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清朝皇妃为何都要穿“花盆底”?不单单是为了好看,更为方便皇帝

清朝皇妃为何都要穿“花盆底”?不单单是为了好看,更为方便皇帝

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000多年前,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就指出了一个问题:很多东西正是因为它没有什么具体的价值,所以它才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在人类的自我审美方面,更是如此。

譬如清朝时期的缠足习俗,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那就是一种对女性的摧残,而且缠足之后的脚变得畸形,很是难看。而当时的人却因为缠足这种没有具体价值的行为变得疯狂,乃至于全国上下都缠足起来,为的就是看到女子走路时那种摇摇欲坠的病态。其实,清朝除了让女子缠足这种陋习之外,其他的陋习也是相当的不少,比如“花盆底”。

清朝妃嫔为何要穿“花盆底”?不仅是因为美观,更为了方便皇帝。“花盆底”是什么?可能大家并不太清楚,不过看清宫戏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清朝嫔妃的鞋子下面有一个巨大的“底”,这个“底”就是所谓的“花盆底”,因为它的形状有点儿像是花盆,所以它被称作“花盆底”。那么,为什么清朝嫔妃要穿“花盆底”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清朝比较奇葩的审美观念:一方面他们为了显示自己比汉人高贵,所以在审美上处处贬斥汉人的审美;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文化短暂,又比较野蛮的部落,他们私底下又特别羡慕汉人的审美。比如清朝大力推行“剃发易服”,乾隆自己却偷偷的穿汉服,也让他的女人穿汉服。

而“花盆底”也是基于这样一种奇葩的审美。一方面他们在明面上严令禁止清朝皇族裹足,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羡慕汉族女子那种摇摇欲坠的病态。考虑到当时皇宫是禁止与汉族通婚的,即便是包衣也要遵守不裹足的命令,所以他们想出来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这就是花盆底。

我们可以想像,一个女子穿上这么一个构造上非常不稳定的“花盆底”,她走路的时候会怎样呢?答案是,摇摇欲坠,跟缠足差不多。花盆底由于底部一个高高的突起,导致整个人的重心都上移,所以人容易站不稳;加上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所以更加使得穿这种鞋子的人很容易摔倒,正是这样的设计,让满族女子不裹足也能有摇摇欲坠的感觉。

为了安全起见,“花盆底”还会根据年纪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截面积,年轻的嫔妃正是争风吃醋的年纪,身体也结实、灵活,所以她们穿的“花盆底”会特别高,或许跟现代的高跟鞋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年纪大的嫔妃不用去争风吃醋了,身体也不结实了,所以会渐渐的把花盆底的高度降低,横截面积扩大。

与此同时,花盆底的这种特殊形制的鞋子,也是为了方便清朝皇帝。所以清朝皇帝从部落发展而来,而且极度鄙视中原的“繁文缛节”,但是来到中原之后,就觉得“繁文缛节”还真的就是好,比如中原人不同等级地位的人,会穿不同的衣服。这就避免了皇帝突然间记不清官员官品等级的尴尬。

所以清朝皇帝在嫔妃的服饰上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就比如这个“花盆底”。我们在电视剧上都能看到,清朝皇帝个个都特别“热爱”嫔妃,所以那么多的嫔妃怎么区分开来呢?何况以咱们现在的经验也知道:丑的人各有各的丑法,美的人脸型却非常的相像。万一皇帝一下子记错了嫔妃的样貌和名字,那岂不是很尴尬?

何况皇帝要记住的人名太多了,后宫佳丽又多,所以记错名字的事情也不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花盆底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不同嫔妃的花盆底的高度、大小、材质都有略微的差别,因此走路撞击地面的声音也会有差别,包括它的样貌都是不一样的。清朝皇帝在突然记不起名字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她的脚步声分辨她是谁。

不过,归根到底,这种“花盆底”跟裹足一样,是一种畸形的审美,也是对女子身心的一种伤害,它如今已经被历史所淘汰。然而,正所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现代畸形的审美也同样很多,比如“高跟鞋”、“瓜子脸”、“整容”,这些东西估计以后也会被我们的后代骂作今日的“封建糟粕”吧!s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名字,因为,皇妃,畸形,清朝,花盆,后人,女子,审美,皇帝,观点评论,嫔妃,清朝,女子,皇帝,花盆底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字,因为,皇妃,畸形,清朝,花盆,后人,女子,审美,皇帝,观点评论,嫔妃,清朝,女子,皇帝,花盆底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字,因为,皇妃,畸形,清朝,花盆,后人,女子,审美,皇帝,观点评论,嫔妃,清朝,女子,皇帝,花盆底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