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写了一篇年羹尧死因之谜,就有大兄弟留言要我说说顺治,这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如果说年羹尧是小蝌蚪的话,那顺治就是青蛙它妈。
因为顺治身上的谜实在太多了,比如说顺治究竟是死了还是出家,董鄂妃是不是董小宛,孝庄皇太后跟多尔衮、洪承畴有没有私情......
每个话题都是口水无数,因为这种历史叫八卦,很麻烦,泛滥成灾,解释起来很累人。
但没办法,读者老爷发话了,只能勉强写写,孝庄秘史就算了,实在没兴趣,今天只聊聊顺治出家和董鄂妃身份之谜。
先说妹子,美女大家都喜欢。
通常来说,董鄂妃的身份有两种:
第一董小宛。
大清开国皇帝的贵妃是个汉人(皇太极职务是大汗,没当过皇帝,所以顺治才是开国第一君),顺治还死活想立她为后,而且出身勾栏,秦淮八艳之一,比顺治大十几岁。这怎么看都属于街边三流小报的花边新闻,极其不靠谱。
但这可不是普通人提出来的,据不完全统计,秉持董鄂妃就是董小宛观点的,至少有孟森、陈垣、高阳、邓之诚,当然还有陈寅恪。
瞅瞅,所以我说聊这个就要得罪人,上面随便那个大师拉出来,信徒粉丝都按百万计,光他们的口水就能把我这条鱼淹死,次数乘以100。
为了读者老爷我豁出去了,反正死鱼赖脸早习惯了。为什么说得罪人,因为我实在不认同这几位大师的观点。
董小宛是董鄂妃的出处是什么?钱谦益的一首凭吊诗。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写了本书,说的就是他跟董小宛的故事。冒大公子某次吃花酒遇到董小宛,立马对眼了,冒公子拍胸脯保证要替董小宛赎身,董妹子从此以身相许,带了一个老妈子,冒着翻船危险去投奔他,结果冒公子来了个翻脸不认人。
最后终于把自己累垮了,董病死之后冒公子想起她的好处,把她葬在自家影梅庵,并写了一本《影梅庵忆语》纪念俩人往事。
董小宛葬礼之际,诸多亲朋好友来吊唁,写了不少诗,钱谦益的便是其中一首。
按说人死了,冒辟疆把她都埋了,这事还有啥争议?不,诸位大师们认为,清兵南下之际,冒家东奔西逃,曾遭过清兵洗劫,死了20多口人,差点全家人都完蛋。
他们认为董小宛被劫走了,先送给多铎,多铎死后到了皇太极五子硕塞、或者第11子博穆博果尔手里,做了王妃,然后又被顺治看上强抢了过来。
还有的认为献给了洪承畴,洪成略把她献给孝庄太后,进慈宁宫做了宫女。
这些不重要,你也不用记,我认为都不靠谱,比如说董小宛做慈宁宫女,她都多大了?她那会至少24,按古人记岁虚岁加虚岁,26岁,谁家皇太后会要这么老的宫女?
关键是证据,仅是钱谦益的一句诗,“吴殿金钗葬几回”。
大师们认为,如果董小宛是真死,葬一回就够了,葬几回多余,所以这是暗指董小宛没死,冒辟疆觉得老婆被抢跑了,办个葬礼就当永别。
中间延伸出无数东西,董小宛怎么被劫走,怎么进了宫,冒辟疆如何北上京城要人,如何灰头土脸回来......
非常详细绝对狗血,但问题是这一切的证据,统统来源于诗词,他们通过对吴梅村、冒辟疆等人一系列诗词的考证,得出了结论。
我觉得吧,诗词戏剧都属于艺术创作,它不是拍纪录片,就算纪录片也不等于正规史书,仍然属于文学作品,它允许虚构,或者说放飞自我。
拿这玩意佐证可以,拿这玩意去推翻历史记载,那真就太......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你敢以这个考证出,大唐朝的黄河在半空?
好像现在的黄河,尤其郑州那一段,确实属于悬空之河。
如果可以这样考证,那我们五千年历史都得重写。杨广说“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原来大隋朝月亮和星星浮在大海上;老曹说:“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曹孟德同志去过天庭,见过西王母东皇君。
据说有个台湾教授,考证出八大山人是明太子朱慈烺,而石涛则是三太子朱慈炯。
八大山人且不说,石涛可是拜见过康熙的。你能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吗?康熙这边下令全国搜捕,三太子那边大摇大摆主动现身于乾清宫。
三太子在想什么?我觉得他至少得精通易容术和九阳真经两门神功,而康熙则是身怀一甲子内力的绝顶高手。
朱慈炯孤身刺杀康熙帝,但康熙的辽东八荒神功太厉害,没露出一丝破绽。
八大山人和石涛的确是朱元璋子孙,但他们是旁支,跟太子不可同日而语。康熙要是连分辨太子和朱家远房子孙的能力都没有,他这个皇帝就别当了,费眼。
更神奇的是有人认为曹雪芹才是朱慈烺,而贾宝玉原型是顺治帝。
等等,这逻辑我有点糊涂,曹雪芹是朱慈烺还罢了,明太子为什么要写一本,以大清皇帝为主角的小说啊......
这些山水画考证派、小说考证派都是诗歌派的延伸,所以说历史必须认真,不能开玩笑,人家《清史稿》清清楚楚写了董鄂妃有爹有兄弟,她爹叫鄂硕,来自董鄂部,全名叫董鄂鄂硕,而她兄弟叫董鄂费扬古,满清名将。
如果她是董小宛,她爹跟她兄弟从哪来?
选石氏并不是顺治的主意,他那会才多大,小屁孩一个,都是孝庄皇太后定的。也不是只选一人,原定还有孔友德闺女,最后因各种情况未能如愿,这才只剩下石氏。
当时清兵刚入关,人心不稳天下惶惶,满清可了劲的巴结汉人,顺治本来就有娶汉人的计划,所以如果董鄂妃是董小宛,为什么要瞒着人呢?
如果说是为了当皇后,董小宛出身太差实在不行,顺治才给她找了个干爹,这也说不通。
第一,当皇后是后来的事,顺治不可能第一眼看到董小宛,就想立她为后,他就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也不可能有如此大胆的决定。
想想董小宛出身,顺治立她为后,这不是把大清的脸面按到臭水沟里摩擦。
其实压根不用多分析,因为顺治曾真打算立董鄂妃为后,这就反过来证明董鄂妃出身没问题。
纸包不住火,这种事瞒不住人,皇帝的花边新闻,绝对是京城最热门新闻,分分钟上热搜,董鄂妃要真是董小宛,早就传遍了,清朝即便封禁再严,我们今天也一定能读到大清朝名妓皇后的记载。
书名八成叫《体验与顺治帝同样的快感》,苏州香坊瞬间客满。
真的,这种事封不住,即便满人汉人不敢写,还有朝鲜人,朝鲜使者就记载了董鄂妃的很多小道消息,偏偏就没这个。
我可以保证,如果真是董小宛,诸位大师绝对不用从诗词中找证据,各种铁杆证据啪啪的往脸上摔,看都看不过来。
人人都爱八卦,不是么?
第二,鄂硕认这个老爹图什么?虽然可以当个便宜大国丈,但可把孝庄太后往死里得罪了。
想想当时掌权人是谁,顺治还是太后,然后你就有了答案,鄂硕有没有这个胆子。
当然,理由还有年龄,董小宛比顺治大14岁。其实我倒觉得这一条无关紧要,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眼里没年龄,顺治有点恋母情结不是不可以。
话转回冒辟疆这边,如果读过《影梅庵忆语》,相信跟我一样,感觉冒公子挺渣的。其实这个人人品不错,尤其民族气节,虽然他是蒙古后裔,祖上是忽必烈九子脱欢,却是大明死忠粉,宁肯喝西北风就是不肯出去做官。
但他在男女之事上,的确有点随便,跟他有关系的女性,至少超过10位,里面还有陈圆圆,事实上他就是认识了陈圆圆,转脸把与董小宛的山盟海誓忘之脑后。
董小宛听说后毫不抗拒,反倒弄得冒辟疆不好意思了,总算打消了念头。
也就是董小宛病死了,冒公子才想起她的好,如果被清兵抢走,我认为他绝对不会有啥伤心气愤。请亲朋好友过来假祭奠就更不可能了,仅凭冒辟疆对清廷的态度,我就敢断定他不会干这种事。
这是嫌丢人丢得还不够,让朋友帮着宣传宣传?
钱谦益诗云“吴殿金钗葬几回”,我认为是讽刺,讽刺冒辟疆过于风流,不珍惜感情,毕竟冒和董的红娘是钱谦益。
钱谦益也娶了一个名妓,叫柳如是,正是在她撮合下,冒和董才认识。钱谦益虽然气节不怎么滴,投靠了满清,但他在感情这方面,却比冒辟疆好得多,与柳如是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所以这人啊,不好分好坏,像冒辟疆和钱谦益两人,你们说哪个好哪个坏?
由钱谦益来讽刺冒辟疆也很合理,你究竟要牺牲多少个好女人?
第二种,博穆博果尔之妻。
汤若望日记里记载,顺治喜欢一个满洲军官的妻子,军官知道了,训斥了妻子一顿,结果被顺治抽了一个嘴巴子。然后军官就自杀了,妻子进了宫,很快被封为贵妃,后来生了个儿子,顺治一度想立为继承人,没想到夭折了,贵妃也伤心过度而死。
按汤若望这个描写,能对上的只有董鄂妃一个,董鄂妃原本嫁过人,顺治抢过来,还把人家老公逼死了。
再检视清朝宗室谱,同一时间死亡的,只有前面提到过的皇太极第11子,也是顺治的亲弟弟博穆博果尔。
但有一个矛盾,博穆博果尔那可是亲王级别,汤若望不可能糊涂到把亲王称为军官,而且他死的时候才16岁(实岁14),根本不可能挂军衔上战场。
既然汤若望称为妻子,不是福晋就是侧福晋,清宗室谱记载,博穆博果尔没有侧福晋,只有一个王妃,而这个王妃打死顺治他也不会起念头,因为她同样是老太后的人。
孝庄太后侄女,与顺治皇后身份一模一样,顺治宠董鄂妃本身就是对抗老太后的安排,他吃饱撑的,嫌一个侄女不够再弄进来一个?
满洲语里侍卫发虾音,所谓皇帝虾就是大内侍卫,虽然听起来威风凛凛,但的确是个低级军官,尤其跟亲王这种等级比。
孝庄太后曾发布过一条禁令,废止命妇进宫。命妇简单说就是诰命夫人,清朝曾有个规矩,有封号的命妇,要轮流进宫伺候后妃。
伺候当然是借口,大内皇宫还缺那点人,本质就是拉拉关系,同时给皇帝创造点机会,瞅瞅自己属下的老婆长啥样。
诰命夫人听起来很牛,但离王妃差远了,福晋也要戴朝冠,亲王福晋镶10颗东珠,侧福晋9枚,一品命妇只有1枚。
通常认为,这是针对董鄂妃的,换句话说,董鄂妃因为命妇入宫的规定,撞见了顺治才闹出幺蛾子,老太后痛定思痛,干脆废除了规矩。
这就说明与博穆博果尔无关,如果董鄂妃是王妃,老太后纯属瞎折腾,因为压根管不到王妃,王妃不属于命妇,人家该进宫照样进。
结合几处记载,可以得出明显结论,董鄂妃嫁给了一个侍卫,然后被顺治看上了,侍卫就是皇帝亲兵,不管打人还是抢老婆都挺方便。挨了一顿打,老婆也跑了,这侍卫气不过,又没地方伸冤,皇帝抢老婆能找谁说理,所以就自杀了。
这也解释了董鄂妃的入宫疑问,《清史稿》说她被选中秀女入宫,而她当时已经18岁了,明显超过年龄。
这件事同样告诉我们另一个道理,满清文字狱再严,封得住满人汉人的嘴,但还有洋人和朝鲜人。天下之口悠悠,八卦之心更悠悠,只要人没死光,就一定有人孜孜不倦传递八卦新闻,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所以董鄂妃身份没问题,她就是董鄂鄂硕之女,只是入宫方式有点不合法。至于董鄂妃老公是谁?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朝鲜使者都懒得记载,说明只是个小人物,默默无闻在历史长河里一闪而过的可怜鬼。
顺治帝出家之谜
说完美女再来说帅哥,首先说一点,顺治帝崇信佛教,跟董鄂妃没啥关系,董鄂妃还没进宫的时候,顺治帝就惦记着当和尚。
河北遵化景忠山碑文记载,顺治亲政的第二年(1651年),来这里打猎,碰到一位在知止洞静修的老和尚,从此就在出家的光明大道一去不回头。
1657年,顺治开始频繁召见高僧,其中有个叫玉林琇禅师,也是鹿鼎记里顺治师傅的原型,但真实的玉林不在五台山,而在湖州报恩寺。
1658年玉林琇就被召,但他拖到1659年2月才进京,跟顺治聊得非常投机,顺手给顺治起了一个法名,行痴。
董鄂妃这会活得好好的,活蹦乱跳,她于1660年才患病,8月病亡,所以顺治信不信佛,跟她并无关系。
顺治为什么信佛?他其实过得挺郁闷,比如老太后和多尔衮的艳史。你甭管这个小道消息是否真实,但真的满城风雨,甚至有谣传说多尔衮本可以当皇帝,但他念及旧情,把皇位让给了顺治。
这肯定谣传,多尔衮不是让皇帝,他是当不了。当时争位的除了多尔衮,还有皇太极长子豪格,两人各有一派支持,谁当皇帝另一派都不服,这才把皇位交给了小顺治。
小孩子嘛,怎么当都不会影响自己,所以这是当时唯一可行的折中方案。
后来多尔衮设计把豪格杀了,还抢了豪格的老婆,豪格怎么说都是顺治亲大哥,顺治能当上皇帝,豪格也有一半功劳。按道理,皇太极死了长子继位更顺理成章。
所以顺治心里很不痛快,更别说多尔衮摄政那些年,还命令顺治必须叫皇父,皇父摄政王。
1650年多尔衮坠马身亡,顺治亲政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多尔衮,抄家罢爵,死人也不放过,把尸体扒出来鞭尸(卫匡国《鞑靼战纪》)。
多尔衮只是叔父,可以收拾,但对自己亲妈孝庄皇太后,顺治再不满也得忍着,偏偏这位老太后控制欲极强,她把顺治的一切都安排好了,顺治想做什么她都要干涉。
如果对比,顺治有点像同治,都有一个超级强势的妈。
但皇帝毕竟不是普通人,他的一切都脱离不开政治因素,顺治信佛也好,宠爱董鄂妃也好,都有政治原因在里面。
打算立董鄂妃为皇后,这是跟太后叫板,我老婆那个大,这个我说了算。
叫板也没用,在孝庄这种经验老道的政治高手面前,顺治就是毛头小子。老太后见招拆招,几回合较量下来,顺治一败涂地,什么都没改变。
信佛也是如此,苦闷的顺治当然要找心灵寄托,董鄂妃能让他忘忧,佛教更如是。
董鄂妃死后,这种矛盾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既然事事都拦着我,不让我做,这皇帝做的还有什么意思,不如出家。
但这仍属于叫板,大概可以理解成小孩子向母亲撒泼打闹要糖果。如果你是顺治,你能想出什么办法,你一样只能借着出家闹一闹。
所以出家只是一场闹剧,顺治绝对没有跑到五台山出家的念头,他逆反,但不是神经病。
董鄂妃死后,顺治心灰意冷,由玉林琇的徒弟动手,举行了剃度仪式。玉林琇听到消息,大吃一惊,火速赶到北京,如果不是顺治拦着,差点当场送徒弟去见如来佛祖。
你先想想这个道理,就算顺治想出家,哪个山门敢收他,那个庙容得下这尊大佛?
玉林琇对顺治说,如果想修行,哪里都可以,身为皇帝反而能做更多善事,比躲在山中更有用。顺治很快便同意了,说明他就是在赌气。
顺治死因是患天花,关于这点有很多记录。
一是兵部主事张宸记载,顺治死前,曾下令不许民间炒豆,不许点灯,不许泼水,这是典型出天花禁忌。
二是礼部侍郎王熙记载,顺治召他起草遗诏,亲口告诉他自己得了天花。
三则是汤若望的记载,他的日记也证实顺治死于天花。
所以顺治五台山出家云云,都是谣言,比如有人说康熙五次亲访五台山,他去那么多趟干嘛?
五次就叫多了?乾隆还去过六次呢,如果说康熙是去找爹,乾隆找谁?曾爷爷吗,他曾爷爷早化成灰了。
五台山供奉的是文殊菩萨,在满洲语里,文殊发音跟满洲很像,所以满人对文殊菩萨特别亲近,信佛的满洲人认为,皇帝就是文殊菩萨转世。
康熙去那么多次不是找爹,他是去拜自己。
有人搬出来慈禧山西逃难往事,说慈禧逃到五台山,大和尚们拿来很多御制物品,如果五台山没有住过大人物,哪来这么多皇家用品?
这不搞笑嘛,仅康熙乾隆合起来就去了11次,你说御用品哪来的?有很正常,没有反而不正常,大和尚们中饱私囊。
还有人认为顺治出家地点在河南白云寺,理由是康熙来过这里,给了很多赏赐,而且留下四个字,當堂常赏。
嗯,给自己老爹叫赏,康熙果然很有礼貌。
其实这四个字都是尚字头,下面分别是田土巾贝,意思就是赏给和尚们的田地财帛,康熙不是赏爹,他就是卖弄一下文化。
最扯的要数翁同龢日记,他日记里记了一首诗,诗云:“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十八年来不自由,江山坐到我时休。我今撒手归山去,管他千秋与万秋。”
这首诗没头没尾,翁同龢既没说谁写的,也没说哪来的,但有人就认为这是顺治写的,因为口气很像。
咱是不知道顺治啥口气,我只知道翁同龢跟顺治隔了200多年,如果这能成为证据,我明天也搬出一首诗。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德意志,元首干得很不爽,所以出家当和尚。
我说这是元首大人写的,希特勒没死,他跑到中国出家当了和尚。如果问证据,我觉得元首大人如果学习中文,学写中文诗,应该就是这个口气。
历史不是开玩笑,更非捕风捉影,想反对某件事,首先证据要站得住脚。
吴良辅,顺治的贴身太监,顺治死后曾发布罪己诏,公布了自己的14条罪状。其实若论口气,倒很像孝庄太后写的,因为全是母亲责备儿子的语气。
但咱们不精通口气学,所以就不扯了,罪己诏中有一条,指责顺治重开十三衙门,破坏皇家秩序。
这个十三衙门,就是吴良辅的提议,所以孝庄等人对吴良辅恨之入骨,烦得不行。
顺治显然考虑到了吴良辅的处境,他在临死之前,确切说是五天之前,特意安排吴良辅去悯忠寺出家。顺治拖着病体,亲临吴良辅出家现场,显然对此极为重视。
为什么这样安排,当然是希望吴良辅避祸,自己一死吴良辅失去靠山,肯定没好果子吃,出家为僧堕入空门,与红尘一刀两断,顺治希望用这种方式保全吴良辅性命。
但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顺治葬礼刚办完,吴大和尚就被抓起来砍了脑袋。
如果顺治没死只是去五台山出家,那他为什么不带着吴良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