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要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而进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就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而英国的敞田制度,正是如此。
在中世纪早期,敞田制度适应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促进了英国社会的进步;而到了中世纪中后期,敞田制度的弊端也开始凸显,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之下,敞田制被抛弃也是必然,而敞田制的衰败,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本文将讨论英国敞田制的衰败。
1、 英国敞田制造成的人地矛盾,反过来促进了英国敞田制度衰败
随着英国人口的持续上涨,敞田制度下无法提升的生产力和人口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这种矛盾因敞田制而起,反过来又促进了英国敞田制度的衰败。
(1) 敞田制本身存在一定的漏洞,造成了严重的土地问题
敞田制度下的土地生产力,只适应中世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一种情况,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敞田制度,带来的却是较为严重的土地问题。
一是土地侵占问题。敞田制是以条田的方式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同时在分配之后还存在着一定量的公有土地。
但是,在这种措施之下,土地是分散的,不仅给农民的生产活动带来了很多不便,还存在部分权势者对于土地资源的侵占,不仅侵占了公有的土地资源,而且还侵占了农民自身的耕地。这种情况在后期的英国十分常见,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二是土地资源过于分散,在每个条田之间,会用地埂分开,地埂的数量庞大,造成了这部分土地资源的浪费;其次就是每个人的土地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直接加大了耕种的难度。
过于分散的土地,不仅让农民耕作时的难度增加,也很容易造成各生产者之间的土地矛盾,带来较为严重的土地问题。
(2) 生产力低下的敞田制度,无法适应急速增长的人口需求
人口的增长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当时英国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的情况下,土地生产力却没有相应的提高,敞田制度造成了严重的人地矛盾。
在11世纪的《土地调查清册》当中有记载,英国人口达到了400万人,比之前的150万增加了250万的人口。而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势必需要强大的土地生产力,来满足其需要。
在敞田制度无法满足人口需要的背景之下,人们开始另辟新路。一部分人从开垦周边土地开始,包括林地和湿地的开垦,甚至开始侵占了王室森林;而另一部分人开始占领新的土地,形成了所谓的圈地运动。
这两种方法,都给英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也促进了敞田制度的衰败。
在耕地紧缺的条件下,人们势必会开始反思土地制度的弊端。于是,持续了几百年的英国敞田制度,在不断加大的人地矛盾之下,最终崩溃。
2、 敞田制的衰败,促进了生产积极性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而敞田制度的衰败,给英国带来的,却是积极影响大过于消极影响。本身就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敞田制度,衰败之后,反而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1) 土地资源被合理的掌握在人们手中,促进了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首先是对于农业人口的影响,敞田制度衰败之后,这部分人群的生产积极性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一部分农业人口失去了原本的土地,转身成为了其他土地上或城市里的专业劳动力。这部分无地者,也开始成为了英国后期大规模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或者就是流亡到城市中,成为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助力的一分子。
而对于另外一部分获得大量土地的农业人口来说,他们则拥有了大规模种植作物的机会。
在这之前,英国政府对于土地的耕种作物、耕种时间和耕种地域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而在这之后,农民的生产自由度获得了很大的提升,生产积极性则也因为生产自由度的提升而提高。
在保证生产自由度的前提之下,农业人口可以选择对自己利益较高的耕作方式和作物,如此一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也因为此而提高。
(2) 可种植土地资源增加,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其次,最重要的影响就在于,敞田制的衰败,增加了英国的可种植土地资源,促进了大面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一是对于土地本身来说。敞田制度之下的条田制度被破坏之后,大量的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被整合到了一起。
在敞田制度之下,条田几乎都会用田埂、犁沟和其他的界限分割开来,这些界限上面自然是不能耕种的,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这部分土地资源的浪费。而敞田制度衰败之后,这部分土地资源就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和整合。
二是从土地的开垦层面上来说,敞田制度衰败之后,土地开垦也更加的有秩序有合理性的进行,大规模的土地资源被整合到一起之后,土地主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也会从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不会像以往的个人开发那样,破坏其他的土地资源。
总结:
英国的敞田制度衰败是存在一定原因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已经完全不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
敞田制前期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随着它的弊端凸显,慢慢的转化成为阻碍作用,不仅给农业人口带来的极大的压力,还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土地矛盾。而这些矛盾反过来也促进了敞田制度的衰败。
敞田制度的衰败,更多的是起到一种积极作用,不仅提高了农业人口的生产积极性,还增加了可种植土地资源,促进了当时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缓解了一定的人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