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是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他于1953年9月成为苏联一把手后,在长达10余年的时间内在国内外舞台上呼风唤雨,直到1964年10月突然下台。
赫鲁晓夫下台并非权力平稳过渡,他是被强迫退休的,也就是说是被罢黜的。
赫鲁晓夫是个性格鲜明的人,一方面,他率性而为,行事无从预料,活泼好动又性情直爽。
另一方面,他也具有相当的政治智慧,几乎没有人能驾驭他,赫鲁晓夫被公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滑头。
赫鲁晓夫是个理想的社会主义者,他一心想让国家摆脱贫困,曾下令食堂免费供应面包。
但他也经常冒出一些乌托邦式的想法,如改组农业部,把地方党组织一分为二分别建立主管农业和主管工业的两个党组织,大力推广玉米种植,增加化肥生产和扩大灌溉面积等,但未收到应有的效果。
他想通过这些方式,一举解决各种问题,这无疑是不现实的。
赫鲁晓夫对自己设想的共产主义做过如下阐述:
这就意味着让所有的儿童都进入寄宿学校,让所有的孩子从出生到受完教育都由国家加以保证,让所有的老人从某一年龄开始在各方面都得到保障。我想,再干上一两个计划,我们就能够做到让所有的人都有饭吃,我们将会有面包和肉,谁想吃多少都行。不过一个人只能吃那么一些,多了也吃不下。连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一些食堂,在那里你可以随便交点钱,就想吃什么吃什么。为什么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下却无法做到这点呢?
赫鲁晓夫有些急功近利,在他十年当政生涯中,常常搞出一些不理智的新花样,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苏联的经济状况并没什么好转,反而发生了恶化。
1961年的货币改革失败,导致物价上涨,让他声誉受损,他的“人民庇护者”光环已经被动摇了。
1963年,由于严重干旱,导致农业歉收,许多城市不得不实行购物卡制度。苏联首次从国外采购了940万吨谷物,约为当年收获量的10%。商店里已见不到面粉、饼干、甜饼、肉类的踪影,买牛奶排起了长队。
而赫鲁晓夫打破习以为常的管理体系、裁减军官队伍、拒绝赋予肃反工作人员特权,引得机关、军队和克格勃等都开始反对他。
最高权力集团之所以不喜欢赫鲁晓夫,还有个人方面的原因。赫鲁晓夫将中央委员们像小孩子一样随意呼来喝去。对待主席团的同事,在遣词用语上也毫不客气,经常听到:傻瓜、无赖、懒蛋、死苍蝇、可怜虫、臭狗屎之类的词。
赫鲁晓夫身边的人许多都不赞成他的自由主义行动:如批判斯大林,庇护索尔仁尼琴和特瓦尔多夫斯基,试图寻求与西方的共同语言,裁减军队和削减军工生产等等。
至于这次政治密谋究竟如何发展并成为事实,当后来有条件让主要参与人说出实情时,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许多真相今天已无从知晓。
一般认为,积极参与其中的有两个集团。
一是谢列平和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谢列平是年轻干部的领袖,这些人在推翻赫鲁晓夫过程中表现得极为坚定。谢米恰斯内是克格勃主席,没有他的首肯,反对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基本上无法成功。
二是主席团委员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和波利扬斯基。这些人都受够了赫鲁晓夫,他经常让他们处于紧张状态。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当时年龄和职级都不高,不是最高权力集团的核心成员,单靠他们的力量难以撼动这棵大树,没有勃列日涅夫等人稳定局势,他们的行动会发展为一场混乱。
由此来看,勃氏主导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根据勃列日涅夫时代长期担任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格里申后来回忆,勃列日涅夫曾请求他支持让赫鲁晓夫退休的提议,赫鲁晓夫时期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戈雷切夫的回忆也与此相同。
而中央主席团委员沃罗诺夫说,勃列日涅夫在邀请他去打猎时招募了他,当时坐在车里的共有三人,除了他和勃列日涅夫,还有一人就是后来接替勃列日涅夫的安德罗波夫。
沃罗诺夫说,勃列日涅夫拿着一份高层领导人名单,姓名上打着记号,表明和谁已经谈妥,和谁还需要进行商谈。
赫鲁晓夫当政十年,不可能没有忠于他的人,不过在1961年10月一次会议上,他主导通过了一项新的章程,让他这些最忠诚的支持者变得动摇了。
按照赫鲁晓夫的意图,要求不断更新领导机关,区委每次选举必须更新一半人员,州委更新三分之一,苏共中央委员会则更新四分之一。
更关键的一点,超过55岁的干部都被他称为“老头子”,属于潜在被替换的对象。
如果照此行事,不出三五年,各机关和共和国的领导将会来一次大换血。
这就是官员们忌恨赫鲁晓夫,拥护勃列日涅夫的原因之一,当时的勃列日涅夫抓住了这一点,他以此说动了忠于赫鲁晓夫的乌克兰第一书记谢列斯特、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科罗琴科、格鲁吉亚第一书记姆扎瓦纳泽等人。
谢列斯特回忆,1964年7月,他正在克里米亚国家别墅疗养,勃列日涅夫突然跑来看望他,两人一番闲扯后,勃列日涅夫开始进行试探,随着话题的深入,勃氏终于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勃:彼特罗,你应该帮助我们,支持我们!
谢:我不明白,究竟需要在什么事情上支持谁?你解释一下吧。
勃:赫鲁晓夫极不尊重我们,常说粗话,给我们起绰号、扣帽子,遇事擅自作出决定。
看到谢列斯特装傻,勃列日涅夫使出了杀手锏:他不久前宣布,我们的领导层已经老迈,必须年轻化,他打算把我们大家统统赶走。
勃列日涅夫所言不虚,谢列斯特曾亲自听到赫鲁晓夫讲过:中央委员会主席团里老头子成堆...
勃:你多少岁了?
谢:满55了。
勃:这么说,按照赫鲁晓夫的看法,你也是老头子了。
谢列斯特继续装糊涂:赫鲁晓夫为干部年轻化操心,这很好,是应当一代代传承。
勃:实际上他是想赶走富有经验的干部,好让自己决定一切事情。
勃列日涅夫意味深长地说:彼特罗,我对你抱有很大的希望。
勃列日涅夫离去后,谢列斯特反复斟酌他该怎么办,数天后,他决定再征求一下波德戈尔内的意见。波德戈尔内在去莫斯科之前担任乌克兰的领导人,谢列斯特正是他提拔的。
波德戈尔内邀请谢列斯特去他那面谈,他告诉谢列斯特:我知道你和勃列日涅夫的谈话,你要正确理解正在发生的一切。
随后,勃列日涅夫走了进来:咱们就别再玩捉迷藏了,你应当出席中央全会,没有乌克兰和乌克兰所选出的中央委员的意见,这个问题不可能解决。
乌克兰对苏联举足轻重,也是赫鲁晓夫的主要靠山,谢列斯特被争取意味着赫鲁晓夫的靠山不再可靠。
即便如此,赫鲁晓夫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多年的政治经验,让他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就在他临动身去休假前,他突然找来波德戈尔内,直截了当地说,克格勃工作人员加柳科夫向他儿子谢尔盖透露了一个秘密,有一伙人想搞掉他,而波德戈尔内与此事有关。
波德戈尔内吓得魂不附体,脸上却装得若无其事,他眼皮也不眨地说自己一无所知,并建议责成国家安全委员会查明全部事实。
赫鲁晓夫未置可否,他把这件事交给了米高扬调查,吩咐他找加柳科夫的上司,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伊格纳托夫问清楚。伊格纳托夫正是积极参与的人员之一,他当初被赫鲁晓夫免去中央委员会书记后意见很大,一直在说服老朋友们反对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的警觉不止如此,他天生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否则不会在与贝利亚、马林科夫、布尔加宁等人的政治搏斗中胜出。
甚至,他还给朱可夫打了电话。
自从1957年10月朱可夫被解除国防部长职务以来,七年中他们从未有过交谈,朱可夫被勒令退休后,常年处于克格勃的监视之下。
赫鲁晓夫的助手记载,赫鲁晓夫与朱可夫通电话,计划在休假之后与他会面。从现象看,他想让朱可夫重返政坛,假如朱可夫加入赫鲁晓夫阵营,他的对手们就很难再有成功的希望。
突然之间赫鲁晓夫给朱可夫打电话,让众人大惊失色。9月29日,得到风声的波德戈尔内立即通知谢列斯特,让他火速飞往克里米亚迎接前去疗养的赫鲁晓夫,要求他详细转告谈话的内容,并让他在赫鲁晓夫身边安插一个可靠的人,留心他的情绪变化。
反对赫鲁晓夫的人意识到,如果不抓紧时间动手,疗养归来的赫鲁晓夫就可能先发制人,收拾掉他们。
(苏联历史系列文章)
=篇幅原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