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 年1月,一名男子目光涣散,大喊一声,吐血离世。
这位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刘铭传。
临终之前,刘铭传感慨万千,不过他又想起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影响了他一生的,曾国藩。
1862年,刘铭传刚刚从老家合肥来到李鸿章身边做团练。那时候,李鸿章在上海招募淮军支援江苏,刘铭传立刻带着同乡的郎仔来到了上海,这些郎仔里包括刘铭传自己练的兵,他们被称为练勇,后来被编为铭字营。
很快,刘铭传就因为自己的能力突出,被李鸿章推荐给曾国藩。据说,当时李鸿章让刘铭传等三个年轻人站在大厅等候,结果曾国藩看了厅内的3个人年轻人一眼,就走了。转身对李鸿章说:“右边那一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来作为不小,应予重用。”
这位站在右边的年轻人就是刘铭传。
其实,不是当时另外两名年轻人不优秀,而是他们实在是站没站相。一个看着沉稳,但是眼睛里看着曾国藩全是紧张。另一个,东张西望的,眼神里全是谄媚。只有刘铭传自己不卑不亢,从容淡定。
事实证明,从容淡定的刘铭传确实非常有能力,是名不折不扣的猛将。曾国藩一生是起义军的对头,对太平天国一直采取刚猛的进攻态势。而刘铭传当时的作战风格正好和曾国藩不谋而合。曾国藩征讨捻军的时候,曾经让刘铭传做将领中的头领。刘铭传在瓦店、南顿、扶沟大破捻军,一直把捻军打到颍州。
之后,刘铭传又修筑城池,采取坚壁清野的方法,最终让捻军首领张总愚逃跑,捻军的统治核心也被打散。随后,曾国藩和刘铭传的关系也紧密起来,还为刘铭传请过封。很少开玩笑的曾国藩甚至夸奖过刘铭传,脸上长麻子的果然都是帅才。
然而,曾国藩并没有一直赏识刘铭传。虽然曾国藩一直都注意培养人才,朝廷里门生众多,这些人才后来也都成了曾国藩的利器。不过,刘铭传却成了例外,曾国藩开始与他“对不上眼”。
1867年,刘铭传因作战时提前出发,结果与捻军遭遇,遭受了惨败,几乎成了俘虏。幸亏鲍超赶到,才反败为胜。可是,战后,刘铭传却推卸责任,指责鲍超没有按时赶到合击敌军。鲍超因此差点被朝廷砍了,最后抑郁死在了老家。
原本刘铭传在此之前就吃过败仗,害得曾国藩差点丢官了,再加上鲍超两人之间的矛盾,曾国藩开始嫌弃刘铭传。自此之后,刘铭传就莫名其妙地被“闲居”起来,即使曾国藩去世了,还是不断地被某些大臣攻击打压。
其实,刘铭传的地位,早在他吃败仗害曾国藩差点丢官的时候,就断送了。
曾国藩手下的将领也有很多打过败仗,但是为什么单单刘铭传不受曾国藩喜欢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刘铭传最早是李鸿章的人。再加上败仗后,曾国藩受到朝廷斥责,自然归咎于刘铭传。在曾眼中,刘铭传逐渐成了一个外人。
虽然刘铭传也是曾国藩推荐的人,也是他培养过的。可是,作为同时被曾国藩和李鸿章赏识的将领,湘军和淮军亲密无间的时候,刘铭传自然平步青云,成为纽带。一旦清朝的淮军与湘军产生矛盾,刘铭传自然成为了两派的牺牲品,甚至成为曾国藩打压的对象。曾国藩看到的可不只是一个人才,而是两个派系斗争中的孰胜孰负。
1864年,刘铭传打了大胜仗,因朝廷赏赐太少又有点小病,他请假回家休息,朝廷给假3个月。结果,这3个月直接变成了扔在老家14年不启用。这与刚攻下天京的两江总督、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曾国藩能够屡次在朝廷派系斗争中“有惊无险”,不喜欢的人,一动心思很快就会闲居在家,在吃败仗的时候,还可以让朝廷继续信任。这些都是凭什么呢?
史书上没有点明,但是我们能明白,曾国藩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人脉和眼光。他举荐的每一位人才,都会发挥作用,支持曾国藩,站在曾国藩身边。也正是因为这么多的人脉和自身的能力,清朝廷才不得已不用曾国藩。因为他的力量太大了。
所以,真正让刘铭传断送前途的,还是他与曾国藩之间的根本问题。
曾国藩是一位很善于分析并做出正确选择的人。他厌恶腐败官员,也同情贫困的百姓,他还曾当过无情的曾剃头。常人看他慈眉善目,忠君卫道,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培养湘军,打击起义。但是,事实上,曾国藩是一个对清王朝兴衰、满汉权臣争斗早已洞若观火的。换句话说,这位曾公爱护朝廷,也爱护自己,这可需要很多的人才来支持。而这些人才,全靠曾国藩的眼光来发现,靠手段来维持。
《曾国藩家书》中的《致沅弟季弟·察人与用人》中,曾国藩写到:
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尤以司劳苦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这句话的意思是:弟弟要帮我选一些人才,主要是爱憎分明,还要有原则,但不能有官气。办事的时候要有条理,不能口出狂言。尤其是那种习惯于劳苦差事的,才最可靠。找到这些吃苦耐劳的正人君子,日子久了,自然可以发挥大作用。
足见其对人脉和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其实,曾国藩和刘铭传虽不是一场死斗,却也是晚清权力斗争的产物。
这些晚清大臣们,一面在忙着打击义军,一面还要维护自己的势力,更要抽出时间对付对手。所以,这位八面威风的曾总督背后,其实还有一群慈眉善目,八面玲珑的才子,以及一个只剩壳子的大清朝廷。
不过,在清末的漩涡中,曾国藩却仿佛永不沉没的大船,一直乘风破浪。这不得不说,曾国藩能够善终,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晚年时,曾国藩还在不断接济贫苦的读书人,而一辈子被他“识”出来又被他提拔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所以说,《清史稿》赞美曾国藩是个以举荐人才为己任的人,真的足见其眼光和格局实在不凡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