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有关清朝历史的电视剧层出不穷,不管是正剧也好,戏说历史的影视剧也罢,剧中的男性角色几乎都会顶着一个明显的辫子头,有人将其称为“阴阳头”,因为这种发型的前半部分一般都会被剃干净,后半部分则一直被留了下来扎成了辫子,区别十分明显,泾渭分明,因而有人也将其称为“阴阳头”。但是,这种清宫剧中的“阴阳头”出现的时期已经到了晚清时期,也就是说早期的清朝历史之中根本就不会有这种发型。
至于为何电视剧会有这种发型的青睐,实在是因为早期的发型太过于狭隘了,视觉上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即使长得再好的人在那样的发型衬托下都会显得十分别扭,就好像日本的武士头型一样,中间的秃头也是没有几个人可以驾驭的。而中国的清宫剧题材,不少都是按照偶像剧的套路来演的,如果真的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那可能这些男演员会脱一大批粉。因为那种发型实在是太丑了。
到了今天,还有人幻想着恢复清朝的发型,因为他们觉着在电视剧的渲染之下这种发型还显得十分有深意,当然这些人的具体想法我们并不能理解,或许他们的骨子里还是有着深厚的旧思想的遗留,对于这些所谓的旧社会习俗还有着一些向往,当然也可能是一些人的求异心态,就是想要与人不同,进而显出自己的特殊性。无论出发点为何,只有当真正了解了清朝辫子头的历史,才会明白这样的想法是有多么的可笑。
清初剃发令的颁布
明朝时,太祖皇帝朱元璋发布诏书,命衣冠典章悉尊唐宋旧制,汉式蓄发又成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的绝对主流。当时的男性也多束发,可能很多人觉着在今天的社会中长头发是女性的标配,男性留长头发可能会被当作异类,但是在古人的价值观念下,头发可是有着重要的含义,不能随意剪掉,否则便是有违伦理道德。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孝道”观念的影响下,这样的行为是时代绝对不允许的。
1644年,满清正式入主中原,这个曾在明末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民族势力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会成为新的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但历史可能就是这样的突然。而入主中原之后的满清,自然是需要确立一套自己的行政体制与统治方式,尤其是要让汉人与明朝的文化割断联系,这样也能方便统治。剃发梳辫是满族人的风俗习惯。入关之后的清朝统治者认为,汉族人只有剃发梳辫,改从满俗,才算是真正归顺,于是便下令剃发。
对于封建时期的民众来说,换了谁来统治只不过是名号的变化,百姓的生活状况并不会发生多大的改变,他们还是需要承纳巨额的赋税以及受到贪官污吏的压迫,但数千年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所以他们对此并不会有什么不满之心。但是,当满清要求剃发的政策推行之后,则触动了汉人的底线,不少人纷纷反抗,而且当时天下未定,如果不能深得人心,反而会激起更多人的反抗。最终,清朝政府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收回此令,宣告“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但是这也只是清政府的一种缓兵之计,毕竟在自己统治之下的地域,怎么可能允许与他的文化格格不入的形式呢?
当李自成的大顺军一败再败,清军南下,攻破苏杭之后,清朝统治者认为胜利的局势已定,因此便不再有所顾虑。又开始重申剃发令:“自令布告之后,京城内外,直隶各省,限旬日尽行剃完。若规避惜发,巧词争辩,决不轻贷。”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而地方官员若为此事表示异议的,也“杀无赦”。而在推行剃发令的过程中,清政府采取了十分激进的手段,逼迫当时的汉人实行这一形式,而那些试图抵抗的,都遭到了残酷的镇压,仅“扬州十日”便被屠杀了近八十万的汉人,扬州几乎成为了一座空城。可见一种文化在征服另外一种文化的同时,往往也会伴随着激烈的冲突。
在当时的这种环境下,很多人为了活命,只能接受了这种形式的发型。而如果不想留有辫子头的发型,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去当和尚,但当和尚的前提是要剃光头发,如果不是无奈,没有人会选择这样做。时代的大环境下,很多人的命运充满了无奈。
清朝的辫子头
很多人觉着清朝的辫子头就是我们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那样,发量多、辫子粗的阴阳头,其实这是在清朝后期才出现的,在清朝前期其实更盛行的是所谓的“金钱鼠尾”,也就是脑袋四周的头发都要剃光,然后在脑后面留一小撮,而这一小撮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能够穿过铜钱。而铜钱的样式好多人都见过了,一小撮能够穿过那个方孔,可见头发是有多细呢?而且清朝对于这种形式有着严格的把控,即使选择剃发,但是剃的头发不合规格还是免不了杀头的命运。
在顺治皇帝统治时期,有一个叫做丁泉的男子,他不是什么“反清复明”的志士,当然也不是对清朝统治不满的愤青,只是因为在剃头之时,因为剃发师傅的大意,使得他头顶留的头发稍大了一些,因此在上街的时候,便被巡查的官员抓了住,送进了大牢。
丁泉本人对此不满,毕竟自己已经按照政策剃了头发,而且这也不是自己的过错,因此便要为自己洗刷冤屈。最终一纸奏折送到了顺治皇帝的手中,奏折之中讲明了丁泉是因为剃头师傅的大意才有了这样的结果。但是顺治皇帝对此并不在意,只是朱批“依律法办”,也就是要将他砍头。最终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就因为剃头师傅的失误白白送了性命,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清朝律法到底有多么严格以及在贯彻剃发令之上的严格性。
1644年日本商人竹内藤因海难在北京旅居一年,著成《鞑靼漂流记》一书。书中这样描写清人:“他们的人都剃头,把头顶上的头发留下来,分成三绺编成辫子。他们男子把唇上的胡须留下来,把下面的剃掉。无论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样。”
按理说这样的发型放在今天是绝对接受不了的,当然当时的众多汉人也接受不了,那么为何清朝统治者为何会对辫子头颇为青睐呢?
其实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习惯。作为游牧民族,长年生活于马背之上,以打猎为生。很多人常说蒙古族的游牧民族不也是多披头散发的吗?这可能就是因为当时满族生活的地区所致,因为地处大兴安岭地区,所以长年需要到树林里面打猎,而头发太长太多则会给他们造成诸多的麻烦,比如会遮挡视线或者在骑马之时刮到树枝之上,因此他们不可能会披头散发,只能选择适合他们的发型。
当然也有人认为既然怕麻烦,为何不剃成光头,而是留个一小撮头发呢?那是因为满族人相信辫子是魂魄栖息的地方,这是他们的信仰所在,就算是战死沙场也要把辫子带回家乡埋葬,因为尸体带回家实在不太现实,因而将辫子带回家倒也不妨是一个有意义的形式。
而在入主中原之后,除了强迫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俗之外,满族本身也开始学习汉人的文化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当剃发之俗被许多人慢慢接受了之后,清政府对此的管控自然不再严格,辫子的形式也便开始逐渐多样化,甚至于开始与清朝的传统样式相背离。在当时的形势下,很多人开始自觉地进行辫子蓄发,就是还是保留辫子头的传统,但是辫子留的面积不断增大,从早期的鼠尾向猪尾再向牛尾不断转变,最终形成了晚清末期的样式,也就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所认知的辫子头形式。
辫子头清洗的繁琐性
要蓄辫子头,很麻烦的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如何给它进行清洗,当时的生活有限,肯定不能像我们今天这样三天两头洗个头发,而且辫子本身就很难打理,况且还是很长的辫子。因此当人们真正了解了这些留着辫子人的生活之后,可能对这种形式便不再向往。
当时英国有位传教士叫安德鲁,亲眼目睹了一个中国人清洗自己辫子的全过程,对方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说自己已经一年没洗头了,这次准备好好清理一下。就在他解开辫子的时刻,一股酸臭的味道扑鼻而来,头发里的灰尘四处飞扬,还掉出了几个小虫子,传教士看到这样的情景,忍不住当场呕吐。
这是当时社会中的常态,没有人会多用心地去打理自己的辫子。当时社会中的众多普通老百姓,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本没有时间去打理这些头发。就从今天女生长头发的洗漱来看,要想让头发干掉动辄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而当时的社会之中还没有吹风机等用品,而且他们的头发更长,洗漱打理起来就更加麻烦。因此一年不洗也是正常,家境稍微好一点的可能也是得几个月洗一次,毕竟这处理一次实在太过麻烦。
对于清朝的官员们来说,这种情况还会稍微好一点,因为他们每隔十天会有一个叫做“休沐”的假期,专门来让他们洗漱清理他们的辫子。但是如果碰见皇室之人的去世,尤其是要发以国丧时,他们也只能百天之内不允许洗头,而头发自然也会发痒发臭。
从对清朝留辫子的历史来看,这种形式确实有着诸多的缺陷,当然早期汉人的发型自然也会存在难以处理的问题,这个都需要合理看待。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社会形式发生变化,尤其是清朝统治结束之后,剪辫子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就好像当初清朝的留辫子一样,彻底要与一个时代说结束。因此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人都选择剪掉了这传承数百年的辫子历史,但还是有一些清朝的遗老遗少,认为这辫子是他们的寄托,因此始终没有剪掉。
结语
清朝的辫子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当初剪辫子的潮流下,代表着我们旧时代的区分。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虽然头上的“辫子剪掉了”,但是心中的“辫子”始终存在,他们依然麻木无知,因此在当时的环境下,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试图从根本上扭转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唤醒更多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