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前57年冬天时,恺撒就收到了比利其(Belgae)全族密谋颠覆罗马的消息。恺撒知道这是因为比利其人担心高卢平定后会轮到他们挨整,而且高卢人还煽动他们密谋。以前乐见日耳曼人被逐的高卢人现在却不肯让罗马人在高卢过冬,这既是出于轻率——恺撒认为这是高卢人的主要性格,也是出于权力欲望。恺撒随后招募了两个新军团送到纳博讷,由他的亲戚昆图斯·佩蒂乌斯(Quintus Pedius)指挥,恺撒亲自去中高卢攻打比利其人。
恺撒率领罗马军队继续挺进,高卢各部落之间的权力平衡被打破了。而恺撒迅速主动地进入比利其人的地盘,将潜在的阴谋变成战争,说明他无疑是乐见出现这种引起冲突的局面的。虽然比利其人有一半日耳曼血统,被视为高卢人中的勇士,但恺撒很快就成功地使他们分裂,逼他们就范。只有内尔维人不降;为了安定军心,恺撒亲自投入战斗,最终获胜。
恺撒雕像示意图
恺撒如何维护自己的总督之位?
不久后大家就发现恺撒宣告胜利为时过早了。高卢还谈不上罗马人设想中的平定,更莫说占领,当年冬天高卢就重新陷入混乱,生活在今布列塔尼领土上的弗内特人起义并迅速组成一个反罗马联盟。恺撒还没能制住高卢,他本人肯定也很清楚这一点,但是捷报当然能让他在罗马受人敬仰,而且大声宣布高卢已平定给了他现在将高卢人的任何敌意行动算作叛乱的机会,而叛乱当然必须镇压,也就是说,恺撒终于不愁找不到理由打仗了。
然而,在恺撒能腾出手来处理高卢西北部动乱之前,他首先必须确保重新稳定自己在国内的支持势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光是宣布打了胜仗还不够。公元前57年,庞培在罗马和前59年时的敌人开始接近,庞培还被授权负责罗马粮食供给。同时,又再次发生了对恺撒法律的攻击,恺撒的敌人卢基乌斯·多米提乌斯·埃诺巴布斯竞选执政官并宣称要终止恺撒非法获得的高卢总督职位。
克拉苏雕像示意图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恺撒首先设法在拉文纳(Ravenna)会晤克拉苏,两人决定继续合作,然后他们俩在卢卡(今意大利卢卡)与庞培会面,秘密商定继续三巨头联盟。估计要到庞培和克拉苏拖延选举很久后悍然动武阻止讨厌的竞选对手埃诺巴布斯及其姐夫加图参选,最终在公元前55年双双当选为执政官后,罗马公众才真正明白卢卡密谋的内容。
这次执政官任期内,庞培被授权管辖两个西班牙行省五年,克拉苏则拿到了叙利亚,有希望指挥与罗马唯一还需重视的竞争对手帕提亚帝国(Parther)的战斗。作为这个亲率大军立功机会的回报,恺撒的兵权也被延长了五年,并附加了一项条件:不得在公元前50年3月1日以前分配恺撒的三个行省。恺撒的总督地位由此再次得到保障,可以继续征战,不过他迟早必须回归国内政治这个根本问题当然并未得到解决。
日耳曼部落示意图
恺撒如何战胜日耳曼部落?
当年冬天,梅纳皮人地盘上的日耳曼部落乌西皮人和滕克特里人强渡莱茵河,定居高卢。此前高卢人是因为害怕被罗马人统治而密谋反抗,现在日耳曼人以为能趁高卢人因败于恺撒而势弱的机会坐大,这是恺撒必须用武力惩罚的另一种恶行。恺撒担心高卢人可能因喜新厌旧的习性而受日耳曼人的影响脱离罗马,于是他提早去高卢找照例在那里过冬的部队。事实证明恺撒的顾虑有道理。若是一个行动者事后为读者记下自己的预测而又想让读者佩服他,那么这个预测又怎么可能会没有道理呢?
幸好恺撒提早到了高卢,成功地把高卢人脱离罗马的企图扼杀在萌芽状态,然后马上开始攻打日耳曼部落乌西皮人和滕克特里人。对方的特使刚在恺撒面前答应停火,他们的骑手就攻击罗马骑兵而且获得小胜。恺撒写道,所以他不再相信谈判能解决问题,于是他把新的一批包括全体王公和长者在内的日耳曼特使扣在了军营里。双方随即开战,恺撒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乌西皮人和滕克特里人惨败。
高卢区域示意图
为了使莱茵河地区的日耳曼部落今后不敢再入侵高卢,恺撒派人在莱茵河上空架设了一座桥梁(对当地居民来说无疑是一项杰出技术成就),渡过莱茵河。罗马军队在苏刚布里(Sigambri)地区洗劫一番,十八天后撤离,双方没有再交战,日耳曼人躲起来了。恺撒是否希望从这次行动中得到比散布恐惧心理更多的东西,不得而知。
此后恺撒短期去不列颠打了一仗。此次费事的行动最终未能获得大的战果。双方数次交锋各有胜负,然后恺撒撤军,对方模糊地答应派遣人质,但是只有两个部落兑现承诺。恺撒是否真的实现了自己宣布的目标——从不列颠岛出发阻止叛乱高卢部落驰援,这一点非常可疑。这时高卢的梅纳皮人和莫里尼人再次叛乱,恺撒只好再次出手弹压,此后部队才能住进冬营。
元老院用一场长达二十天的感谢宴庆祝恺撒这一年的功绩,头功或许是进入神秘的不列颠。不过恺撒的人品和成就并未引得人人叫好,加图就提议将因扣留乌西皮和滕克特里王公而违反神圣特使权的恺撒交给日耳曼人处置。尽管这项动议可能从未有过机会在元老院获得足够支持,但是加图此举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在公元前59年树立的死敌眼中,恺撒任总督期间的一举一动都是可以用来打击他的靶子。
庞培作战示意图
恺撒如何平息高卢起义?
在意大利北部过冬时,恺撒发现自己面临一个大问题:如何才能改变对他构成威胁的国内政治格局?以联姻确保恺撒和庞培合作多于对抗的恺撒之女尤莉娅前54年去世了。公元前53年,因期盼军功与庞培和恺撒比肩而自不量力地攻打帕提亚人的克拉苏在美索不达米亚阵亡,三足鼎立演变成两雄相争。而在罗马,围绕选举的暴力行为猖獗,使统治阶级认识到了平静和秩序的价值,并不怎么反对一个据称即将到来的庞培独裁。有迹象表明庞培和元老院中的恺撒之敌越走越近。
为了阻止这种恶性发展,恺撒向前女婿建议两家再度联姻,但是庞培不予理睬,因为这种宣示团结之举在公元前53/52年冬固然对恺撒有利,对正从在恺撒和加图一派之间摇摆中受益的庞培却全无好处。
公元前52年初,伟大的民众动员者普布利乌斯·克洛狄乌斯·普尔喀被对手提图斯·安尼乌斯·米罗的下属打死,继而罗马爆发严重动乱,庞培暂时达到了目标:元老院被迫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授权资深执政官庞培出兵恢复城市治安。
古罗马元老院示意图
恺撒为防止自身地位受损而亟需的盟友庞培由此与元老院建立了深度互信,而且庞培还得到了更为荣耀的奖赏,当选为全新的"单独执政官"。庞培后来真的再婚了,他的选择有一种强烈的信号特征:他娶了昆图斯·恺西里乌斯·梅特卢斯·西庇阿之女科涅莉亚(Cornelia),西庇阿是坚定的贵人派,被视为恺撒敌对面的中坚力量。
面对这些事态发展,恺撒无能为力。但是,当高卢叛乱、恺撒只好前往高卢弹压时,连留守上意大利、对内政施加微弱影响的机会也被剥夺了,恺撒自负地写道,知道他的灭亡会让很多罗马人高兴是刺激高卢人叛乱的主因。这当然是夸大了,不过高卢人肯定乐见恺撒由于罗马困局而试图拖延领军。但是后来在凯纳布姆和奥尔良大批罗马商人被杀点燃了起义的烽火,叛乱迅速扩大,恺撒不能再拖了,他迅速赶往高卢。
高卢起义首领“维钦托利”雕像示意图
高卢起义首领、阿维尔尼人维钦托利靠纯熟的外交技巧和组织才能建立了一个反恺撒大联盟,谨慎妥帖地指挥作战。维钦托利让同胞感到他们现在还有机会摆脱永远被异国统治的命运,从而实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高卢深度团结。
恺撒由此陷入生存危机,因为除了这场战争所带来的生命和身体危险以外,他由于不稳定的政治局势而经受不住重大挫折,更受不了领土扩张行动的彻底失败,否则就会失去政治生命。于是,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恺撒再次处于孤注一掷的境地。而他凭借一贯的充沛精力和坚定的自信整肃部队,打下一个又一个的部落。
恺撒雕像示意图
恺撒的反击很成功,主要是在长期围城后攻下了阿瓦利库姆(今法国布尔日)。恺撒写道,屠城后四万居民中只有约八百人逃脱。然后他试图攻克高卢阿维尼人居住的格尔果瓦(近今法国克莱蒙费朗),却遭受了无可遮掩的重大挫折,因此未能实现凭借罗马在维钦托利故土的胜利而动摇此人的地位并削弱高卢军队士气的目标,从发展趋势来看起到了反作用。
战斗随后集中在阿莱西亚(今法国阿利斯圣兰),恺撒围攻正在城中等待高卢援军的维钦托利。显然决战的时刻到了。恺撒生动地描述了军队如何包围这座山城,设了两个包围圈,外圈负责对抗预计会来的高卢援军。
高卢援军果然到了,罗马军队遭到内外夹击,数次陷入严峻的困境。恺撒的军团岌岌可危,但是最终坚持了下来,漫长的一天战斗结束后,高卢援军撇下维钦托利及其部下散去了。维钦托利缴械投降后被关押起来,准备凯旋式时游街。由于恺撒直到公元前46年秋天才有机会举办凯旋式,这位高卢起义的伟大首领整整坐了六年牢,最后被带到罗马示众处决。常常自夸仁慈宽宏的恺撒对这位高卢反叛者毫无怜悯之心。
古罗马军队示意图
恺撒最终战胜兵力占优的高卢部队,原因肯定在于他毋庸置疑的统军才干、强大的判断力、冷酷无情的性格和鼓舞士气的本领。同样重要的是罗马军团纪律严明,胜过高卢军队。不过高卢战役体现了罗马军队后勤的关键地位:高卢军队作战的最大短板是无法确保部队长期给养,因此援军迅速撤走可能不仅是由于强攻恺撒阵地受挫必然引发的士气下降,更重要的可能是供给出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足量地计划好物资储备和异地运输,一支大军可以很快吃空整片地区。后勤规划组织是恺撒的强项,而高卢军队却不断陷入供给困境。罗马军队的后勤远胜高卢军队,因此甚至可以尖刻地说,恺撒征服高卢主要归功于后勤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