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嬛转里面最惊心动魄的就是雍正打掉年羹尧集团,搞不好就会整个家族全军覆没,难怪雍正是那么的小心翼翼,只能任由华妃嚣张跋扈而不敢袒护甑嬛。那么,十分谨慎的雍正为何最终敢于动手拔除年羹尧集这颗钉子呢,因为雍正手里掌握了一个伏兵,一枚极其厉害的棋子,先前也是需要验证这颗棋子的可靠性,毕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来不得半点马虎与任性
第一,年羹尧他虽然和雍正有矛盾,但那是性格上的原因,年对雍正其实很衷心的,他绝不会背叛雍正,剧情所示,年虽然后期权力很大,但没有和八王这股真正反雍正的势力有交集,年对最终的命运是接受的。隆科多则不一样,隆是枭雄,如果隆在年的位置和处境,必反!
第二,很难即便是他有二十万大军,经略四省军政,军事上来说,毕竟是以一隅而敌全国,粮草兵器全靠内地接济,倘若朝廷调兵平叛,很难僵持,况且如果西北蒙古西南西藏出兵夹击,最好的结局恐怕就是学李广利了。从政治上讲,他没有内外勾结的内应,比如八爷党,加上他为官暴戾且草菅人命,本身又是一个汉人,手下士兵家眷又都在内地,所以他缺乏一呼百应的期待可能性和朝廷去赌,很可能步履维艰甚至众叛亲离。清朝吸取了前几个朝代的教训,大臣起兵造反的成功性微乎其微,纵观清朝二百多年,没有一场哪怕像样点的造反。
年羹尧,公元1679年出生于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他自幼酷爱读书,颇有才识,在同龄人中当数翘楚,在公元1700年中了进士,公元1709年升任四川巡抚,公元1718年,被提拔为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开始统领四川全部地区的重要军政与各项民事。公元1721年,被破格提拔为川陕总督,从此,年羹尧成为西陲边塞的关键人物之一。同年因为平定叛乱有功,次年十一月,原抚远大将军被撤职,皇上又命令他执掌军中大小各项事务,从此开始了他作为传奇将军的一段辉煌人生。
年羹尧听后,默默不语,好久以后,说道: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如果我真的那么做,不一定会成功,还不如像现在这样,掌握兵权,也没有人敢动我。于是年羹尧放了孙剑才,孙剑才也知道,年羹尧肯定会杀自己灭口,于是连夜跑了。一年以后,雍正免去年羹尧的大将军职位,削官夺爵,列大罪92条,被赐自尽,结束自己一生。
所以,年羹尧真要起兵造反的话,号召力是不存在问题的。但他却有个致命硬伤:军队没有后勤供给。当时年羹尧的军队,一切供给都靠后方源源不断向西北输送。这给雍正继位初期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压力,但也有个巨大优势,那就是前线将领无论怎么拥兵自重,都始终无法脱离朝廷的掌控。因此,年羹尧如果选择造反,那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年羹尧的离世其实和他傲慢的做事风格有直接的关系,年羹尧喜欢得罪人,平时有任何想法都直接表现在脸上,也认为自己军功无人能比,而这些被疑心病重的雍正看在眼中,最后年羹尧被治罪离世,也可以说年羹尧的一生败在了自己的性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