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是俄罗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印记;时代创造了他们,他们也见证了这个时代。
曾在俄罗斯一手遮天的寡头们究竟有多牛逼呢?
他们轮流坐庄俄罗斯首富之位,占据国家一半以上的财富;他们中有人被称为“克里姆林宫之父”,染指政治左右竞选;甚至在普京上台初期,他们成立专门的“反普京基金会”,妄图一脚踹下这个毛头小子。
好在,普京也不是个吃素的主。
上台的口号便是“把寡头作为一个阶层消灭掉”;半年内把寡头集团的灵魂人物驱逐出境,三年内逮捕全俄首富。
铁血手腕,雷厉风行,对得起大帝之名。
而在这场政治大戏中,寡头们如何平地而起,普京又如何手起刀落呢?
别列佐夫斯基:潜逃英国,客死他乡
别列佐夫斯基虽不是寡头集团中最有钱的,但年纪最长的他却是这个集团的灵魂人物。
是他,把寡头们引向政坛,为叶利钦牵线搭桥,达成双赢互利的权钱交易;也是他,在普京上台后留恋权势不肯松手,最终落得客死他乡的悲惨下场。
别列佐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一个高知家庭。父亲是化工厂的总工程师,母亲是科学研究员。
如此家庭,本应是幸福平坦的生活之路,却因别列佐夫的种族身份让他处处受到不公待遇--他是犹太人。
即使成绩优异,他也只能上二流大学;即使能力出众,他也无法进入密要机关,只能留校做了一名数学老师。
教书育人至少也能温饱,别列佐夫本来也算是认命了;但一次命运的召唤让他走上了不平凡的寡头之路。
43岁这一年,全俄汽车联盟邀请别列佐夫为公司运营做一套数学理论模型。别列佐夫在钻研摸索之间,猛然发现汽车利润竟如此之高,于是痛定思痛,弃文从商赚大钱!
别列佐夫不仅高知,犹太人的商人智慧在他身上也是展现无遗。
他先是成立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为了拿到国有汽车厂的销售代理权,他对汽车厂的销售主管许以自己公司总裁一职,利润三七开,而自己只赚小头。
如此一番操作,别列佐夫拿到了市场最低代理价;并在内部人的配合下,货款都是压上一年再付。
四年的汽车销售,让别列佐夫从一个穷酸的教书先生一跃成为坐拥2.5亿美元的汽车大亨!
然而,野心之路并不止于此。
别列佐夫相继收购了西伯利亚石油公司51%的股份和俄罗斯公共电视台;更重要的是,他抱上了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大腿。
叶利钦想出版回忆录,别列佐夫便收买出版社,为总统变相输送100万美元的版权费;叶利钦想要连任,别列佐夫联合其他寡头贡献政治资金和媒体力量,稳定叶利钦的总统宝座。
难怪叶利钦见了别列佐夫,都要亲切地喊上一声“家人”。
叶利钦和别列佐夫
普京上台那一会,正是别列佐夫声势滔天之时。
尽管普京再三警告他们“赚钱可以,但不要染指政治”;但在山顶站久了的别列佐夫依然狂妄地叫嚣:
只要我愿意,我可以让一只猴子当总统。
如此猖狂和无脑,不拿你开刀,试问拿谁?
普京上台后,俄罗斯检方就以金融诈骗、贪污等罪名起诉别列佐夫;这位寡头一看风向不对,做了几番挣扎后,迅速变卖自己的在俄资产,潜逃至英国。
刚到英国时,别列佐夫还是贼心不改,公开宣称要推翻普京,并雇佣特工暗搞刺杀行动;但随着坐吃山空,婚姻失败被分走大半财产,官司失利资产大幅缩水,别列佐夫渐渐不复当年的狂妄和嚣张。
甚至在他晚年之际,一直坚持给普京写信,想要带着家产回到故土,希望普京能放他一条归路。
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他说道:“我再也不想和政治扯上什么关系了。现在我已经67岁,没有比回到俄罗斯更让我渴望的事情了”。
寥寥数语,公开向普京示好,也是一个步入残年老人的思乡之言。
然而,就这场采访后的第二天,别列佐夫被发现死在了自己的公寓里。至于死因,到现在依然没有定论。但多数人推测,别列佐夫思乡之情甚重,对西方国家来说早已没有利用价值,不如早早了断,省的夜长梦多!
逃至国外的别列佐夫,生前是一个提线木偶,死后也不过是一枚无用的弃子罢了!
而对于他来说,日夜思念的故乡,终究成了回不去的地方。
霍多尔科夫:把反普京当成终身事业
霍多尔科夫斯基是俄罗斯的首富,也是寡头中资产最盛者。
他与普京的斗争最为胶着。他资助普京的反对势力,向西方国家示好,并表示要拿出7亿美元终身反普;
而普京也是步步为营,上台三年间将霍多尔科夫送进大狱,蹲了10年;如今又向躲在德国的霍多尔科夫发布国际逮捕令,势要把罪恶之头逮捕回国。
霍多尔科夫也是个犹太人,同样出生于高知中产家庭;不同的是,霍多尔科夫从小就有一颗从政的心,并且随着年岁渐长,这个小心思变成了勃勃的仕途野心。
然而阻碍他的依然是“犹太人”的身份。大学毕业后的霍多尔科夫想要进入军工国企,但别人一看他的身份,立马严词拒绝。
霍多尔科夫只能退而求其次,留校做了共青团的副书记。正是在这个岗位上,他大大发挥了自己犹太人的经商属性,什么赚钱搞什么,成功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他利用共青团书记的身份,在西欧国家购得一批电脑,回国以8倍的高价卖出;在苏联禁酒令期间,从东欧进口假酒,贴上高端品牌的标签,在黑市高价卖出。
此时,霍多尔科夫只是个薄有资产的倒爷;成为商业寡头,他还差站上风口的一脚。
1989年,苏联倡导自由经济,允许个人开办银行。霍多尔科夫乘风而上,创办了自己的私人银行。
为了给自己的银行造势,霍多尔科夫在电视上轮番宣传;并让员工进行“扫街模式”,深入民众发送传单。
几年的功夫,霍多尔科夫的银行在金融业中已成龙头之势;而赚得盆满钵满后,这个商人把手伸向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1995年,霍多尔科夫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而该公司的真正的市值高达70亿美元;而后,他又以同样的手段,低价收购了东方石油公司等30多家国有企业。
以至于普京上台时打开账本,惊然发现偌大的俄罗斯,只有4%不到的国有企业掌握在国家手中。
国家的奶酪动不得,怎么吃的就得怎么吐出来。
然而进了口袋的钱,又有几个人舍得再掏出来呢?于是,霍多尔科夫悄悄向国外转移资产的同时,重金资助国内外的反普京势力。
台上,是政治大戏;台下,是生死较量。
2003年,霍多尔科夫在西伯利亚机场被武装特工团团围住,紧接着以多项罪名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
霍多尔科夫在监牢里的日子可不好过,住的是8人间,吃的是烂粥和土豆,每日要在冰冷的库房里劳作,再也没有商业大佬的喧哗富贵。
除此之外,霍多尔科夫在监狱里也颇受“照顾”。先是在2006年和狱友产生纠纷,脸上被划了一刀;接着又因“性骚扰”狱友被起诉;2010年因“在狱中不安分”的罪名追加了4年刑期。
普京是想霍多尔科夫把牢底坐穿。无奈这位寡头的西方盟友声势浩大,斥责普京“政治迫害、没有人权”。
2013年,普京迫于国际压力,在一份特赦名单中,把霍多尔科夫的名字加了上去。
出狱后的霍多尔科夫,直接乘坐私人飞机飞向德国,而在机场负责接机的,是德国外长根舍尔。
如今,霍多尔科夫还是会偶尔露面,指责普京是非的同时,暗中策划反普活动。
只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再怎么蹦跶也不过是落跑的败寇而已。
在普京的秋风扫落叶之间,寡头们日渐势颓。曾经的锣鼓喧天如今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回音。
所剩不多的几个,也是立正站好摆正自己的姿态,上交资产的同时,远离政治中心。
俄罗斯寡头是教科书般的典型,他们给每个国家的商贾们敲响警钟--作为商人,立场比利润重要。
然而物欲和野心之下,又有几人能读懂历史的警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