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陆上,有这样一个国家,他有着丰富的矿藏和石油资源,有超过两亿的人口和广袤的农田。
但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却没有让这个国家迈向富裕的天堂,反而沉迷于“内斗”与“混乱”中不能自拔,复杂的形势和不稳定的政坛让这个国家成为了奇葩联盟一员,他就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大国”——尼日利亚。
一:尼日利亚奇葩起源
尼日利亚历史悠久,是非洲少有的文明古国,14至16世纪,不可一世的桑海帝国统治着这片土地。
但随着殖民主义的崛起,尼日利亚无力抵抗西方列强的入侵,于1914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被纳入到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体系之中。
二战结束后,英国无力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各殖民地先后掀起了民族革命,寻求独立,尼日利亚也不例外。
已是明日黄花的英国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妥协。
1954年,尼日利亚取得了内部自治权,9年后,当局宣布成立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正式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然而,独立后的尼日利亚,并没有迎来理想中的发展契机,反而陷入了一个诡异的政治怪圈中。
当时,尼日利亚政坛分为两派:
一派由北部地区的豪萨人主导,他们大都是殖民时代的“优秀公民”,是协助英国政府管理当地人的自治官吏,拥有良好的教育和政治资本。
一派则由东部地区的伊博人主导,这些人大都是石油商人出身,在石油贸易中赚了个盆满钵满,但政治资本不足。
这就导致双方在利益分配上意见不一,进而产生冲突。
时间来到了1966年1月16日,一群不满豪萨人的伊博人军官指挥军队发动了政变,杀死联邦政府和其余各区总理以及大部分军衔在少校以上的军官。
时任尼日利亚陆军总司令,伊博人领袖依龙西少将接管政府,一举登上尼日利亚政坛之巅。
然而,靠屠杀上位注定是死路一条,依龙西也不是什么逆天的主,在话事人位置上坐了半年,就被豪萨族军官推翻,依龙西本人也死于非命。
陆军参谋长戈翁中校接管了政权,随即对伊博人展开了清算。
新任伊博人领袖奥朱古担心再这么下去,伊博人将彻底沦为豪萨人的刀下鬼,于是在1967年5月30日宣布东区将推出联邦,成立一个以伊博人为首的新国家——比亚法拉共和国。
要知道,东区是尼日利亚的石油主产地,没了东区就等于断了尼日利亚人的财路,为了阻止国家分裂,戈翁发布了全国总动员令,向比亚法拉共和国发起了全面进攻,尼日利亚内战就此爆发。
二 反复横跳
尼日利亚内战的爆发,让各国意识到这是一个拉拢人心的绝佳机会,英法美苏争相在尼日利亚培养自己的代理人,试图从这场战争中攫取更多的利益。
率先登场的就是尼日利亚前宗主国英国,为了保护自己的传统殖民利益,英国政府选择站在了由戈翁领导的联邦政府一边,向其提供了大量的军火援助。
英国人的行动打破了尼日利亚内战的平衡,自然引起了其他利益集团的不满。
美国一直把尼日利亚视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西方橱窗”,也将其当成了头号援助对象,但是美国一向喜欢两头下注,也以“人道主义”的名义给比亚法拉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援助物资”。
而作为英国人的死对头,法国在比亚法拉有大量的石油企业,法国当局担心联邦政府胜利后,东区的石油利益将尽数被英国人收入囊中,于是向比亚法拉提供了大量资源,同时指使原法属西非各国承认比亚法拉。
而作为法国推行欧洲一体化政策的伙伴,联邦德国和西欧部分国家也承认比亚法拉的独立,给这个伊博人政权更多的国际空间。
各国的角力给尼日利亚内战蒙上了未知的面纱,列强虽然为内战双方提供了物资援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战局。
为了改变这种相持的情况,戈翁决定向苏联求助。
而此时的苏联,正在勃列日涅夫的带领下,在冷战对抗中一骑绝尘,亟需在非洲地区需要一位新的代理人,戈翁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众所周知,勃列日涅夫最出名的就是大方,对于戈翁的请求,勋宗大笔一挥,直接把援助额度给拉满,给尼日利亚政府军配上了最先进的苏制装备。
有了苏式装备的加持,尼日利亚联邦政府可谓是如虎添翼,比亚法拉的军队节节败退,最终于1970年1月向尼日利亚联邦投降。
两年半的战争让尼日利亚元气大伤,东区伊博族人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00万,势力大大削弱,再无翻身之机,沦为了尼日利亚政坛的边缘一族。
而成功维护国家统一的戈翁将军,成了尼日利亚人心中的民族英雄,旋即开始了他“多姿多彩”的政治生涯。
内战时期列强的各路援助让戈翁明白尼日利亚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让他完全可以做到待价而沽,将整个国家当成赌桌上的筹码,在各路列强之间反复横跳。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勃列日涅夫虽然大方,但援助不是白给的。
战争结束后,苏联开始在尼日利亚内部扶植亲苏政治团体,为尼日利亚年轻人提供苏联大学的免费入学机会。
戈翁担心再这样下去,从苏联回来的人会架空自己的权力。
于是他下达命令,终止尼日利亚人的留学项目,反正现在也无战事,把前来指导的苏联军工和专家也一并驱逐了。
戈翁的翻脸让苏联方面猝不及防,勋宗虽然恼火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块肥肉从自己的嘴边溜走。
在驱逐了苏联在尼日利亚的势力后,戈翁开始寻觅新的金主,于是他又找上了前宗主国——英国。
为了能让英国人“心甘情愿”为尼日利亚掏钱,戈翁给英国开出了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条件,给了英国炼油企业最高优先级,可以与尼日利亚本土的开采企业优先展开合作。
同时还放开了对英国资本的管制,还向英国政府表示,如果英国在非洲地区有任何需要,尼日利亚甘愿当英国的排头兵。
此时的英国就像一个被渣男PUA的小姑娘,听信了戈翁画的这张大饼,给尼日利亚提供了大量的低息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尼日利亚建立起了像样的石油产业。
拿到大把甜头的戈翁,随即就把承诺丢到了脑后。
上世纪七十年代,南非黑人为了抗议当局的种族隔离政策,掀起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为了维护在南非的英国人的利益,英国政府选择站在南非当局的一边,并拉上其余的英联邦成员国和非洲小弟,来为南非当局站台,尼日利亚也是其中之一。
然而,作为土生土长的非洲黑人,戈翁怎么可能会站在搞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政府一边,正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是真的听英国人的话,那以后的非洲穷哥们还怎么看自己。
于是戈翁果断拒绝了英国政府的要求,并在国际社会上大肆批评南非当局的种族隔离政策,狠狠地在第三世界前刷了一波好感。
遭遇背刺的英国政府固然不爽,但木已成舟,如果贸然终止对尼日利亚的援助项目,那么最终蒙受损失的只有英国人自己,只好吞下这颗自己酿成的苦果。
在薅完英国人的羊毛后,戈翁又把目标发到了美国身上,美国在尼日利亚内战期间曾两头下注,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自然引起了戈翁的不满,但正所谓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如今尼日利亚境内四海升平,只逮着英国这一只羊薅不太厚道。于是在戈翁的授意下,尼日利亚外交部主动向美国政府释放善意,美国人见对方抛来橄榄枝,于是就坡下驴,表达了支持戈翁维护国家统一的理念。
戈翁靠一手反复横跳,薅足了西方世界的羊毛,仗着自己手里丰富的石油资源,让尼日利亚在非洲的威望值拉满,成了一个数一数二的地区大国。
三 黑暗统治
在戈翁的领导下,尼日利亚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成了非洲地区最大的产油国,同时也加入到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有了更多与西方列强讨价还价的筹码。
然而,经济上取得的成就并没有给戈翁带来更多的政治利益,1975年7月29日,戈翁的老下属加尔巴不满戈翁的独裁行径,与当日凌晨发动了不流血政变,在全国各大电台宣读了关于解除戈翁总统职务的文书。
而此时的戈翁正在乌干达参加首脑会议,来不及回国处理政变的他顿时从一国元首变成了政治难民。
但是加尔巴的政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尼日利亚,虽然他对尼日利亚政体进行改革,并扶植了文官政府上台,但并没有触动庞大的军队势力。
此后一段时间,尼日利亚军事政变不断,政局动荡不堪,经济发展完全陷入到了停滞之中。
长时间的动荡和混乱的政局自然催生了新一代的政治强人。
1993年11月18日,时任尼日利亚国防部长的阿巴查接管了尼日利亚政府,成为该国第7位军人统治者。
阿巴查上台后,立刻宣布解散政府和各级议会,所有地方官员通通被解除职位,选派军官和警察接管地方政府权力。
阿巴查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尼日利亚人民的不满,工会组织工人们在首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军政府示威。
面对汹涌的民意,阿巴查对外表示军政府只是过渡,并承诺在局势稳定后,将重新进行选举,表达了自己民主化过渡的诚意。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阿巴查的缓兵之计。
在1998年的总统大选中,阿巴查允许了五个全国性政党的存在,而这五个政党所推举的候选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阿巴查自己,可谓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了。
如愿登上“民选”总统的阿巴查,一边镇压昔日政敌,一边利用权势为自己牟取利益。
但多行不义必自毙,阿巴查没能在总统的位置上坐太久,1998年6月8日,原本计划出访海外的阿巴查心血来潮,在凌晨四点钟离开总统府,前往郊外的一处别墅里开狂欢派对,结果在狂欢之时突然暴病而亡,第二天就被当局草草掩埋,就此结束了自己荒唐的一生。
阿巴查死后,国防参谋长阿布卡巴尔成为了新任话事人,但他没有成为独裁者的野心,在他的领导下,尼日利亚终于完成了还政于民的计划,于次年2月重新进行了总统大选,国家就此走上了正轨。
结语
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尼日利亚经历了从殖民——独立——军政府——民选政府的四个阶段,作为一个拥有海量资源的非洲大国,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尼日利亚一直是西方列强争取和压榨的对象。
然而尼日利亚的军事政治家们运用智慧,在冷战期间反复横跳,成功薅足了西方各路强国的羊毛。但军人政治动摇了这个国家的国本,时至今日,尼日利亚仍然被腐败和民族矛盾所困扰,尼日利亚王子更是成了代表这个国家的标准骗局,这个国家的未来,仍是一片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