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2年是康熙元年。这一年,年幼的玄烨仍在内阁辅臣的看管下艰难周旋,南明的最后一位流亡皇帝永历帝被移交至昆明。
吴三桂终于受封成为平西王,开创了清王朝封藩自专的先例;也正是在这一年,郑成功在荷兰侵略者的手中收复了台湾,却在短短四个月后去世,将孤悬于海外的台湾岛留给郑氏家族,与清廷形成了隔海对立的局面。
吴三桂与郑氏家族,在此后的二十二年里,成为了康熙皇帝亟待解决的两个心腹大患;当形势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际,清王朝与郑氏为了台湾的殊死一战,终将不可避免地到来。
导火索:削藩战争的成功与清王朝的绸缪
郑成功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团。有人说他是急病暴毙,有人说他是怒急攻心,近年来也有暗杀之说,这些都给郑成功的死亡蒙上了一层阴谋的色彩。
但这些说法并非全无依据,在台湾被郑成功收复之初,郑氏集团内部,确实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之中。
最初的矛盾出在郑成功的儿子郑经身上。郑经大概确实是个少年英才,但身为郑成功长子的他并非什么持重传统之人。
当时十九岁的郑经其实已经有了妻室,是郑成功为他选择的原兵部尚书的女儿,正经八百的大家闺秀。但郑经和她并不亲近,两人关系非常僵硬。
两人性格大概确实不合,这不得不说是封建包办婚姻的黑暗。婚姻苦闷的郑经仍然试图寻找真正的爱情,而他选择了最不能触碰的人——他的四弟的乳母,昭娘。
按理说,乳母在封建家庭中的地位远高于下人,几乎可以算是干娘了。而身为郑经弟弟的乳母,昭娘却与郑经私通,甚至还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就是郑经的长子郑克臧。
这彻底引爆了郑氏集团内部的矛盾,郑成功指责儿子乱伦将他派往厦门,并下令处死昭娘和她的儿子,但郑经拒不接受。这也是说郑成功怒急而死的主要原因。
郑成功死后,台湾群臣因为郑经乱伦之罪,拥立他的弟弟郑世袭(一说郑袭)继承了领袖之位,但远在厦门的郑经立刻自立,以长子身份承袭郑成功爵位,悍然攻台。
郑经虽然行为做事上有些不检点,但军事上确实极具天赋,台湾守军无法抵挡,郑世袭很快被伏军所杀,郑经成功地成为了台湾的统治者。
郑经对台湾的统治,实际上是十分出色的。他在台湾鼓励经商,拉动经济,同时与英国和西班牙人接洽,发挥外交作用,促进贸易;日本的德川幕府亦是台湾重要的贸易伙伴。
同时,郑经还任用重要的手下陈永华,在台湾兴建学校,宣扬教化。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台湾发展得十分繁荣,军事实力大增,这也令台湾与清廷有了长期对峙的可能性。
但郑氏集团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名义上为明臣,实际上就是在台湾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小朝廷,就整个中国的统一进程来说,其实是名副其实的分裂势力。
自康熙元年以来,玄烨从未停止过对台湾的收复政策。但由于台湾孤悬海外,且距离清廷路途遥远,再加上南方还有藩王耿精忠割据一方。
因此主要的政策还是以招抚为主,属于怀柔政策。虽然台湾有许多商贾投靠清朝,但主要的官员和统治势力内部其实是铁板一块,难以攻破。
年轻的康熙知道,如果不打掉盘踞在福建的耿精忠这头“拦路虎”,台湾的收复无异于纸上谈兵;而耿精忠多年以来之所以敢于骄纵自专,是由于他和吴三桂、尚可喜这三位藩王相互勾结,形成一道屏障,彼此援护。
因此,当康熙抓住时机,终于决定“撤藩”,从而逼得三藩先后造反之后,这位皇帝清楚,对台湾,终于也到了开始谋划的时候了。
三藩动乱,郑经以为自己有了与朝廷讨价还价的机会,他在与清廷的沟通中得寸进尺,但此时韬光养晦的康熙将主要目标放在削藩上,欣然同意了将台湾“自立为属国”并进行通商的要求。
这给郑经制造了一种清廷不敢武力攻台的假象。同时,康熙一面平息动乱,一面加紧训练水师。在这过程中,一个重要人物:施琅的出现,也让康熙知道,武力收复台湾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掘墓人:两度降清的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
施琅,字尊侯,福建晋江人。即使放眼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历史,施琅也是一位相当具有争议性的将领。
他的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本人的政治立场却几经变动,成为左右清王朝与台湾局势的关键人物。
身为臣子,自古便有“一仆不侍二主”的说法。能力姑且不论,忠心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但清朝定鼎中原,其实倚仗的大多是前明的降将。
这些人大多被冠以“贰臣”、“叛徒”、“汉奸”之名,比如前面提到过的吴三桂,又比如施琅。施琅原本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部下,谙熟海战,作战骁勇。
但由于郑芝龙投降了清廷,因此身为郑芝龙部下的施琅,自然也成为了清臣。但是,清王朝其实是一个来自北方的民族,他们的骑兵与马战才是真正的精锐之师,对水战并无什么需求。
郁郁不得志的施琅在清廷没有得到重用,这令他郁闷的同时也逐渐产生了另择贤主的心思。
但也许是施琅为人便有些古怪脾气,他并不十分合群。
虽然当时在清廷与南明势力间摇摆不定的将领不止他一个,但不知何故,大家似乎都对施琅没什么好感,甚至与他一同自清朝再次叛变归附南明的其他将领也对他百般排挤。
颇为走投无路的施琅此时也已没剩下多少选择,他回到老家福建,顺海南下,投靠了老上级的儿子郑成功。
然而郑成功心知施琅的能力,也许是出于忌惮,也许是出于对他曾经投清的愤恨,郑成功同样没有重用施琅,长期令他赋闲。
几次起用施琅参加的海战,郑成功都在明知施琅的功绩的情况下对他不予封赏,即使有所奖赐,也极为吝啬,这令施琅感到屈辱。
到了他们两人决裂的“曾德”事件,两人关系终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曾德原来与施琅一样,同属郑芝龙的部下。
但曾德为人品行不端,几次降级,成为了施琅的部下。施琅知道此人性格恶劣,两人矛盾不断。
施琅归附台湾后,曾德善于钻营奔竞,成为郑成功的宠臣,施琅对此大为不满,将曾德捉了回来,处以极刑杀死。
郑成功闻讯大怒,认为施琅是公然谋逆,于是处死了施琅全家,包括他的老父亲和弟弟。一夕之间家破人亡的施琅万念俱灰,再也不愿留在台湾,再次叛逃,重新投靠了清朝。
投降清廷的施琅,受到了康熙皇帝的接纳。康熙非常明白施琅的能力,他优待了施琅,等待攻台的最佳时机。
同时,启用了名臣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在三藩平定之后,管理福建的大小事务。姚启圣不仅对治理当地颇有心得,而且善于用兵,这样就与台湾形成了两军对垒的姿态。
康熙二十年,经营了台湾二十年之久的郑经去世,他同样给后代留下了一个纷争的烂摊子。
他的两个儿子郑克臧、郑克塽与他们背后的陈永华、冯锡范开始了权力斗争,最终的结局以郑克臧、陈永华先后死亡。
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即位,冯锡范独揽大权而告终。郑氏集团幼主即位,能臣被杀,一片混乱。康熙皇帝立刻判断,机会来了。
康熙二十一年,施琅被提拔为福建水师提督,成为了姚启圣的搭档。他们二人都先后上书,陈述了此时武力统一台湾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经历短暂的集结与休整,正式的战役即将打响。
澎湖之战:天时?地利?人和?
部队集结完毕的时间是六月份。其实,直到此时,姚启圣与施琅对于进攻时机仍有分歧。姚启圣认为等到冬天西北风起时再攻击,对军队的优势最大。
而施琅凭借自己对台湾海峡和水战多年的了解,坚信在刮东南风的六月仍然可以一战,并且胜算很大。两人为此争论不休,直到施琅直接上书给康熙,陈述机不可失。
而大战在即,军队不能同时听命于两个将领。康熙深思熟虑,最终决定用人不疑,采纳了施琅的建议,授予他“相机自行进剿”的特权,而姚启圣则要负责后勤补给。
就这样,两位主帅明确了分工,正式向台湾进发。台湾孤悬海外,澎湖就是台湾的最后一道屏障。可以说,攻克了澎湖,则台湾不攻自破。
而台湾显然也清楚这一点,在澎湖列岛建立了严密的军事防御工事。包括炮群、火铳、墙堡、壕沟等等,同时周围海域又有很多浅滩暗礁,机关重重。
而施琅则自投靠清廷开始便夜以继日地研究台湾附近的地形与军事实力,此刻犹如将往日推演的经历一一复现一般,双方都是严阵以待。
此时,台湾的守军将领刘国轩,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错误地估计了清兵对水战,尤其是澎湖一带水战的了解程度,他坚信只要在岛前的平坦开阔地埋伏,以逸待劳,阻止清兵登岛,这场战役便能顺理成章地胜利。
对此,刘国轩也有自己的解释:他认为澎湖一带的天气变幻莫测,此时又正值夏季,台风频繁,只要气象稍变,清兵必然大乱;而自己就可以借助有利地形大打消耗战,将清兵击溃。
他的这种看法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同时,这个设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缺陷,那就是过分依赖天气的变化。
但却没有考虑到,如果天时有差,或者根本没有台风来袭,自己的军队究竟能消耗清兵多久?
事实上,澎湖之战的进行确实与施琅所料不差。
他选择自澎湖的南面进入,自南向北,派出几股疑兵与刘国轩遭遇,而自己率领主力部队直捣黄龙。
虽然初一交手,郑氏守军凭借火铳和打炮获得了短暂的先机,但施琅立刻展现出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
即使他本人一只眼睛被火铳打中,副将腿上也受了伤,但施琅依然奋战不止,指挥清军继续前进。
这极大地鼓舞了手下将士,几位将领都在简单包扎之后继续冲锋,使得清兵士气大振,杀敌无数。
反观守军这边,刘国轩苦苦期盼的台风一直都没有到来,几次起风都很快止息,刘国轩也只好仰天长叹:“天亡我也!”
就在清军节节胜利之时,风向再次转变:海面上忽然刮起了南风,这对自南向北出击的清军来说无异于乘风之翼,更加高歌猛进。
施琅采用了“梅花阵”,即每五艘船成梅花瓣形,将郑氏的船围在中间;而每组之间又可互相策应,令郑军各船之间不能相顾。
刘国轩几乎毫无反击之力,节节败退,自北面撤向台湾,全线溃败。这一战,郑氏军队损失一万两千余人,而清军仅死伤300余人,船只无一受损。
盘踞在台湾三代的郑氏家族,就这样在施琅闪电般的攻击速度下迅速瓦解了。等到施琅攻上台湾岛,郑克塽立刻投降,这前后加起来,也不过仅仅八天的时间而已。
困扰清朝二十余年的心腹大患,至此完全解决。经此一役,施琅功勋卓著,加封靖海侯。台湾也从此正式划入清朝版图,成为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虽然后代的评价中,对施琅的态度褒贬不一,但从中国必将统一的历史进程来看,施琅确实在日后为中国统一做出了贡献,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已故著名明清史专家傅衣凌先生曾指出:“郑成功的复台和施琅的复台虽各有具体原因,但是都隐藏着中华民族的大义。”这句话是十分中肯的。
无论是郑成功驱除国外侵略者,还是施琅统一台湾,都对中华民族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台湾局势似乎重现了当年的旧景,但我们也相信,中华统一的伟业,必将顺应历史发展的洪流,再次实现!
文/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