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
这一事件被视为俄罗斯帝国成型的标志,伊凡四世以拜占庭王朝的仪式加冕,自称“罗马帝国独裁者凯撒继承人和上帝派到人间君主”,沙皇俄国也成为了拜占庭王朝和蒙古帝国的继承者
它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如同罗马帝国和蒙古帝国一样的称霸世界的王朝。
这不仅影响了沙皇时代,还影响了苏联时代,甚至如今这位也有强烈的印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沙皇俄国的扩张类似于战国时期的强秦,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不被文明中心的国家待见,处于各自地区的文明边缘地带。
沙皇俄国处于欧洲文明的边缘,强秦处于中原文明的边缘。
历史上的西欧诸国都把沙俄称为北方蛮子、“白皮鞑靼”,而强秦则被中原各国称为“蛮夷”。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过一段描述:“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意思是秦国偏僻,是未开化的蛮夷,不准其参加中原各国的会盟。
比如沙皇俄国从彼得大帝开始,积极引进西欧的先进技术,武装斯拉夫猛男,以此作为沙俄崛起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后,他们开始从文明边缘入侵文明中心。
留里克王朝末期,沙俄发育的还不够完善,没有战国时期强秦灭六国、扫八荒的盖世神勇,因此这个阶段的沙俄无力入侵西欧。
但它可以去中亚虐菜,由于比那些草原国家更早进入火药时代以及伊凡四世对南方出海口的无比渴望,中亚诸国成了沙俄的征服对象。
1552年伊凡四世一声令下,沙俄远征灭亡了喀山汗国。
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也被吞并。
通过这次中亚打野,沙俄逐步控制了通往里海的门户和通向高加索的重要通道。
1557年,伊凡四世又抽空做了个支线任务,控制了东北的西伯利亚汗国,为此后俄国进军西伯利亚扫平了障碍,将来沙俄的后继之君将翻过乌拉尔山把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全部纳入沙俄版图。
经过几十年的打野发育,在积累了足够实力后,彼得大帝觉得沙皇帝国可以进军西欧了,首要目标就是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之前说过,从伊凡四世开始,历代沙皇都有一个主线任务——寻找出海口。
彼得大帝为此不惜迁都圣彼得堡,学习朱棣天子守国门。
于是他准备拿瑞典试试自己的斤两。
有了西欧先进技术武装的斯拉夫猛男果然战斗力爆表,北上瑞典,很快拿下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这场胜利让沙俄帝国信心爆棚,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于是,膨胀了的沙俄帝国“噬土”血脉开始燃烧,确立了新的目标:
北上,继续拿捏瑞典;
西进吞并波兰,插入欧洲心脏;
南下横推土耳其,夺得黑海出海口;
东进入侵清朝,控制了东北;
中部继续虐菜,拿下伊朗和阿富汗,打开通往印度的通道。
沙俄的野心遭到了英国、日本和德国的沉重打击,虽然没有全部实现,但它仍旧取得了让人震惊的成就——沙俄从15世纪中期43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成为了横跨亚欧大陆,拥有228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帝国。
这不能怪欧洲人说东斯拉夫人是“白皮”蒙古人了,就凭这份对土地扩张的狂热追求,足以证明东斯拉夫人继承了蒙古人“噬土成性”的基因。
除了13世纪那支横扫地球的蒙古帝国宇宙队,没有哪个帝国可以实现这样的领土扩张。
因为在苏联领导人看来,他们此后的对外扩张不是对外侵略,而是理所应当的收复故土,因为沙皇俄国统治的土地自然就应该是苏联的土地。
苏联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达成了人类史上最令人震惊的工业化成就,以急行军式的步伐让苏联从一个农业大国变为世界工业大国。
尽管苏联作为反法西斯最重要的成员,但坦白地说,二战前后,苏联的领土扩张都体现出鲜明的沙俄帝国传统。
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前,苏联其实扮演的是一个和德国一起瓜分东欧的侵略者角色。
特别是二战中两次对芬兰的战争,斯大林吞企图并芬兰,将其纳入苏联版图之心人尽皆知。
而当德国入侵波兰时,斯大林则从背后给了波兰致命一击,大批苏军攻入波兰东部,占领了波兰东部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二战结束后,世界上除了美国,苏联已经没有敌手,欧洲诸国经过二战洗礼后已经没有能力和苏联一战,斯大林凭借强大的国力优势,再次吞并大量领土。
时任苏联外长的莫洛托夫自豪地说:“作为外交部长,我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尽量扩大我们祖国的版图。这个任务我和斯大林完成得并不坏。”
尽管苏联解体后,北极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国力和地位,但相信一旦有机会,这个国家仍不会放弃领土的扩张。
因为这个国家自始至终都摆脱不了对土地的狂热追求。
为什么说普京怀念的苏联就是他理想中的强国?
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的死,是斯大林中了反间计还是有意为之?
从沙皇三巨头到斯大林再到普京,俄罗斯为什么只能出“沙皇”?
1999年美国为什么要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苏联贪腐有多严重?为什么说苏联灭亡史就是苏联官员的发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