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万
摘要:清末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但在之后对付捻军却束手无策,原因是多方面的,部队,战术,以及政治上的原因综合在一起,让曾国藩难以像对太平天国那样一举剿灭捻军。
捻军的“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早期捻军基本上就是乡里敲诈钱财的泼皮乡民,到了饥荒年景,入伙的人数就迅速膨胀,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清朝官方称之为捻匪。这就说明了它的存在性质是以流寇为主,而太平天国则是有明确政治目标和宗教信仰的,甚至还颁布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土地政策,例如《天朝田亩制度》等。
在军事上,捻子主要是是游击作战,太平天国走的的则是正规军的路子。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都装备了很多洋枪洋炮,但是军队管理仍然是旧制度,这样的军队对付筑垒作战的部队没有问题,但是对于流寇作战确非常困难,流寇作战讲究的是快打快撤,捡了便宜就走,这和正规军的概念完全不一样。
最后总结一下,捻军其实是所有游击作战的规律:
1.不等着敌人来打,直接进攻敌人,以取得战术上的主动。
2.流动作战,以走为主,在机动中寻找战机。
3.拿起武器是兵,放下武器是民。
4.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当的群众基础,这也是捻军在情报、人力资源、后勤保障上的优势。
至于曾国藩能平定太平天国,却无法剿灭捻军,需要深入来分析。首先,早期的太平军,与捻军很相似,属于流寇,攻城略地,不以占领某地为宗旨,直到1853年打下南京,定都于此,这才开始逐渐正规化。曾国藩组建湘军,则是太平军建都南京之后。所以,曾国藩并未遇到流动作战的太平军,假如碰上了,恐怕也够他喝一壶。
其次,自1854年起,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起初也是败多胜少。如靖港、湖口两次战役,曾国藩都因兵败而自杀,以至于有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之说。
那么曾国藩对太平军,怎么又能反败为胜呢?主要原因还是太平军自己作死,1856年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军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由此元气大伤,几乎就没再恢复过。
所以太平军举兵以来,北上南下,势如破竹,与其说自己强,不如说对手弱;同理,湘军和淮军最终战胜太平军,亦非自己强,而是对手作死。曾国藩最常用的战术就是“结硬寨,打呆仗”,实在毫无高明可说,而且湘军能够打败太平军,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湘军水师。湘军水师掌握了长江的控制权,使得湘军可以利用长江进行后勤补给运输,同时通过长江把江南江北的太平军切为两半,并从西向东顺流而下,占尽了地利之便。
何况,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为解除朝廷的顾虑,主动大幅裁撤了湘军。所以在对捻军的战斗中,曾国藩已经没有了真正得心应手的嫡系部队。
而捻军主要活动区域在中国北方的平原地带,采取了“易步为骑”的作战方式,骑兵的比重相当大,所以机动性很强,这对曾国藩来说,既无法得到水师的配合,也没有大量的骑兵,所以就很被动了。
另外,太平天国覆灭之后,朝廷派曾国藩主持剿捻事务,他也不是完全束手无策,相反他在策略上还是很对路的,采取了“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重迎剿,不重尾追”为战略,但是对于纵横驰骋的捻军,显然是要打一场持久战。可惜此时朝廷和舆论已经被剿灭太平军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希望曾国藩速战速决,不可能给他太多时间。实际上,在清朝的压力之下,曾国藩只支撑了一年半,“念权位不可久处,益有忧谗畏讥之心矣”,便主动告退。后来李鸿章接手,无论战略还是战术,几乎都师承曾国藩,坚持了一年半,终于大功告成,彻底剿灭了捻军。如果给曾国藩足够的时间,平定捻军也未可知。对此,《清史稿》的记载足够公正,如其所述,剿捻的战略如“防河之策,皆国藩本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