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康熙:最懂科学的皇帝,却没能迈出中国科学昌明的“临门一脚”

康熙:最懂科学的皇帝,却没能迈出中国科学昌明的“临门一脚”

大清入主中原之初,表现得颇有气象,只要是好东西就敢拿来用。因为在当时,没有人敢用“华夷之辨”这种意识形态来排外,因为在很多汉人心目中,皇帝和满人也是“夷”。

朝廷上,无论是多尔衮还是顺治皇帝,对西洋传教士总体上都比较友好。

早在明朝末年,在钦天监工作的耶稣会士汤若望,就运用欧洲最新的天文和数学技术,编制了一部《崇祯历书》。《崇祯历书》没有造福大明帝国,却让大清朝捡了现成的。就此,汤若望受到顺治皇帝的尊敬,威望很高,致使一些汉族士大夫们十分不爽。

汤若望

顺治十六年五月,后来官居大清钦天监长官、当时却只是江南歙县秀才的杨光先开始发难,他不太明白西洋历算,对中国历法也所知甚少,但他懂政治。

杨光先认为,使用西洋历法就等于让中国失去了上天赋予的正统地位,就等于奉西洋为正朔。因此,他明确提出,“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

但是,汤若望圣眷恩隆,而且顺治皇帝还觉得杨光先的观点纯属胡说八道,因此不予理睬。

顺治皇帝死后,杨光先再次上疏,形势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倒转。四位辅政大臣对科学历法是一窍不通,但觉得杨光先上表的《请诛邪教状》里,那些义正言辞的话语很合他们的脾胃。

四位稀里糊涂的辅政大臣把汤若望判处死刑,南怀仁等一批传教士被流放充军,五位支持汤若望的中国官员被处死。后因北京发生了一场地震,汤若望才遇赦,半年之后就去世了。

杨光先尽管不懂天文历算,却也顺利当上了钦天监最高长官——监正。

北京的古观象台

这时,正是康熙皇帝成长的时代,也是世界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

公元1662年,是大清康熙元年。这一年,伦敦成立了大英皇家学会,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决定由他支付法国科学院院士们的年金。西欧社会正在推广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上最新研究成果时,中国朝廷上,杨光先之流正在关起门来搞“华夷之辩”。

康熙七年十一月底,外国传教士南怀仁和钦天监最高长官杨光先再次发生激烈争吵。原因是,南怀仁认为,在杨光先支持下编制的新历法根本就不准,误差有太多太多,而杨光先随即上疏反驳,他用一大套“承天命、正国本”之类虚无缥缈的说辞为自己辩护。

十四岁的康熙皇帝处理方式很简单,让双方打擂台,用实测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结论。

在二十余名朝廷官员的注视下,南怀仁测算的星象分毫不差,杨光先等则丢人现眼。杨光先受到申饬并革职,康熙皇帝命令南怀仁担任钦天监副长官,参与天文历法的测算与编制。

此后,康熙便迷上了天文历算、数学和几何,当时在京师的传教士们经常给这位大清王朝的统治者上科学课。而这位聪明无比的小皇帝很快就掌握了这几门学科,不但可以熟练地操作西洋最新的科学仪器,还可以在户外测算时间与方位。

康熙皇帝深入学习了传教士们翻译的科学著作,并批读了当时中国最著名数学家梅文鼎的数学书,留下了大量的圈阅批注,南巡时还曾与梅文鼎畅谈了天数学问题。他的数学造诣,让梅家子弟赞叹不已。

康熙皇帝读书图

多年以后,康熙皇帝还曾经用他学过的科学知识,在黄河大堤上,亲自给阿哥、随从和官员们演示,如何测绘地形和水文,大清帝国的技术官僚们无不心悦诚服。

康熙皇帝还曾经在中南海的丰泽园里试种过一种水稻,这不是像在天坛祭天时那样的假把式,而是真的扶梨耕种。据说,《红楼梦》中的“御田胭脂米”,就是此物发展而来的。

康熙皇帝还曾经写作一本科学方面的小书,叫做《几暇格物编》。康熙皇帝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是独步中国历代帝王的,堪称才冠绝伦。

著名清史专家孟森先生曾经感叹说:假如康熙皇帝能够在他所学到的天文历算、数学、几何中,预见到对推动社会的巨大作用,然后以君王的巨大权力和威望,在全国大力鼓吹与提倡的话,说不定中国就会与同时代的欧洲一道步入科学昌明的时代了。

可惜,假设对历史没有意义。这位科学素养很高的皇帝,终究没能超越他的时代,没有超脱他统治的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

康熙皇帝曾写到:“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统治之所系也。”这表明,他十分知道,儒家意识形态的道统观念才是他统治这个国家的根本,他对科学的追求并没有超越他对帝王政治的需要。

康熙在亲政后,在科举考试中废除了实行了一段时间的“策论”,不再允许考生在命题范围内发挥自己的见解,又改回到了那种僵化的“八股”中。由此可见,康熙皇帝虽然文化素养和科学素质很高,但任何政策都是以维护皇家统治为前提的。

科举考试

曾经,有一位学生向孔老夫子请教农业技术问题,孔子嘲讽他是不可造就的小人。在这位圣人心目中,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奇技淫巧,只有修身养性和踏上仕途才是君子之道。

我们当然不能就此怪罪孔子、怪罪康熙皇帝,但很久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就认为,只有四书五经、孔孟之道才是终极真理,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才孕育出了缺少科学意识的国民和统治者。

非常可惜,康熙皇帝没能做得更好,没有能够在思想与精神层面上,给他的帝国带来脱胎换骨的改变,如同沙皇彼得一世对俄国的改造那样。

由此,中国人在近代之后,饱尝了一百多年科技落后的苦恼与耻辱,直到今天,还在努力地追赶与挣扎。

废除科举的告示

—全文完—

原创作品,期待关注

@任微言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顺治,历法,钦天监,皇帝,中国,杨光先,数学,科学,汤若望,西洋,观点评论,顺治皇帝,南怀仁,杨光,汤若望,康熙皇帝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顺治,历法,钦天监,皇帝,中国,杨光先,数学,科学,汤若望,西洋,观点评论,顺治皇帝,南怀仁,杨光,汤若望,康熙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顺治,历法,钦天监,皇帝,中国,杨光先,数学,科学,汤若望,西洋,观点评论,顺治皇帝,南怀仁,杨光,汤若望,康熙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