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谢承汇
策划:谢承汇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800字阅读约10分钟
中国传统社会,有一样东西可以说是贯穿始终,这就是文字狱。在古代,皇帝经常用这种方式处理那些用文字攻击朝政的文人。
严格说,文字狱是从宋朝开始的,此后历朝历代都有大大小小的文字狱。像是宋朝发生的乌台诗案,苏轼差点儿被杀。到后来的元祐党人碑,其实也是乌台诗案的后遗症。出乎意料的是,元朝是宋朝之后,文字狱发生最少的时代。史学家认为,这跟蒙古人对中原的态度有关系。他们压根没把重心放在中原汉人身上。
到了明清时期,文字狱到了历史巅峰,尤其是大清朝。满人对汉人又用又防,在文字上更是加大力度管理。
关于处理文字狱的套路,中国古代也都差不多:主犯杀,就算死了也得鞭尸。比如大清初年的“明史案”,主犯庄廷鑨就算死了也要从棺材里拉出来分尸。其他涉案人员大多数惨遭毒手,下场最好的也是流放这种处理方式。
可凡事都有例外,清朝曾经发生过一场文字狱,主犯不仅没被杀,后来甚至当了官。这就是清朝雍正时期的曾静案。笔者认为,这个案子的非比寻常跟他发生的时间点有很大关系,而且这个曾静案,也是雍正朝各大文字狱的万恶之源。
今天我就梳理一下这场“奇葩”的文字狱。
这个案子的肇始,得从雍正登基开始讲起。
跟民间传言中有所不同,真实历史上的雍正皇帝,登基基本不存疑。康熙就是传位给了四爷胤禛。但在当时,民间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像是很多人都听说过的那个谣言,说康熙皇帝本来传位给十四子,后来雍正在十上头加一横,下头加个钩,成了传位于四子。
这个谣言,最早就是雍正年间民间流传的。所谓“雍正登基诏书”问题,也存在于专业的史学界中。比如有些格式用词并不符合清代传位遗诏的标准格式,甚至有一些修改笔记。但这些问题,都不影响史学界的共识——雍正登基是合法的。
那为什么雍正的继位会有这么大争议呢?这些谣言又是怎么来的呢?
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说:耗羡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些改革措施无一不把矛头指向了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官绅一体当差这个改革。
中国古代,不少人挤破头也要读书科举,重要原因就是,一旦你考上举人有了功名,社会地位就会高人一等。享受见官不跪,不纳税,不服徭役等特权。清朝时期,清政府又公开买卖举人身份。不少有钱人弯道超车,不用寒窗苦读就能享受特权。
甭管是寒窗苦图还是花钱弯道超车,都是为了享受特权的。如今雍正大笔一挥,特权没了。这帮既得利益者肯定不干。由此引发了不少民间动荡。比如河南罢考案,看上去反对河南巡抚田文静,实则将矛头直指雍正的改革措施。
假如放在历史上其他“软弱”皇帝的时代,这帮人没准就造反了。但雍正这人下手太黑,对自己的兄弟都能下手,特务组织血滴子粘杆处又堪比明朝锦衣卫。民间纵然有反对声音,也不敢公开跳出来造反。只能私下骂街,编排了雍正不少绯闻,传位的问题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怀疑、株忠、好谀任佞等十余项罪名。
几条罪名都属于捕风捉影,但民间对此深信不疑。本文故事主人公曾静,就是其中之一。
曾静是个落榜秀才,40多岁还奋战在科举一线。多年科举不顺,加上听说考中也没有特权,让曾静对雍正那是刻骨仇恨。恰好听到民间流传诸多关于雍正的谣言,曾静就把这些谣言总结下来,写了一本书,叫《知新录》。里面绘声绘色的描绘出雍正每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跟曾静自己看见过一样。
后来,这本《知新录》在清朝反贼中广为流传,曾静也借此书,享受极高的声望。曾静也彻底放弃了读书取试这条路,专心致志研究如何编排雍正坏话。
雍正时期,民间反清势力依旧存在,这帮人坚信: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之分界。曾静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暴力推翻满清,得到不少人的赞同。曾静在反清复明人士心中地位再次提高。
光说不练假把式。曾静知道,凭借读书人的力量,推翻满清绝无可能。于是开始寻找帮手。他很快找到了个叫岳钟琪的将军,给他写了封信,希望岳钟琪跟自己一起造反。
岳钟琪是清朝名将,当时官至川陕总督,汉人,宋朝抗金名将岳飞的21世孙。川陕总督这个职位是康熙16年才设立的,这里连接内地和蒙古地区,位置非常重要。从来都是皇帝心腹大臣担任,而且必须是旗人。比如岳钟琪的前任川陕总督,著名的“华妃”的哥哥年羹尧,就是汉军旗出身。而岳钟琪不是旗人,他也是有清一代,唯一一个担任这个官职的非旗人。
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对岳钟琪的信任。曾静之所以找一个雍正最信任的人帮自己造反,就是因为岳钟琪是岳飞的21世孙。岳飞当年是抗金名将,满人又是女真人的后代,所以在民间,岳钟琪有意反清的说法层出不穷。
岳钟琪接到曾静的信,都吓傻了,一刻不敢耽搁,赶紧把这事儿汇报给雍正。还上了一封请罪折,辩解自己跟造反毫无关系。雍正对岳钟琪相当信任,不仅没有责备,反而好言宽慰。还让岳钟琪追捕曾静,把他押解进京。岳钟琪得了令,自然不敢怠慢,抓住曾静,五花大绑送到北京城。
到了北京,雍正下令,三法司不用审了,直接带到御前审问。审问中,雍正得知曾静还有一本反书《知新录》,就拿过来看了看。看完之后,雍正都气哭了。清世宗实录里对此有段记录,雍正看了书后说:“朕览逆书,惊讶坠泪。览之,梦中亦未料天下有如此论朕也。”
按理说,都把皇上气哭了,曾静怎么着也得剐了,再诛个九族什么的。但是雍正没这么做,他先把曾静安排在自己身边,看着自己日常生活。曾静这一看都傻了,雍正天天忙得跟孙子似的,都不怎么睡觉,更别提酗酒和好色了。
之后雍正有根据曾静书里提出的自己十几项大罪,逐一驳斥,写成一本书《大义觉迷录》,让曾静学习。等曾静基本服气之后,又问他那些谣言的来源。曾静也没挨打也没上老虎凳,直接就招了,说自己当年在江南地区,看见一帮穿着华丽的人,操着北方口音,他们在那议论的。雍正赶紧问,大概什么时候。曾静说,大概是雍正三年。
雍正一想,一拍大腿弄明白了。怎么呢?雍正三年,正好是雍正清算自己八弟九弟的时候。那会儿放走一批跟案子没啥关系的家奴,可能正好是这帮人,在民间各种传播流言蜚语。雍正也不管这事儿是真是假,就下旨把那些曾经没有被杀的家奴都抓回来宰了。
我个人对此非常怀疑。
首先来说:流言蜚语这东西,基本不可能追根溯源。其次,我不认为所有这种事儿,背后都有一个罪魁祸首。因为有些东西,是社会矛盾积累的结果。老百姓不是傻子,朝廷做法不得民心,有些情绪自然会释放,用不着有人刻意煽动,就会产生民变。比如之前说的河南罢考案,就是河南考生对雍正“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改革不满发生的。加上雍正长期的高压统治,民间自然会有反对声音。
甭管怎么说,雍正借助曾静这件事儿,弄死了一大批政敌,曾经威胁他的八爷集团彻底覆灭。
那这个曾静又怎么处理呢?
雍正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不仅没杀曾静,反而让曾静拿着《大义觉迷录》到民间宣讲,两年后还给他封了个小官,在一个衙门里供职。曾静在民间曾经是反清的标杆,如今标杆都当了清廷的走狗,民间反清势力也得到极大的削弱。同时,你曾静为什么写反书,不就是因为科举不顺么?我现在让你当个官,满足你的心愿。曾静自然也不再琢磨造反的事儿了。
曾静案其实还没结束,后来又牵扯出清朝最大的文字狱“吕留良案”。据曾静说,他的反清错误思想都是学习吕留良著作得来的。雍正闻听,下令把吕留良被开棺戮尸,家人被流放,之前讲宁古塔那期节目,就提到吕留良的孙子被流放宁古塔。因此牵扯的人数不下两万,吕留良案也是我心中清朝最大的一场文字狱。
可以说,虽然曾静案的主犯并没有被杀,但因此产生的文字狱又造成了空前的灾难。
历史学家冯尔康在其著作《雍正传》中,对此事有个评论,我觉得非常客观:雍正五年之前,其在政治上、政策上的改革都以完胜告终。无论是兄弟政敌,还是尾大不掉的功臣,都被雍正一一处理。而在民间舆论上,雍正毫无建树而又毫无办法。借曾静案之手,雍正加强了其在民间的舆论控制,并得到良好的效果。从雍正7年开始,民间已少有对其不利之声。
曾静案之所以这么奇葩,也正是因为曾静的幸运。假设他早点晚点被抓,相信都不会被雍正利用,直接处死也就是了。
雍正不仅力排众议赦免曾静,而且还下了“子孙不许杀曾静”的谕旨。不过,就在雍正暴亡那年,曾静的好运到头了。
就在当年,刚刚登基的乾隆下了一道圣旨,大致意思是说:曾静这家伙大逆不道,我爹在世的留你一条狗命,现在我做了皇帝,曾静骂我爹这事不能这么算了。我爹怎么收拾的吕留良,我现在就怎么收拾你。
于是,乾隆将其罪名定为“诽谤先帝”,曾静和其学生张熙一同被凌迟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