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人从生下来就注定死亡,在人间挣扎的几十年中,生存还是死亡,一直是人心中过不去的坎。人活到极致,便想求长生,如秦始皇东海求长生不老药。但也有人,活到极通透,愿意用自己的命换取大义。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朝代。提起清朝,有人们赞叹的康乾盛世,却也有令人扼腕叹息的"文字狱"与闭关锁国。清朝前期确实涌现了极多的贤明帝王,如康熙、雍正、乾隆等。
然而清朝减缓了我国的发展速度,汉唐时期我国是领先世界的大国,而到清朝末年,经济与科技实力的巨大差距让旧中国沦为列强争相抢夺据为己有的私人宝库。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是愚昧的,总有人能在危急时刻站出来,敢于对上位者提出意见,意图拯救现状。
公车上书,改革救国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甲午战争清朝战败,清政府再次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前几十年间清朝在对外抵御侵略的战争中屡战屡败,所接连签订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早已让百姓不堪重负,而仁人志士也对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痛心不已。
于是在又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康有为同梁启超二人,召集了六百余名举人,组成维新派,洋洋洒洒一万八千字"上今上皇帝书",呈到光绪皇帝案前。"下鼓天下之气",对下鼓舞天下的士气,不要让战争的失败打败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迁都定天下之本",北京已经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侵略,且处于海岸线附近,一旦失守将无险可守,而刚刚失败的甲午战争证明海军并非那么可靠。
虽然"上书"被清政府拒绝,因为当时的皇帝虽然是光绪帝,但实际掌权者确实慈禧太后,是旧封建贵族利益的受益者与维护者,"上书"内容严重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因此注定不能同意。
大树难撼,蜉蝣亦要以身殉道
但读书人大都有着不屈的气节与恒心,否则不会十年寒窗。维新派以"变法图强"为口号,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谭嗣同就是其中一个。新思想迅速传播,社会上的人深受鼓舞,在清政府的统治下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此时,维新派正式走进了政治舞台,开始了持续百日的"戊戌变法",亦称为"百日维新"。
虽然面临旧贵族的阻挠,很多措施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退步,可就是有这样的人,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先前的妥协不过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当变法真正开始,利益受到触碰,旧贵族的反噬也随之涌来。
清廷已经从人心上腐朽了,所谓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不过是想临时铸就一个看起来坚固实则不堪一击的外壳,包裹住腐朽的内里。维新变法很快失败,维新派遭到贵族的"围剿",康梁等人彻底灰心,为躲避杀身之祸,远走他乡。
而谭嗣同,心中的志气不消,他愤怒,他不甘,他好不容易打开了这混沌时局的一道口子,好不容易有机会改变现在国家的屈辱地位,就这样失败了吗?
长存心间,是君子亦是英雄
谭嗣同知道,是长达百千年的封建社会让人心愚昧了!仅仅是旧贵族在阻挠吗?不,不是,是当下的百姓没有救国图存的意识,长久的闭关锁国让国人夜郎自大,面对外部的侵略被打的措手不及,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人若是自己愿意跪着,无论怎样也没办法让他们站起来。
谭嗣同身上的血液仿佛都被点燃了,他不走,不走!他要用自己的鲜血为这时局祭奠,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唤醒愚昧的国人,他不相信这个曾经强大而自信的民族就此沉沦于奴性中,他不相信这世间没有清醒的人。
他不愿意!他不愿做"鸿毛",他要做重于泰山之人,敲醒所有中国人的钟,告诉他们"寒冷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心中的义。古来变法者众多,春秋战国,乱世争雄,秦国身处贫瘠土地却能在其中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后的赢家,"商鞅变法"当居重中之重。
然而变法总是要损害大势力者的利益,流血牺牲也在所难免,商君为秦国殚精竭虑,将秦国的综合国力推至顶峰,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车裂"结局。变法若成功,慈禧便从清政府实际掌权者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太后,因此她绝对不允许有人触碰她的逆鳞。
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决定以身殉道,慈禧丝毫没有感触,她对这些妄图掠夺自己权力的读书人恨之入骨,全然没有了面对西方列强时的软弱无能。六君子被判以斩首之刑,用大将军刀执行,这种刀十分钝涩,会给被行刑者以巨大的痛苦与屈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在刑场上发出最后的呐喊,妄图喊醒台下围观的群众。然而这些围观的人们并不知道台上的犯人是谁,为何而死,只是为了看热闹而来,甚至发出了笑声。
不知谭君赴死前,看见这些麻木的人愚昧的笑,可否会觉得有一丝悲凉?本应精彩的人生,为了这个国家早早就义,虽没能叫醒愚昧的人,却唤醒了更多有志之士的勇气,此后仍有无数人在为拯救中国而接连站起来,谭嗣同的牺牲是有意义的!如今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记住先人为了今天的安乐所付出的鲜血与生命,时刻警戒于心!
文/赵贺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