的著作,所以他才会对孙中山的陵园有如此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形成如此优秀的方案。
像吕彦直这样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近代水泥大王、本次项目的施工负责人姚锡舟。
1925年12月,葬事筹备处在全国招标承建的建筑商,上海姚新记营造厂踊跃参加,并报出了低于市场价的价位。
虽然上海姚新记营造厂报价不是最低,但葬事筹备处考虑到他们的技术好,实力雄厚,做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在行业中有口皆碑,所以平衡后,葬事筹备处确定其为建筑商,合同金额为44万银元。
开工前,姚锡周说,本次工程并非挣取钱财,而是崇拜伟人之观念,所以不计成本也要把孙中山的陵园做好。
在修建中山陵时,全国燃起了战火,物资供应线经常中断,姚锡周经常跑到一线,多方协调,保证了工料能够及时送达,也保证了工期。
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国民党葬事筹备处经常拖延支付工程款,姚锡周一直都是自掏腰包,垫钱购买原料。
即使这样,姚锡周也没有动过以次充好的想法,他购买的各方面的材料都是上等的,在建设过程中,他们也克服了技术、战争、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困难,可谓费尽了艰辛。
1929年初,中山陵园终于竣工,姚锡周详细一算,自己不仅没有赚到钱,还搭进去了14万银元,但他大手一挥,表示算了,如果不是出于对孙中山的敬佩,姚锡周怎么会做这赔本的买卖?
众人拾柴火焰高,1929年6月,孙中山的“国葬”如期举行,下葬当天,南京城一片凌白,数十万群众上街,送孙先生最后一程,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在一旁轻抚着丈夫的灵柩。
中午时分,宋庆龄一行走进中山陵,从第一个石阶开始宋庆龄就默记台阶数,直到最后一个台阶,宋庆龄默念出了“三百九十二”。
宋庆龄恍然大悟,台阶代表着三百九十二百万同胞对孙中山的致敬,她心中暗自对吕彦直的设计表示惊叹。
令人感慨的是,吕彦直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巨作”,早在年初,他就因癌症去世。
吕彦直去世后,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停下孙中山陵园建设的脚步,后来国民党又进行了陵园二期、三期的建设,一直到1932年才完全竣工,整个陵园的花费也达到了240多万银元。
从此之后,中山陵不仅成为世界华人拜访孙中山的地方,还成为了许多民主人士思想的寄托,每年许多民主人士都来这里拜谒、交流革命经验。
九一八事变后,许多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不满的人士来中山陵前静坐,表达着对当权者的抗议,也表达他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怀念,更表达着对三民主义的向往。
后来中山陵受到了炮火的损坏,一直到建国后,这里才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破损的地方得到了妥善修葺,其中部分地方也永久对外开放。
结语:中山陵的建设工作虽过百年,但对我们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他是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一次伟大实践,证明中国同样具有匠人精神。
中山陵也表现出了社会各界对孙中山先生历史地位的认同和憧憬,他和中山陵的设计、建造者们也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
责编: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