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上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在近代时期,随着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印度因为丰富的资源成为了它们殖民的对象,当时多个西方国家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地区打开了新的世界。但了解过世界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当时帝国主义对于印度的殖民是十分凄惨的,对于当地的文化以及人口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同时也让近代时期的印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和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同,印度直到1947年独立之前,一直是作为英属殖民地而存在,在世界多地国家独立的浪潮之下,印度的独立进程也开始展开,但要摆脱英国的殖民,尤其是要让英国放弃这一块肥肉,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而要提起近代印度的独立运动,就必须要提起印度近代历史之上一位颇为著名的人物——圣雄甘地,他在印度民族解放过程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对于甘地的了解,可能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因为在中国历史教材之中对于印度历史的介绍,也常常会提到这位人物,而让人所熟知的便是他的绝食运动。但是,在当时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甘地只是绝食,就可以让英国同意印度独立了呢?在查阅诸多资料之后,会发现,印度的独立涉及到了诸多利益因素。
圣雄甘地其人
1869年10月2日,甘地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官员,相较于大多数生活苦难的印度人来说,他的生活应是比较好的,同时因为家庭文化的影响,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13岁便听父母之言与一同龄文盲女孩结婚。
1888年,甘地不惜被开除种姓身份,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法律。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他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无所适从。在和西方文明的碰撞之下,他对西方文明也有过一定的向往,但在诸多选择之下,他放弃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模仿,他依旧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这一时期对于甘地的思想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在伦敦大学完成学业之后,他便决定回国。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历遭挫折,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砸锅,在孟买毫无起色的时候他决定回到自己家乡。因此在兄长以及亲友的支持之下,他开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但是他的律师事业始终毫无起色,他成了职场之上的失意者。当有个来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他处理时,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历程,他渴望换一个新的环境,好缓解一下他此时的心情,也正是这次的南非之旅,深刻影响了他之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此时的南非也正处于殖民者的残酷统治之下。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无所不及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这对于他来说触击很大,在英国以及南非的境遇让他深刻认识到了种族问题的严重性。
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的道路,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也正是这片土地之上,甘地对他曾经所倾慕的西方文化,产生了否定,因为他认识到了在西方文明之下笼罩着太多的人性卑劣,在这些殖民地的治理上,他们做出了许多与其文明不相符合的事情。最终,在领导南非地区的民族斗争过程中,他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做一个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观、社会政治观。
甘地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但要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甘地依旧对英国殖民者抱有幻想,认为他们就此可以做出改变。
1915年,甘地回到了印度,在南非的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境遇,因此他决定看一看印度自己的状况。在回国之后,他坐上三等车游历了印度多地,了解了此前他从未关注的祖国,在看到自己的祖国也饱受殖民统治的毒害之时,他在印度的活动也正式开始。游历完成之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运动,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学说,也就是说他希望殖民者的自我改变。
为了换取英国殖民者的开恩,支持印度的独立与自治,他对当时正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表示了支持,希望能够获得英国的同情,此一时期对于英国的幻想让他选择了诸多妥协。但是在一战之后,英国殖民者本身并未做出多大的改变,对于印度的殖民统治并未有所放松,这也让甘地决定转变策略,由最初的英帝国的忠实追着者变成了不和作者。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
甘地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印度国大党的著名代表人物,甘地之后诸多活动的展开,也与这一身份密切相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为了巩固殖民统治,英国一方面准备宪政改革,安抚和拉拢印度上层阶级,另一方面颁布罗拉特法,加强对印度解放运动的镇压。1919年4月13日,发生阿姆利则惨案,英国的军队对当地的印度民众展开了屠杀,此一时期反英斗争迅速高涨。
1920年9月,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内容包括:拒绝在殖民地政府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用手工制品去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在甘地号召下,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汇成一股反英洪流。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的那普尔年会正式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此一时期的甘地,已经逐渐从早期的律师转变成为了印度社会的“圣雄”,深刻影响了印度地区的民族解放。
1922年2月5日格勒克布尔县乔里乔拉村农民2000人将22名警察连同警察局一起,付之一炬。甘地闻讯之后,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畴,因此赶忙进行制止,而当时国大党也认为这样做是越轨行为,因而决定无限期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而甘地也在此一时期入狱,运动被迫停止。
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波及印度。国大党决定开展由甘地倡议的群众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1929年国大党拉合尔年会上,提出印度独立要求,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1930年1月,甘地又提出十一点要求,遭总督拒绝后,甘地选定以破坏食盐专营法作为运动的开端。3 月12日,他率领78名信徒,从阿默达巴德出发,前往西海岸,徒步426 千米,沿途成群农民随行,4月5日,抵达丹迪海滨,亲自动手煮盐,持续3周。当时的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制度,甘地此举便是对此的抗议,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以甘地被捕,国大党决定停止运动为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印度总督V.A.J.林利思戈勋爵擅自宣布印度参战,这无疑引起了印度各界的不满,因为从整体上来说,当时的印度并没有受到世界大战的影响,而且如果印度贸然参战,势必有对自己的独立运动产生很大的影响,再加上英国并没有考虑到印度自身的问题,所以这次参展行为使得7省国大党政府先后辞职,以表抗议。
1942年4月,在印度国内广大群众反英情绪高涨和日本侵略者迫近印度的形势下,甘地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口号,并先后发起了1940~1941年第三次不合作运动和准备发动第四次不合作运动,均被英国镇压下去,此一时期甘地再次入狱,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逐渐接近了尾声。
甘地在印度共领导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最终的结果都是以甘地的入狱而告终,但对于印度自身来说,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严重冲击了印度的殖民统治,为之后的印度独立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甘地绝食与印度独立
甘地不合作运动的代表性行为就是绝食。他在英国留学期间就已经开始了绝食,但是当时的这种绝食试验完全是为了身体健康的考虑,还没有加上政治含义,因为在印度的宗教文化之中绝食是可以使得身体和灵魂更纯净。直到之后随着不合作运动的高涨,甘地才将绝食带上了政治意义。当时有人指责他动辄以绝食相逼是一种讹诈,但他始终相信:绝食是有宗教教养人的最后武器,当其他办法都行不通的时候,他只有牺牲生命。
甘地的一生中,曾公开绝食的就达16次之多,其中最长的达到了21天,有好几次还面临着生命威胁。甘地所领导的印度不合作运动,使得他在当地的民众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让他为世界所熟知,但是很多人常常将甘地的绝食与印度的独立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正是甘地利用绝食才达到了印度的独立,这样的观点并不准确。
英国放弃对印度的统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实力的不再允许。世界航海大发现之后,英国凭借着自己的强大的实力在世界之上获得了不少的殖民地,成为了著名的“日不落帝国”,这让他有着绝对的实力对于殖民地进行统治。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各强逐渐兴起,而英国并没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有多大的建树,本身的实力就已经开始下降,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欧洲作为战争的主战场,让英国的实力遭到了很大的削弱,之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国的领导地位便不再存在,被后起之秀美国所代替,因此,英国要想再稳固对印度的统治,此一时期并没有足够的实力。
同时,英国与美国的关系也让他不得不做出妥协。当时的欧洲战场之上,德国对于英法等国步步紧逼,到了战争后期,英法等国的实力已经极大削弱,与德国的斗争便十分无力,因此此一时期的英国便寻求盟友美国的援助。
在殖民地问题上,罗斯福与丘吉尔曾陷入了争执。因为美国作为后起之秀,本身就是在殖民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本身也没有什么殖民地,所以对于英国占有的大片殖民地,他们并不希望看到,所以在印度独立的问题之上,美国是表示支持的。而英国为了美国的援助,自然也得顺从美国的意思,印度的独立运动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而展开。
同时,当时英国除了欧洲战场之外,还在东南亚地区进行了战争部署,但了解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印度在东南亚的战场也十分不顺利,当时的中国远征军本身就是为了援助其而存在。英国在万般无奈之下,曾招募了一支两百多万人的印度军队为自己卖命,但是这支庞大的军队英国又怎么能完全控制,尤其是它始终是以殖民者的身份而存在,对于士兵并没有多少的感情,因此这支军队最后却成为了反抗他们的筹码。
除此之外,便是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印度民众,独立是他们目前最迫切的要求,此一时期的英国便是主要讨伐的对象。很多人说,为什么英国不把甘地直接杀了,因为考虑到当时甘地的特殊地位,如果英国贸然行动,反而会激起更大的波动,尤其是可能引起印度民众的激烈反抗,而甘地的绝食运动始终是英国的一根刺,因为如果甘地真的饿死,那他们就要面对更多的仇恨,所以总是不断做出着妥协。
因此,甘地的绝食运动只是印度独立的催化剂,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的英国已经无力加强对印度的统治。
结语
1948年1月,甘地已经是79岁的老人,他开始了人生最后一次绝食,这一次绝食并不是为了反抗,而是为了消除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纷争。当所有人都恳求他们的“圣雄”绝食时,他说:如果和平不能在我们周围,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得到恢复,那么我将了此一生。在得到两个教派承诺要和平相处之时,甘地这次长达121小时30分钟的绝食便结束了。但是在1月30日时,甘地像往常一样参加群众性的祷告之时,却被狂热的印度教教徒所暗杀,生命也至此走向了尾声。
圣雄甘地的一生是值得尊敬的,但对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应该有所辩证看待,它有它的适用地点与时间。无可置疑,甘地是印度独立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印度的民族独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