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满清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虽然总体上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但有些制度仍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要说的八旗制度,就是其中一个特色内容。
众所周知,八旗制度中有“商三旗”,即皇帝的亲兵,但制度刚建立时,皇帝只统领郑旗和镶黄旗。
那么为什么正白旗与两面黄旗均匀结合呢?不妨继续往下看。
八旗制度诞生于白山、黑水
明朝建立之初,生活在今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还算不错。
但到了明末,由于国力衰微,君臣不和,女真族也有了自己的算盘。
其中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最为兴盛。
尽快统一女真各部,与明朝抗衡;17世纪初,努尔哈赤开始着手最基础的组织整顿工作,首先开辟了八旗制度。
为便于管理部落事务,努尔哈赤在后金政权建立后首创了“八旗制度”。
其本质是军政合一、军民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为以300人为单位,组成“牛路”。
乌牛路是“甲拉”;乌加拉是一座“孤山”,一座孤山就是一面旗帜。
后来设立为黄、白、蓝、红、黄、白、蓝、红八旗,其中黄旗两旗由皇帝亲自掌舵。
由于八旗制度适应了女真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发展需要,更能适应农业和战争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女真人的战斗力。
后来,由于连年征战大捷,这支骁勇善战的八旗军队也获得了无数的财富和人口。
努尔哈赤自然不会替自己亏待这些旗人,所以他按照明朝的制度,对有功的八旗子弟授予官职和赏赐:他们不能单独统治全国人民。地区,而且他们的后代也可以永久继承他们的职位。
于是,在八旗制度下,一批满族贵族被正式俘虏,成为清朝统治的基础。
皇太极称帝后,由于麾下领土和人口不断增加,又增加了蒙汉八旗。
后来清军得以顺利打入中原,这个制度可以说功不可没;这足以证明八旗制度对满清政权的适应程度。
经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人的发展和完善,八旗制度成为满清政权鲜明的“名片”,极大地影响了这个封建王朝的走向。“上三旗”体系的形成——正白旗的“逆袭”。
如前所述,自努尔哈赤实行八旗制度后,除正黄旗和项黄旗归皇帝管辖外,其余六旗不分高低,所有八旗的主人八旗是皇室中最信任的人。
不过,随着他统领的权势越来越大,他的地位也随之上升。
皇太极继位后,对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人进行了各种惩治,巩固了自己的中央集权统治,并将其旗兵收归麾下,逐渐成为“商三旗”。系统已经建立。
参考郑白起的“逆袭”,这个角色应该叫多尔衮。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
十七岁时,跟随兄长皇太极征战沙场。因作战勇猛无比,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正白旗旗主。
多尔衮24岁被册封为“太子和硕瑞”,参加了抗朝鲜和明朝的战争,为清朝统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皇太极暴死后,由于没有皇位继承人,满清权贵无不为皇位而战。
当时最有竞争力的继承人无疑是豪格皇帝和多尔衮的长子,而双方的交战当然是黄旗和白旗的正面交锋。
经过明争暗斗,狡猾的多尔衮逐渐占了上风。这时,多位大臣力劝多尔衮称帝。
但多尔衮却发现,除了白旗之外,似乎还有其他势力与自己合拍,时机不对。
皇太极想来想去,决定拥立年仅六岁的九子福临为帝,改元顺治。
多尔衮支持福临的用意也很明显:年纪尚小,政事当然难安排。
因此,一切朝政事务都由摄政王多尔衮全权代表,这样他就可以游刃有余地掌控大权,甚至掌控全国。
随后,多尔衮也通过各种手段消灭了豪格率领的势力,既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也维护了八旗内部的稳定。
此外,多尔衮还提高了自己正白旗的地位,将其列入“上三旗”行列。
然而,多尔衮靠着摄政王的名头和清军入关时积累的战功,此时已经成为了“无冕之王”。
不仅大大小小政事都自己查过才上报皇上,各种礼仪侍卫也有违礼之嫌。如此自命不凡的行为,引起了朝堂之上众多大臣的不满。
随着年龄的增长,顺治帝也意识到多尔衮的持续掌权是他亲政道路上的绊脚石。
若不除掉,难免夜长梦多,但身为少年,根本不是多尔衮的对手。
加之清朝刚刚入侵中原,国内的民族纷争十分尖锐,仅靠一己之力难以应对。那时的多尔衮还有能力为新生的满清政权的发展出力,所以对于他超出君臣礼仪的行为只能视而不见。
养精蓄锐数年的顺治帝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1650年,多尔衮在打猎时不幸落马身下,身受重伤。那年冬天,他在卡拉城突然病逝,享年三十九岁。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朝廷上有“倒多尔衮”之势,数篇记述其罪行的奏折铺天盖地——这正是顺治帝希望看到的。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将亲自掌权,但这位年轻的皇帝对自己之前的傀儡政治生涯仍心有余悸。
他害怕以后会出现多尔衮这样的人,掌控朝政。为免后患,顺治帝趁着多尔衮在朝堂上被骂,毅然乘风破浪,乘势与多尔衮斗智斗勇。与多尔衮关系最密切的郑白起归于他的麾下,置于他的直属麾下。
如此一来,除皇帝以外的满清权贵们的权力大打折扣,几乎失去了与中央政府抗衡的能力。“上三旗”这句话成了固定的制度。
结语
纵观全文,不难发现,正白旗之所以能够跻身“商三旗”之列,与历史人物多尔衮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必须承认的是,清代伴随郭佐治的八旗制度的积极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它不仅巩固了专制皇权,而且担负起了保卫地方的重任。
然而,入关后八旗强大的“围栏”运动损害了小农的利益,将良田瓜分为自己的地盘,迫使汉人“投资”田地成为农奴。
再加上晚清时期,旗人也因长年放纵成为国家的“虫子”,别说花了不少粮饷,就连战斗力都变得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