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后期,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特别是在甲午战争中,竟然败给后起的日本,更让朝廷当局陷入困境。为了遏制日本的侵略野心,清朝当局开始考虑与西方大国结成军事同盟,来摆脱不利局面。那么跟谁结盟呢?清朝的结盟之路是怎样的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
话说甲午战败后,清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一条款引起了俄国的强烈不满,它联合法国、德国进行干涉,史称“三国干涉还辽”。俄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清朝当局看来,俄国是个大恩人。
于是在清朝内部产生了“联俄制日”的主张,比如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在给朝廷的电报中写道:“今日救急要策,尤莫如立密约以结强援之一端”,“今欲立约结援,自唯有俄国最便”,“ 企宜乘此力加联络,厚其交谊,与之订立密约。若中国有事,则俄须助我以兵,水师尤要”。
朝廷上下纷纷主张联俄,俄国对此也是心领神会,就差一个时机而已。恰好在1894年冬天,这个时机来了,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病死,新即位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将在1896年5月18日举行加冕典礼。按照外交礼节,各国皆应遣重臣前往祝贺,清朝原本拟定派湖北布政使王之春前往,但俄方认为“王之春位望未隆,与各国遣使相形难于接待”。
俄国暗示清朝应派李鸿章前往,清朝予以答应。在李鸿章出使前夕,他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召见,谈话“至半日之久。一切联俄密谋,遂以大定”。也就是说这次会见,正式确定了要与俄国结盟,而李鸿章出访任务,就包括与俄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
1896年5月18日,清朝特使李鸿章参加了沙皇的加冕典礼,据当时的外国记者观察,在参与典礼的各国来宾中,李鸿章所受到的欢迎最为热烈,仅次于加冕典礼的主角沙皇夫妇的入城仪式。之后,李鸿章与俄国进行了谈判,沙皇甚至亲自出马,最终才拟定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也称“中俄密约”。
条约规定,“日本国如侵占俄国亚洲东方土地,或中国土地,或朝鲜土地”,“ 两国约明,应将所有水、陆各军,届时所能调遣者,尽行派出,互相援助”。这可以说是个军事同盟条约,但清朝万万不会想到这个所谓的同盟条约,完全就是一个骗局!
第二年,德国抢占胶州湾,俄国借口“帮助中国人摆脱德国人”为由,派出军舰开进旅顺口。后来俄国甚至向清朝提出租借旅顺、大连和建筑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要求,并“限五日照复”,后来清朝被迫签订《中俄旅大租地条约》。至此清朝才发现,自己完全被骗了!
这还不算完, 俄国后来又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时在东北用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全占领了东三省地区。《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仍然赖在东北不肯走,想完全占有东北地区。直到李鸿章临死前,俄国还在逼迫他签订新的条约。
李鸿章死后,黄遵宪在挽诗中写道:“老来失计亲豺虎,却道支持二十年”, “豺虎”说的就是俄国。虽然中俄密约规定期限是15年,但早已名存实亡。后来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最终战败,被迫退出退出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但日本人又来了。
参考资料:1.《李鸿章传》;2.《翁同龢日记》;3.《光绪朝朱批奏折 》;4.《中俄密约》
--------------------------------
品读千年变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请关注【纵横五千年】
微信公众号:纵横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