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北京到底有多冷,在大清朝统治中国的时候,零下20-30度的天气可能就是最冷的时候吧。在清朝,紫禁城每年大概有150多天被寒冷的冬季笼罩。
你能想象的到在一个寒冷的天气,没有保暖衣、羽绒服穿在身上,也没有垫着电热毯,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外面气温只有零下20-30度,你要怎么度过。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确实比较难熬。但是对于紫禁城里面的皇帝,他的那些后妃,甚至于一些皇家宗族,这个漫长又寒冷的冬天,他们是过的有滋有味,吃饱穿暖。那么他们是怎么过冬的呢?
紫禁城神奇的供暖系统
其实为了让给皇宫里面的皇帝在冬天过的舒服点,在建造紫禁城时,已经想好了比较科学的方式,不要小瞧了古代的建筑工匠们,他们为皇宫搭建了一套完善的供暖系统。
这个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工匠们给紫禁城砌上了一道火墙,这道墙很特别,因为他里面是空心的,有空间,不是寻常的那种实心墙。通过这道火墙将源源不断的热气通往皇宫各处。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首先,有专门的人在在火墙的外面用木炭烧火,产生热气,这些热气,顺着事先准备好的地下道,通到火墙里,这样就有了热气。
这些热气一直沿着火墙把温暖的空气带到紫禁城额每个角落,为了加大热气的利用效率,使热气不断反复循环,在火墙的尽头还设置了气孔,这样,和热气一起混合进来的烟就能排出去了。
更加巧妙的是,这种供暖方式还能做到定位,比如说皇帝和嫔妃的床下面,形成一个火炕一样的功能,但是不需要在屋里生火,被窝就是暖暖的。
这种一处生火烧煤,供应整个皇宫的暖气,在现代看来也是既保暖又经济实惠,还不容易把房间弄脏。
皇帝的暖阁让他在屋子里也四季如春
要想白天去哪里都暖和,还得有个暖阁,在皇宫里,皇帝夫妻俩住的地方都有暖阁,一般是东西暖阁,可以看做火墙的简化版。
在暖阁的窗户外面也是有个火炉子在供暖,只不过这个火炉子被放在一个不太深的地洞里面,通过暖阁底下有中空的火道把热气输送到暖阁里面,这样暖阁的地面各个地方都会热气照顾到,地表的温度自然就上升了,暖阁里面自然就温暖如春了。
皇宫里的其他取暖工具
其实皇宫里的其他取暖工具,我们现在有些地方还在用呢。比如手炉、脚炉等,甚至火盆,这些都不过时,暂且归类到火炉吧。
不过皇宫的火炉要比我们普通人的好看多了,造型各异,大小不一。平常这些皇室成员,在冬天人手一个,出门遛弯的时候带上,暖暖手,这画面也挺有趣的。
皇宫里的火炉还有专供的木炭,这些都是用上好的木柴烧制而成,通常来自涿州、通州等地。这些木炭都是按照规格制成一小段一小段,从红罗场运送到宫里来,皇宫里的人亲切的称之为红罗炭。
这个炭,他是不起烟的,也没有什么刺鼻的味道,烧起来也是火力旺盛,深受紫禁城欢迎。
还有就是电暖炉,这个你们惊讶吗,在清朝末期,居然还有发电取暖,当然这也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到的待遇。那个时候是在裕隆太后的延禧宫中安装了电暖炉,不过这个取暖费可不便宜,光电费就是1680两银子一个月,这个电暖炉的耗电量高的让人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