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康熙乾隆打准噶尔耗时70年,为什么左宗棠收复新疆只用了一年半?

康熙乾隆打准噶尔耗时70年,为什么左宗棠收复新疆只用了一年半?

首先,准噶尔并不是很多人概念中的小势力,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帝国,并且,还是十分庞大的那种。

庞大的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在准噶尔最巅峰时期,其国土超过了四百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两个半新疆的面积。

而其人口,在最高峰的时候,也达到了三百万之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游牧帝国。

这样一个帝国,其实力有多强悍可想而知,而在最初,准噶尔只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蒙古部落而已。

之所以能从一个不起眼的蒙古部落,扩张成一个庞大的游牧帝国,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便是噶尔丹。

而其崛起的过程,得从明末清初说起。

早在16世纪中期,曾经是明朝劲敌的瓦剌,分裂成了四大部,其中,实力最强的为和硕特部,剩余的三部,分别为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以及准噶尔部。

这四部,在当时被被合称为“卫拉特蒙古”,也叫漠西蒙古。

四部中,和硕特部为首,也就是盟主,因此其首领被尊称为“卫拉特汗”,而当时的准噶尔,论实力,还处于四部的中下游。

原本按照这个局势发展,准噶尔撑死也不可能成为帝国,但造化弄人,在17世纪初,发生了两件事,改变了准噶尔的命运。

第一件事,是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西迁。

之所以要西迁,也是迫不得已,当时正值崇祯末年,包括陕西、河南等地都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而此时的蒙古,同样也遭受了灾情。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草原上的草场不断退化,而这就造成了蒙古各部“无处放牧”的情况。

因此,卫拉特蒙古的四个部落,不得不开始采取行动,去寻找更适合放牧和生存的地方,而最先采取行动的,便是在四部中,地处最北的杜尔伯特部。

杜尔伯特部的计划是一直往北,以开辟新的生存之地,但不幸的是,他们还没往北走多久,就碰上了正在东扩的沙俄。

由于实力不济,杜尔伯特部无法击败沙俄,因此只能掉头返回。

而返回是返回了,无处放牧的情况仍待解决,思来想去,杜尔伯特部最终决定,先拿自己的亲戚下手。

他们把目光,瞄向了距离自己不远的土尔扈特部。

因此,双方大打出手,而当时的准噶尔部,由于和杜尔伯特部属同宗(两者均为绰罗斯氏),因此,毫不犹豫的站在了杜尔伯特部这一边,两相夹击之下,土尔扈特部大败。

大败之后,无奈的土尔扈特部只得西迁,最终来到了伏尔加河畔,并向沙皇称臣纳贡,最终在这里定居下来。

而土尔扈特部离开之后,其部落,以及不愿走的民众,便被杜尔伯特部和准噶尔部瓜分,由此,准噶尔的实力便壮大了几分。

之后没过多久,杜尔伯特部内部发生动乱,在其首领去世时,首领的哥哥与首领的儿子,为了争夺地盘大打出手,最终导致杜尔伯特部四分五裂。

分裂之后的杜尔伯特部,一小部分人,跑到了伏尔加河畔,加入了定居在那里的土尔扈特部,而剩下的一大部分人,则选择了依附准噶尔部。

这么一来,准噶尔部的实力再次壮大,一跃坐上卫拉特蒙古的第二把交椅。

除了这件事之外,当时卫拉特蒙古的盟主和硕特部,也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直接导致准噶尔成为卫拉特蒙古的“老大”。

什么事呢?简单来说,就是和硕特部在首领固始汗的带领下,离开卫拉特,去了青藏高原。

和硕特部之所以去青藏高原,一来是准噶尔逐渐势大,作为盟主的和硕特部,逐渐无法对其约束。

二来,当时和硕特部的首领固始汗,与西藏的五世达赖交情极好,而当时西藏的藏巴政权,却压根不把五世达赖放在眼里,因此,五世达赖便有心联合固始汗,一同起兵,推翻藏巴政权。

在这种情况下,本就对自己部落前途极为担忧的固始汗,当即拍板同意,因此就在公元1634年,亲自率兵进藏,帮助五世达赖推翻了藏巴政权,并杀死了藏巴汗。

事后,经五世达赖同意,固始汗得以在青藏高原建立一个世俗政权,即和硕特汗国,他负责管理俗务,五世达赖则负责宗教,二人共同对西藏进行管理。

既然和硕特部已经成立汗国,这就相当于找到了新家,因此,原本留在卫拉特蒙古的族众,也抓紧离开,转移到了青藏高原,这么一来,整个卫拉特,基本成了准噶尔的天下。

到了公元1635年,随着准噶尔部的新首领巴图尔晖台吉接班,准噶尔便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这个巴图尔晖台吉,称得上是准噶尔的中兴之主,在他的带领下,不仅与沙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他大力发展手工业,极大改良了准噶尔的军队装备,另外,也是在他的倡议下,卫拉特蒙古一改以往的松散组织,成为一个紧密团结的大联盟。

这样的举措,不仅保证了卫拉特蒙古的向心力,也让他们能一致对外。

而巴特尔晖台吉死后,其儿子僧格继位,僧格的政策与父亲基本相近,也是在稳中求发展,因此,准噶尔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壮大。

当然,仅凭巴特尔晖台吉和僧格父子二人,准噶尔就算再怎么发展,无非就是是一个大型的蒙古部落而已,而真正将准噶尔带至巅峰的,则是噶尔丹。

噶尔丹是巴特尔晖台吉的第六子,也是僧格的弟弟,当初,原本巴特尔晖台吉是准备将汗位传给他的,但噶尔丹却以自己哥哥尚在,因此拒绝了汗位,选择了前往西藏,拜在了五世达赖门下。

在此期间,他深得五世达赖喜爱,因此师徒二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这一点,对他日后壮大准噶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1670年,正在西藏修行的噶尔丹,接到了一个消息,他的哥哥僧格被杀了。

杀僧格之人,是其异母兄弟车臣台吉,由于僧格被杀,因此直接导致准噶尔内部陷于混乱,因此,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噶尔丹辞别老师,迅速回到了准噶尔。

之后,他安抚准噶尔内部的多个势力,同时对卫拉特蒙古的实力派也加以联络,待到内部得到稳定之后,噶尔丹便亲自率兵,将杀死他哥哥的凶手车臣台吉击杀,最终平定了准噶尔的混乱。

此战的胜利,奠定了噶尔丹在准噶尔的地位,而在战后,他利用这种影响,又迅速控制了准噶尔部,同时在1677年,噶尔丹对仍居住在卫拉特蒙古的残存和硕特部发动了袭击,由于事发突然,和硕特部仓促应战下惨败,最终,其部众和地盘,全部被噶尔丹占据。

至此,准噶尔在真正意义上,统一了卫拉特蒙古。

到了这个地步,噶尔丹的野心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愈加膨胀,因此在随后的1678年、1679年以及1680年,其先后又出兵西藏、新疆以及南疆等地,除了出兵西藏因路途遥远未能取得太大战果外,出兵新疆占据了哈密,出兵南疆则降伏了叶尔羌汗国。

随后,在噶尔丹的不断高强度军事行动下,整个新疆彻底被其收入囊中,也正是因为取得了如此战果,经五世达赖的册封,噶尔丹升级为“博硕克图汗”,而准噶尔部,也由此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游牧帝国。

但即便如此,噶尔丹的扩张依旧没有停止,他又分别在1683年和1684年,西征了哈萨克汗国,并最终将哈萨克降服,占据了此地。

至此,准噶尔汗国的领土面积,便达到了上述提到的超过400万平方公里,其中除了囊括整个新疆之外,还包括阿尔泰地区、七河流域以及叶塞河上游等地,而人口,除了卫拉特蒙古的一百多万人之外,也包括其他各族人口,合计超过300万人。

所以,说准噶尔是个庞大的游牧帝国,丝毫都不为过。

而在成为如此一庞然大物之后,噶尔丹自然而然的就把目光瞄准了他东边的邻居,也就是大清帝国,更准确的说,是瞄向了当时清朝的忠实拥趸喀尔喀蒙古。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正当喀尔喀蒙古奋力抵抗沙俄入侵之际,噶尔丹率兵翻越杭爱山,出现在喀尔喀蒙古背后,并大举展开进攻。

由于噶尔丹的突然出现,直接导致蒙古喀尔喀部腹背受敌,最终只能撤走,并且,噶尔丹此举,也间接帮助沙俄解了围。

这还不算完,两年后,噶尔丹又以追击为由,大举入侵喀尔喀,明目张胆的俘掠人口,抢劫牲畜。

如此嚣张的举动,丝毫不把喀尔喀蒙古放在眼里,而更过分的是,他当时放出话给康熙皇帝,说什么“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妄图把北方纳于其统治之下。

而对于噶尔丹的嚣张气焰,康熙皇帝自然忍不了,因此,贯穿康熙一生的“三征准噶尔”,便由此拉开了序幕。

第一次,是在康熙二十九年,即公元1690年,由康熙皇帝亲自指挥参与的“乌兰布通之战”,此战,清朝对外宣称动用十万大军,实际上刨除辎重、后勤等人马后,实际战斗兵力,只有五万余人。

而准噶尔这边,则仅有三万兵力,但就是这三万兵力,硬是将清军打得几乎顶不住,期间,国舅佟国纲还战死在乱军之中,而康熙的哥哥福全,也是被打的焦头烂额。

最后,还是噶尔丹后勤不济,加上清军后援即将到来,因此这才假意投降,结果,趁着清军放松警惕的机会,噶尔丹率军突围,继而成功逃出生天。

因此,此战的结果,实际上是双方打了个平手,而要是按照战损比来看的话,清军死伤要比准噶尔严重的多,加上国舅佟国纲战死,所以,说清军失败也不算为过。

只不过,“好面儿”的康熙,在事后对外宣称是清军胜利。

当然,噶尔丹在此战中也没捞到什么便宜,虽说战损比要低于清军,但在回去的路上,赶上了瘟疫,导致死伤无数,另外,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僧格之子),已经宣布与清朝合作,因此就趁机偷袭了噶尔丹的领地,史料记载,“尽收噶尔丹之妻子人民而去”。

所以这么一来的话,噶尔丹也是元气大伤。

但不管怎么说,以三万兵力,将清军打的差一点没有招架之力,足以说明准噶尔的实力强胜,也远远不是那种“一击即倒”的小流寇。

而在乌兰布通之战的五年后,也就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贼心不死的噶尔丹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再次恢复了一定实力,因此率兵进攻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

并且,在发起进攻之后,噶尔丹还对外宣称,自己将会在明年,也就是1696年,获得来自沙俄的援助,届时将有数万鸟枪兵来助他洗劫喀尔喀蒙古。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在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年初,再一次调集兵力,发动了二征准噶尔,即昭莫多之战。

昭莫多之战,是康熙三征准噶尔中最为关键的一战,此战清军吸取了上次战役失败的教训,不仅在武器装备,还是在排兵布阵上,都有了很大改观,并且,康熙这次同样御驾亲征,更鼓舞了清军的士气。

因此,此战最终的结果,是清军大获全胜,而噶尔丹仅率数十人仓皇而逃。

与此同时,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趁着叔叔在前方与清军交战之际,再次出兵,占据了哈密等地,算是彻底抄了噶尔丹的后路,因此,兵败之后,噶尔丹几乎是无路可去,最终,在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其在绝望中自尽。

这么一来的话,准噶尔暂时平定了下来,但也只是暂时,因为策妄阿拉布坦上位,成为新的准噶尔大汗,而随着他对准噶尔的掌控,其与清朝的矛盾日渐加剧,最终,策妄阿拉布坦勾结沙俄,悍然入侵哈密等地,同时还窜扰西藏,这就给清朝的边境,造成了极大威胁。

因此,在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康熙皇帝不得不再次对准噶尔发兵,这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征讨准噶尔。

此战,康熙并未御驾亲征,而是派自己的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全权负责此战,而胤禵也着实是一个打仗的好手,在他各种计策之下,最终于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大败准噶尔军。

原本,康熙皇帝是计划一鼓作气彻底消灭准噶尔,但可惜的是,仅仅两年后,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去世,而消灭准噶尔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继任的雍正皇帝身上。

雍正在位期间,策妄阿拉布坦病逝,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而继位之后,从雍正七年开始,一直到雍正十一年,双方共进行了四次战役,分别是科舍图之战、和通泊之战、鄂登楚勒之战和光显寺之战。

而在这四次战役中,科舍图之战双方打了个平手,和通泊之战清军惨败,甚至当时京城八旗“家家戴孝”,至于鄂登楚勒之战,清军则是小胜。

也惟有最后一场光显寺之战(又称额尔德尼昭之战),清军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并且也正是通过此战,迫使准噶尔主动提出议和。

而此战不久,雍正去世,乾隆登基,对付准噶尔的任务,则移交到了乾隆身上。

当然,也是在乾隆期间,准噶尔被彻底平定,但能完成此举,一来是经过康熙、雍正两代人的不断打击,准噶尔已经今非昔比,二来,乾隆在位时,准噶尔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加上部落瘟疫横行,以至于人马牲畜死伤无数,这更削弱了其整体实力。

所以最终,乾隆抓住机会,彻底将准噶尔平定,算是完成了爷爷、父亲未能完成的夙愿。

从康熙时代,到雍正时代,再到乾隆时代,清朝用了三代人,以及七十余年的时间,方才平定准噶尔。

之所以耗时这么久,其实从上述记载中就能看出,主要是因为准噶尔的实力极其强横,并且经历数次打击后,仍能很快恢复元气,因此这才让清朝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终将其平定。

用一句话说就是,清朝征讨准噶尔,实际上进行的是一场“灭国级”战争,所以,花费三代人七十余年的时间,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而相比之下,左宗棠收复新疆,不管是面对的对手,亦或者是战争的规模,与康、雍、乾消灭准噶尔对比的话,那基本上可以用“小巫见大巫”来形容。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当时左宗棠面对的对手是谁。

左宗棠之所以要收复新疆,是因为当时有个来自中亚浩罕国的军官阿古柏,在南疆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并且其在英国、俄国的支持下,最终建立了一个基本盘踞全疆的政权,名为“洪福汗国”。

从该记载中就能看出,这个阿古柏属于是外来户,而他之所以能在新疆建立政权,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当时的新疆处于一种极为混乱的局势。

史料记载,在1864年前后,新疆地区爆发了多个起义,其中包括喀什、吐鲁番等地,先后建立了数个地方割据政权,这些政权与清军时常交战,因此导致当时的新疆局势一片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阿古柏乘虚而入,先后击败多个地方政权,最终才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

但即便是到了之后,有了英国和俄国的支持,阿古柏也没有能真正意义上的占据整个新疆,这一点,就和当初的噶尔丹完全不一样。

并且,作为外来户,阿古柏依靠的手段,是残忍嗜杀,总之就是残暴统治,这就导致当时大部分新疆的民众,对其极为怨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1867年,当时和田地区的军民,自发组织起来对付阿古柏的侵略军,甚至男女老幼一齐上阵,即便死伤也在所不惜,誓要将阿古柏的侵略军拒之于城外。

由此可见,阿古柏在新疆,根本毫无群众基础可言,属于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存在。

而当初的噶尔丹,本身就是蒙古部落出身,加上他的能力和地位,让他得以在蒙古、新疆等地的影响力极大,号召力自然也极强。

因此这一对比,就知道谁厉害谁一般。

再者,与康雍乾时代相比,左宗棠时期的武器,进步的不是一星半点,据记载,当时左宗棠的部队,已经大量装备上了欧洲先进的火器,甚至当时新式的来复枪,在其部队中也有装备。

而当初对付准噶尔的清军,火炮和枪械,还停留在明朝末期的水平,这也就是为何在康熙时期的乌兰布通之战,清军打的极为吃力的原因之一。

另外,左宗棠也侧面解决了后勤问题,他当时采取以“高息借款”的方式,向外国洋行借来了大量款项,虽说此举也有弊端,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清军的后勤问题,让左宗棠得以自此专心打仗。

所以,综合几种因素,这才让左宗棠能在1875年入疆之后,仅到1876年年底,就收复了北疆的所有领土。

当然,这其中不能抹杀左公的功劳,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阿古柏政权,也确实远远比不上曾经的准噶尔,因此,若是左宗棠面对的是噶尔丹,那依照当时清军的战力,最终战争的结果,大概率是清军惨败。

同时,在收复整个南疆之后的次年,也就是1877年,阿古柏突然暴毙,至于死因,众说纷坛,但他的死,直接导致所谓的“洪福汗国”崩溃,因此,左宗棠彻底收复新疆,自然也成了水到渠成的结果。

还是前文提到的那句话,我们不能否认左宗棠左公的功劳,正是他当初坚持自己的立场,以及他“抬棺出征”的大无畏精神,才最终得以收复新疆,保证了国家领土的完整,但拿他收复新疆,去和当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人消灭准噶尔对比,本身就存在着不公平,毕竟双方面对的对手,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因此,拿两者对比,丝毫没有可比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乾隆,左宗棠,实力,固始汗,准噶尔,达赖,新疆,蒙古,杜尔伯特,卫拉特,故事传记,准噶尔,噶尔丹,蒙古,卫拉特,杜尔伯特部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乾隆,左宗棠,实力,固始汗,准噶尔,达赖,新疆,蒙古,杜尔伯特,卫拉特,故事传记,准噶尔,噶尔丹,蒙古,卫拉特,杜尔伯特部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乾隆,左宗棠,实力,固始汗,准噶尔,达赖,新疆,蒙古,杜尔伯特,卫拉特,故事传记,准噶尔,噶尔丹,蒙古,卫拉特,杜尔伯特部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