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晚清明明没钱,为何还敢承诺赔款,动辄上亿两白银?慈禧表示简单

晚清明明没钱,为何还敢承诺赔款,动辄上亿两白银?慈禧表示简单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晚清的社会状况,或者说对看过的清末旧照印象,相信许多人的脑海里都会蹦出同一个字。那便是“穷”,文字记载清末的百姓衣不蔽体,食不饱腹。有人为了2000文钱,便愿意卖掉自己的闺女,有人饿得瘦骨嶙峋。在鲁迅的笔下就有过一个令人印象很深刻的穷人,那是他的好友闰土,童年时有着圆脸蛋的怕羞少年。

长大之后却是一副灰黄的脸,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闰土的变化或许有着一部分原因是人的成长,可更多的,是因为穷。没日没夜的劳动,所以手像松树皮,有着不符年龄的很深皱纹。但就算他为了生计,变得这副模样,还是只能穿着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而对于清末的中国来说,还有千千万万个闰土这般的百姓,甚至是比他境遇更差的。相比照片更为直接,清末的百姓衣服总是破破烂烂的,看起来有点灰头土脸。拥挤的破平房,带着尘土的路上,满大街都是蓬头垢面的行人。还有婴儿时期便成了乞丐的,看得令人心酸,所以说对于晚清的印象是穷。

然而困窘的大清,却还敢于承诺赔款,一出手就是上亿两白银。《南京条约》规定赔偿两千一百万银元,《北京条约》增加《天津条约》的赔款至八百万两,《马关条约》在李鸿章挨了一枪后变2亿两白银。此外还有《辛丑条约》、《瑷珲条约》等等,白银如流水一般流出,慈禧却还说得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话语。

不由得让人有些疑惑,清已经够穷了,怎么还敢一出手就是上亿两?答案很简单,这穷从来不是王公贵族的穷,只是底层平民的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曾感叹,同为女人,慈禧太后比她享受了许多。她这话可不是夸张,慈禧的奢侈那是难以想象的,否则也不会引来孙殿英觊觎她的陵墓。

对于慈禧来说,压根没有穷这个概念,答应上亿两的赔款也没什么。在她看来这件事还是颇简单的,不就是差钱,只要她勾勾手指便能有钱。她这勾勾手指指的是国库没有钱了,那就去剥削百姓,从百姓身上狠捞一笔。老佛爷一下令,官员也无可奈何,只能去想办法。为了筹钱,他们无所不用其极,裁减军费、俸禄、开办库捐、粮捐。

生活必备品盐的价格可以往上再提提,茶、糖、烟、酒也可以加,这样一来便是一笔巨款。若是还要更多,可以在田赋上搞文章,各种变相加税。要是还不够,清廷也有办法,那便是宰地主与不大亲近的官僚。晚清那几个比较有名的富商,康百万、乔家不就是这样逐渐没落的,慈禧逼迫大臣捐款甚至是动辄抄家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底层人的哭泣,血泪对于她来说算什么,她只要自己的享受。所以她可以逃跑期间,每日花销依然高达4万金,依然可以张口便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殊不知她的所谓简单,上嘴唇碰下嘴唇就好,下面的人却不知要受多少苦。有这样的统治者,清廷不亡就没有天理了,也难怪说至今慈禧依然被骂。

她被骂从来不是因着别的,而是因为她的那些错误决定,因为她肆无忌惮的剥削百姓。果不其然,清廷让百姓没了活路,让国家饱受耻辱。那么便会有人来推翻它,1912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压力下溥仪不得不颁布退位诏书。所幸那个腐朽的清王朝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

参考资料:《清史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生活,慈禧,承诺,白银,印象,百姓,赔款,南京条约,办法,清廷,观点评论,慈禧,白银,百姓,闰土,孙殿英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生活,慈禧,承诺,白银,印象,百姓,赔款,南京条约,办法,清廷,观点评论,慈禧,白银,百姓,闰土,孙殿英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生活,慈禧,承诺,白银,印象,百姓,赔款,南京条约,办法,清廷,观点评论,慈禧,白银,百姓,闰土,孙殿英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