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是古代最推崇的美德之一,从汉朝开始,统治者就奉行“以孝治天下”,皇帝带头孝顺父母,底下的人自然也是积极相随。孝顺一度与仕途挂钩,只有对父母孝出新高度的人才能够被推举为孝廉,出将入仕,至于不孝之人,那可是要受重惩的。
因此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顺,有关孝顺父母的事迹,就如汉文帝为母亲亲尝汤药,甚至会被记录进史册,流传数千年。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无论是谁都不敢担一个不孝的罪名,尤其是统治者,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统治根基。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雍正临终时曾告诫乾隆:子孙千万不能杀此人,可乾隆刚继位就不顾父亲的遗命,下令杀了此人。这人究竟是谁呢?乾隆又为何要这么做?
惊天大案
1722年11月13日,在位60多年的老皇帝康熙终于驾崩,临终之前他颁布遗诏立了自己的第四子胤禛为继承人,这份旨意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康熙晚年时期,九子夺嫡斗的如火如荼,其他盯着皇位的皇子怎么会么轻易的认输呢?
刚刚登基的雍正皇帝为此和几个兄弟闹的你死我活,一直和他是生死之敌的八爷党到处造谣,声称康熙皇帝是被他所害,而康熙皇帝所属意的继承人也并不是他。
八爷党声势浩大,一时间,这个传言传遍了大江南北,使得百姓们对这位新的皇帝都颇有疑虑。谁都看得出来,此时的雍正皇帝处境何等艰难,可他的亲生母亲和弟弟却趁机搞事情。
他的母亲德妃一心偏爱小儿子,死活不肯接受太后之位,给外界提供了无数的谈资,而他的胞弟十四皇子更是嚣张跋扈,剑指皇位。
雍正皇帝焦头烂额,百般支撑,再加上康熙晚年昏庸,留给他的朝局是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他真是夙兴夜寐,努力不休。
一边要想尽办法保住自己的皇位,一边还要清理朝堂,解决老爹留下来的忧患,如此强的工作压力,也难怪有人说他是被活活累死的。
就在这个时候,川陕总督岳钟琪秘密发来了一封奏折,声称川陕最近发生了一桩惊天大案,他诚惶诚恐不敢私下处理,只能将此交于雍正皇帝,请他圣裁。
雍正皇帝十分奇怪,岳钟琪虽然不是他的心腹,但也是一方总督,究竟是什么样的大案让他都不敢处置呢?
网开一面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雍正皇帝对兄弟的反扑大获全胜,曾经耀武扬威的八爷被圈禁,他的同党们也统统被流放。可这群失败者心有不甘,居然一路造谣,宣扬雍正皇帝是弑父夺位,如今还残害兄弟生母,简直就是十恶不赦。
川陕地区的一个书生曾静听闻了此事之后,那叫一个大喜过望。他出生汉族,自小就深深厌恶占据了汉族江山的满族人,一心想要重现以往汉族的辉煌。
长大之后,他又接触了反清复明先驱者吕留良的言论,从此行事越发的激进,成为了川陕地区反清复明的先行力量。
这么多年以来,清朝虽然屡有动乱,反清复明的运动也是如火如荼,但总体上还算是安稳,他的一些小动作根本就影响不了大局,这让他十分难受。
如今得知清朝落入了这么一个无道之君手里,他欣喜若狂,深觉清朝已经是国运将近,这正是他们动手的好时候。
但是书生造反,三年不成,曾静虽然有一腔热血,手上却没什么兵力,他想闹出来的是个可以动摇清朝统治的大阵仗,光有雄心热血可不够,他就把主意打到了手握重兵的川陕总督岳钟琪身上。
岳钟琪虽然在川陕地区权势滔天,可他却有个致命的弱点,他不是新帝雍正的心腹,雍正有自己的爱将年羹尧,一旦两方的利益发生冲突,那雍正势必不会站到他这边。
曾静给岳钟琪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对其大加煽动:“我听说您是岳王爷岳飞的后代,纯正汉种世代忠良,如今‘中原陆沉,夷狄乘虚,窃据神器,乾坤翻复’,正是您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啊,希望您能够继承先祖的遗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然后,岳钟琪一个反手就将他下了大狱,并将这桩案子递到了雍正的御案前。
绝不能留
对于岳钟琪而言,他虽然不是雍正的心腹,却是大清朝正儿八经的总督,大清朝如今烂没烂到撑不下去的地步,他自己能不清楚吗?不是雍正的心腹顶多就光荣退位,跟这群反清复明的势力混在一起,那可是要全家凉凉的。
至于什么岳王爷的后代,那都多少年了,他怎么可能为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先祖放弃如今的荣华富贵呢?为今之计,最重要的就是要将这件事报告给雍正,以免让虎视眈眈的政敌抓了把柄,连累了自己的前程和性命。
雍正皇帝得知此事后果然十分重视,立刻派人抓捕了曾静和他的门人同党,并对其严加审问。曾静的情怀被接连不断的刑罚和审问打的七零八落,为了脱身,他立刻转换阵营,痛哭流涕的向雍正皇帝请罪。
雍正皇帝对这个“迂妄之辈”也没放在眼里,只是让他四处巡游,到处请罪。但这并不代表,雍正皇帝就轻轻放过了此事,在宽恕曾静的同时,他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文字狱,将与吕留良有关的一众人等全部追责下狱,杀的那叫一个人头滚滚。
在雍正皇帝眼里,这些才是真正有威胁的人物,他们是反清复明的思想传递者,对大清的危害远胜于其他。至于曾静,那只不过是个虚妄之人,留下来也干不成任何事,还能向世人彰显自己的仁慈,何乐而不为呢?
1785年10月3日,雍正皇帝驾崩,在临死之前,他还特地嘱托儿子乾隆:“朕绝不杀曾,而且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诋毁朕躬而追求杀戮。”然而,在他死后,乾隆皇帝迫不及待的向曾静挥起了屠刀,并兴起了又一轮的文字大狱。
对于乾隆皇帝而言,博一个孝顺的名义固然重要,曾静却是不得不杀,他所犯下的罪过不是什么可以容忍的杀人放火,而是叛国。
清朝时期的反清复明运动本就如火如荼,再留下这么一个活招牌,岂不是自打嘴巴?所以哪怕是雍正遗命,他也顾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